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8章 零下十幾度

字數:3735   加入書籤

A+A-


    隨著正式任命的下達,原昌平縣委大院那幾間新掛上“專署”牌子的平房,成了整個專區最繁忙的所在。
    空氣中彌漫著新鮮油墨、舊檔案的塵土味,以及一種無聲卻迫人的壓力——權力的重心,
    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從分散的各縣向這裏傾斜、凝聚。
    這股凝聚的力量,在昌平地委擴大會議上達到了頂峰。
    不大的地委禮堂坐得滿滿當當。
    四縣的書記縣長——沙河王有糧、順義劉長河、宛平李衛東、延慶孫振山悉數到場,神情肅然。
    他們身後,是專區新組建的各科室負責人,以及原昌平縣政府各科的“老麵孔”。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主位上的陳朝陽身上。
    他麵前攤開的,正是即將決定無數人前程與整個專區運轉框架的名單。
    昌平專區組織部長張明起身,聲音洪亮,清晰地穿透會場:
    “同誌們!根據華北局批複的昌平專區行政架構調整方案,及地委常委會決議,現通報如下行政職權調整與任命事項:”
    一、昌平專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核心架構:
    1. 原昌平縣財政科、工商科、交通科、教育科、衛生科,整建製上調專署!
    2. 上調後,升格為專署財政局、工商局、交通局、文教局(教育局)、衛生局!
    3. 人事任命:
    原昌平縣財政科長,任專署財政局副局長職務代局長!
    原昌平縣工商科長,任專署工商局副局長職務,代局長!
    ……(交通、文教、衛生同理)
    (注:‘代’字體現過渡期責任,由地委書記陳朝陽同誌直管。)
    張明每念出一個名字和新的職務,會場中相應的人便挺直了背脊,感受到肩上驟然增加的重量與權力輻射範圍——從一縣到五縣(含沙河)!
    那些原昌平縣的“股級”或“副科級”幹部,此刻在組織程序上,已是手握跨縣資源的“正科級”乃至“處級”負責人,盡管頭頂懸著“代”字和書記直管。
    二、昌平縣政府保留架構:
    1. 民政科、農業科、公安局(部分治安戶籍職能)仍歸屬昌平縣政府管理,機構級別維持不變。
    2. 原負責人原則上留任。
    3. 所有人事任命,需經昌平縣委組織部嚴格考察,報地委組織部備案,由兼任昌平縣委第一書記的陳朝陽同誌最終審批。
    這份名單念出,留在縣裏的幾位科長神情複雜。
    級別未變,職能範圍甚至有所縮減,但所有人都明白,那條連接著專署對應科室的“業務指導線”和陳朝陽兼任縣委書記的“人事控製線”,已將他們牢牢納入專區統一運行的軌道。
    三、專區新增及提格核心機構:
    張明的語氣陡然加重,會場氣氛更加嚴肅:
    “為適應嚴峻戰備形勢,集中力量保障核心戰略項目,經華北局特批,設立以下正處級機構,直屬專署領導!”
    “第一、設立昌平專區軍工生產管理處” :統籌南口機械廠、西山礦區附屬設備廠、及專區所有軍工相關生產單位。
    處長:陳朝陽同誌(兼)。
    副處長:張文傑同誌、鄭春秋同誌(主持日常工作)、周慕白同誌。
    “第二設立、昌平專區戰略儲備與戰備工程指揮部” :統管沙河戰略儲備庫、延慶隱蔽儲備點及通道工程、全區大型戰備基礎設施建設。
    指揮長:陳朝陽同誌(兼)。
    副指揮長:王有糧同誌(主持沙河庫)、孫振山同誌(主持延慶工程)。
    “第三設立、昌平專區公安處” :負責全區反特、要地保衛(鐵路、倉庫、工廠)、跨縣案件偵辦、民兵武裝指導。
    處長:由專區委員、原昌平公安局長徐衛華同誌擔任。
    “第四設立、昌平專區專員公署辦公室(兼地委辦公室)” :
    主要負責專區黨、政核心機要文書處理、命令傳達、會議組織、內外協調及首長(陳朝陽同誌)日常工作保障。
    主任:由原昌平縣委秘書科主任趙鵬同誌擔任。
    話音剛落,會場響起一片壓抑的吸氣聲!
    正處級!這意味著這四個新機構在級別上直接與縣級本身平級,其負責人即使是副職主持的地位,和權限瞬間淩駕於其他專署科室。甚至縣長之上!
    李衛東等人交換著眼神,深刻體會到陳朝陽集中一切資源於戰備核心的決心與魄力,也感受到了無形的壓力——他們的項目,將直接接受這些“龐然大物”的協調與督導。
    四、昌平專區戰備工程辦公室:
    “此外,設立‘昌平專區戰備工程辦公室’,作為專署常設協調機構,主任由張文傑同誌兼任。
    負責‘救命水’、‘金蒜’量產、支前動員等專項工作的跨部門協調與資源緊急調配。”
    陳朝陽此時站起身,目光掃過全場:
    “同誌們,任命和架構,大家都清楚了。這不是升官發財的宴席,是千斤重擔上肩的軍令狀!
    專署各科,要立刻運轉起來,打破縣域壁壘!三天!”
    他豎起三根手指,“專署財政局,我要四縣秋糧入庫、沙河庫資金、延慶通道撥款的總賬!軍工處、戰備指揮部,你們手上的項目,是羅重文書記親自點名的優先保障項!
    我要進度,更要結果!公安處,眼睛給我擦亮,耳朵給我豎起來!任何幹擾破壞戰備的苗頭,必須掐死在萌芽裏!”
    他頓了頓,語氣森然:“昌平專區,是華北局打造的試點,是支援前線的堡壘!這裏,沒有‘縣’的界限,隻有‘戰’的任務!
    誰跟不上這節奏,拖了後腿……”他沒有說下去,但那冰冷的眼神已說明一切。
    凜冽的寒風像刀子一樣刮過昌平大地,卷起昨夜剛落下的、足有半尺深的積雪,在灰白色的天空下揚起一陣陣迷蒙的雪霧。
    天地間一片肅殺,1950年的昌平乃至北方大地,氣溫竟然已降至零下十幾度,嗬氣成霜,滴水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