第 134章 感謝催更符加更一章

字數:3430   加入書籤

A+A-


    他收回目光,看向羅重文,眼神變得務實:
    “回來養傷那陣子,我就總琢磨。咱們打仗,講戰略、講戰術、講配合,把有限的兵力和裝備用到極致,才能以弱勝強。
    那搞建設呢?搞工業呢?是不是也能把打仗的那股子‘算計’勁兒,那種‘體係化’的思維,用到開工廠、種地、培養人上來?
    把軍工裏‘標準化’、‘模塊化’、‘精準化’這些好法子,掰開了,揉碎了,化用到民生百業裏頭?”
    陳朝陽的語調不高,卻字字清晰:“首長,我那些所謂的‘超前’,根子就在這裏。
    不是我會變戲法,是試著把您和無數先烈在戰場上用血換來的製勝之道,換了個地方,繼續打仗——這場仗,對手是貧窮,是落後,是時間!
    拖拉機的‘三化’是‘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在生產線上的打法;
    技校的積分等級,是‘練兵場’的規矩挪到了車間裏;
    那個航空基地的念想…是想著未來戰場可能需要製空權,咱得先悄悄把‘機場’的地基夯結實了!”
    羅重文靜靜地聽著,當陳朝陽說到“把打仗的算計勁兒化用到民生百業”時,他眼中精光爆閃!
    突然,他仰天爆發出一陣洪亮的大笑,笑聲在寂靜的溫泉間回蕩,驚起了幾隻夜棲的飛鳥。
    “哈哈哈!好!好一個‘換個地方打仗’!好一個‘軍工思維化民生’!
    陳朝陽,你小子…是塊當帥才的料!” 笑聲戛然而止,羅重文的臉色瞬間變得無比嚴肅,目光如鷹隼般鎖住陳朝陽,一字一句,重若千鈞:
    “但是!你知道我今天這一路看下來,最看重你昌平哪一點嗎?”
    他根本不等回答,手臂猛地抬起,用力指向縣城方向——那是技工學校所在:
    “不是你的拖拉機跑得多快!不是你的暖棚能種出多少反季節菜!甚至不是你偷偷摸摸想搞的飛機跑道!”
    他的手指在空中用力一頓,仿佛要點破夜空:
    “老子最看重的,是你那間破倉庫改的技工學校!
    是你搞的那個‘理論×實踐=積分’,按積分定等級、定工錢、定能幹啥活的死規矩!
    是你用這法子,像熬鷹訓馬一樣,硬生生從泥腿子和毛頭小子裏麵,給我‘熬’出來、‘訓’出來的那批技術苗子!”
    羅重文的聲音陡然拔高,帶著一種穿透曆史迷霧的洞見和急迫:
    “陳朝陽!你給我聽好了!建設新社會,需要鋼鐵機器,更需要能造機器、開機器、修機器的人!
    未來的戰爭——如果帝國主義膽敢把戰火燒過來——打得更不是光靠人多槍多!
    打的是機器,是技術,是藏在機器後麵,能讓機器聽話、能造出新機器、能頂著炮火把打壞的機器救活的人!”
    他一步跨到陳朝陽麵前,逼視著他的眼睛,每個字都像淬火的子彈:
    “你昌平技校裏那些流著汗、記著工分、想著升級的娃娃和老師傅,他們今天在車間裏磨的每一個零件、看的每一張圖紙,將來就是咱們工業大軍的脊梁骨!
    就是咱們保家衛國最硬的底氣!你搞的那套‘積分等級’,就是催生這支‘工業軍’的練兵法典!”
    他猛地一揮手,斬釘截鐵:
    “三個月!把你這套‘練兵法典’給我原原本本寫清楚!華北局要照著練!練出成千上萬這樣的‘工業兵’!
    這,才是你今天給我最大的驚喜!也是未來決勝最大的本錢!”羅重文再次強調,可想而知其的重視程度!
    夜風吹過,溫泉的霧氣微微散開,露出滿天璀璨的星河。
    羅重文最後的話語,滾過陳朝陽的心田,也為他穿越以來所有的布局,點明了最核心、最本質的價值
    ——人才,是撬動曆史、鑄就未來的唯一支點,而人民則是撬動支點的巨手!
    這場關於“根”與“未來”的對話,在星空的見證下,落下了最厚重的一筆。
    一個星期的考察期滿,第七日的晨光穿透薄霧,灑在吉普車旁。羅重文的專車後備箱被塞得如同一個微縮的昌平成就展,每一件物品都承載著滾燙的期盼:
    柳條筐裏: 小湯山調濕棚天未亮采摘的翠綠絲瓜、飽滿西紅柿,葉尖猶帶清露,鮮嫩得仿佛能掐出水來——這是土地的生機,是科技點亮的餐桌希望。
    厚厚幾大冊:用粗麻繩仔細捆紮的《昌平機械廠標準化零件圖譜與工藝規範(試行)》,牛皮紙封麵沾染著新鮮的機油指印,內頁是工整的鋼筆字與手繪草圖—這是車間的心跳,是工業筋骨初成的見證。
    一摞手稿:紙張粗糙卻寫滿批注的《工農速成技術學校“積分等級製”教學大綱及實操教案(初稿)》,邊角卷曲,顯然被反複翻閱——這是人才的搖籃,是未來工業大軍的練兵法典。
    羅重文沒有立刻上車。他用力拍了拍被壓得略沉的後備箱蓋,轉身麵對陳朝陽。
    多少徹夜通宵的痕跡在他眼中,卻蓋不住那份沉甸甸的期許。
    他伸出三根被硝煙和歲月磨礪得粗糙有力的手指,聲音不高,卻字字如淬火的鋼釘,砸在清晨微涼的空氣中:
    “朝陽啊,昌平這一周,看得老子心裏頭,像這溫泉一樣滾燙!
    不是看你造了多少鐵牛,種了幾筐菜,是看你蹚出了一條紮紮實實、能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的新路!
    臨走了,給你留三樣東西,不是賞賜,是火種,是柴禾,讓你把昌平這把‘興國利民’的火,燒得更旺、更亮堂!”
    第一根手指,重若千鈞地按下:
    “第一,200噸!” 羅重文目光如炬,穿透晨霧,“華北局特批的200噸優質型鋼不限於角鋼、槽鋼、工字鋼的指標!專供你模塊化生產線!”
    他語速加快,強調關鍵:“不是讓你打鋤頭鐮刀,是造你圖紙上那些標準化的齒輪毛坯、軸承座鑄件、拖拉機/通用底盤的關鍵承力結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