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3章 莫斯科的轉變(求五星好評,謝謝讀者大大們)

字數:3939   加入書籤

A+A-


    貝利亞率先開口,他推了推眼鏡,鏡片後的目光陰冷:“是的,約瑟夫同誌。
    格魯烏的分析認為,這場勝利並非偶然。
    這支部隊的指揮官,陳,展現出了…超越我們此前所有評估的戰術素養和決斷力。更重要的是,”
    他頓了頓,加重了語氣,“他們大量使用了繳獲的美式裝備,並似乎發展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將技術兵種與步兵突擊相結合的‘窮人的閃電戰’戰術。
    這份報告後麵附有他們初步總結的戰術要點,雖然粗糙,但…方向驚人地敏銳,直指十分遠見的戰爭核心。”
    莫洛托夫接口道,語氣中帶著一絲外交官的審慎:“從政治上看,這是一個巨大的成功,毫無疑問地沉重打擊了美國及其盟友的士氣。
    但同樣…它也極大地提升了,誌願軍在蘇維埃主義陣營內部,以及在國際上的聲望和話語權。
    北平現在可以更有力地宣稱,他們是在‘獨自’對抗西方侵略者,並且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布爾加寧從軍事角度補充,臉色凝重:
    “這意味著,約瑟夫,我們或許…嚴重低估誌願軍的戰鬥潛力和他們的指揮員創新能力。
    我們原本預計,沒有我們的全麵援助,他們將在美軍絕對的火力優勢下陷入苦戰,
    最終不得不更加依賴我們。
    但現在看來…他們似乎找到了一種…屬於他們自己的、以弱勝強的辦法。
    尤其是這個陳朝陽,他的存在,可能會改變局部戰場的平衡。”
    約瑟夫緩緩拿起他的煙鬥,輕輕磕了磕,重新裝滿煙絲。
    整個過程緩慢而專注,讓房間裏的壓力幾乎凝固。
    “低估…” 他終於再次開口,聲音裏聽不出喜怒,卻讓貝利亞和布爾加寧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背脊。
    “是的,我們低估了。我們低估了他們的勇氣,低估了他們的智慧,更低估了他們…‘自力更生’的決心和能力。”
    他劃燃火柴,點燃煙鬥,深吸一口,煙霧繚繞中,他的眼神變得深邃難測。
    “一個能獨自擊敗美國一個王牌師核心、俘虜其將軍的盟友…”
    約瑟夫緩緩說道,“就不再僅僅是一個需要老大哥庇護和喂養的‘小兄弟’了。
    他們會開始有自己的想法,會渴望更多的尊重,以及…更平等的地位。這會帶來一些…不必要的複雜性。”
    他停頓了一下,目光掃過三人:
    “我們不能允許這樣的情況模糊了界限。
    莫斯科,才是蘇維埃主義陣營的領導者,是抗擊美帝國主義的核心力量和最先進的榜樣。
    誌願軍的勝利,歸根結底,也必須是蘇維埃援助和指導的勝利。
    他們的方法,或許有效,但必然是粗糙、暫時的。
    必須讓他們,也讓世界看到,什麽才是真正、現代化無可匹敵的蘇維埃主義力量。”
    貝利亞立刻領會:“您的意思是,我們需要立刻采取行動,重新…‘錨定’我們的主導地位?”
    “是的。” 約瑟夫吐出煙圈,做出了決斷。“我們之前暫緩支援武器的命令需要重新執行,立刻讓駐北平的顧問和駐誌司的軍事代表行動起來。
    告訴他們,不要再像擠牙膏一樣提供那些二流裝備了。拿出點真正能代表莫斯科紅軍威嚴的東西。”
    他的目光投向布爾加寧:“告訴那位…陳師長,以及誌司的同誌們。
    為了慶祝他們的偉大勝利,並支援他們即將到來的、更艱巨的戰鬥,偉大的蘇維埃主義共和國聯盟,將再一次無償、並立即向他們提供一個齊裝滿員的BM13‘喀秋莎’火箭炮團的全部裝備。
    並派遣最優秀的教官,親自指導他們使用這款…‘約瑟夫管風琴’。”
    辦公室裏一片寂靜。所有人都明白,這不再是簡單的軍事援助。
    “這既是祝賀,”約瑟夫的聲音冰冷而清晰,“也是一個提醒。提醒我們的朋友,誰掌握著最尖端的戰爭藝術,誰才是他們最強大、最可靠的後盾。
    讓他們習慣於依賴莫斯科的工業結晶,而不是總想著去撿美國人的破爛,或者…自己搗鼓那些不成熟的想法。”
    他頓了頓,補充道,語氣中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威嚴:“同時,告訴我們的教官。
    要‘耐心’、‘細致’地教導,但核心技術環節和彈藥供應,必須掌握在我們自己人手裏。
    我們要的是感恩的盟友,而不是…另一個潛在的、掌握了所有秘密的競爭對手。明白嗎?”
    “完全明白,約瑟夫同誌!” 三人齊聲應道。
    “去吧。” 約瑟夫揮了揮手,重新將目光投向窗外無盡的黑暗。
    喀秋莎的到來,將不再是一場雪中送炭的兄弟情誼,而是一次精心計算的政治與技術宣示,一場來自莫斯科、溫柔而強勢的“再確認”,
    意圖將那匹即將脫韁的戰場雄獅,重新納入老大哥設定的軌道之中。
    ……
    北平,幽靜的書房
    有三人聚坐一室:
    一深思者: 嗓音沉穩,目光深邃,指間夾著煙,善於從戰略層麵思考問題。
    一務實者:思維縝密,語速平和,總能周全地考慮到各種現實細節與執行層麵。
    一豪邁者:聲若洪鍾,性情直爽,軍事經驗豐富,慣於從戰場角度出發。
    深思者緩緩吐出一口煙,目光掃過桌上的捷報和那份題為《論複雜電磁環境下對敵指揮中樞實施“中心開花”式戰役突擊的戰術原則》的文件,臉上帶著難以掩飾的讚賞:
    “奇襲掏心,擒賊擒王…這一仗,打得不隻是軍事,更是心理和政治。
    一篇檄文撕破了偽裝,一次突擊砸碎了門牙。
    能文能武,這樣的複合型人才,是我們當前最急需的。”
    另一務實者點頭接過話,語氣沉穩而欣慰:
    “確實如此。
    此戰的勝利,其意義遠超戰場本身。
    至少有三重收獲:其一,它徹底宣告了敵方‘速勝’計劃的破產,加速了其前線統帥的黯然離場,這在政治和宣傳上是極大的勝利。
    其二,它用鐵一般的事實證明,即便裝備懸殊,我們也能通過高超的戰術和組織,
    成建製地消滅其最精銳的力量,這份信心比任何武器都珍貴。
    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