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2章 鋼多氣少(感謝讀者大大們的禮物支持,求用愛發電)

字數:4053   加入書籤

A+A-


    這件事,給你們,也給我自己,都敲響了一次警鍾。
    無論走到哪裏,官做得多大,這條底線,必須釘死在心上!”
    他指了指那籃子:“東西,既然帶來了,我收下這份情誼。
    但價值,必須折算,一分不少地通過組織退還給鄉親同誌們,或者直接交給專區財務,計入公款。
    要引以為戒,在昌平幹部中進行一次小範圍的紀律再教育,讓同誌們都從這個‘小口子’裏看到‘大危害’。
    文傑同誌,這件事你要親自督辦。”
    “是,首長,我深刻檢討。
    回去後立刻按您的指示辦,並在幹部中通報學習!”張文傑立刻起身回答。
    徐衛華也緊跟站起,滿臉愧色。
    陳朝陽擺手,示意他們坐下:“好了,這件事就到這裏。吃一塹長一智。”
    接下來的談話,氣氛雖然恢複了緩和,但這籃“心意”所帶來的影響,他們猜測的訓斥,現在果然應驗……心中警鍾再一次烙在張文傑和徐衛華的心中。
    他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眼前的首長,即使離開了戰場,他心中的那根“槍”,始終瞄準著一切可能侵蝕革命隊伍的敵人,無論是拿槍的,還是糖衣包裹的。
    這次匆匆的會見,不僅是一次告別,更是一堂銘心的廉政課。
    次日清晨,陳朝陽已筆直地站立在總幹部管理部部長辦公室門外。
    他穿著一身新發的黃綠色呢料軍裝,這是50式冬常服,熨燙平整,風紀扣扣得一絲不苟。
    他麵容肅穆,目光平視前方,很快辦公室門從裏麵被打開,一位秘書模樣的同誌走出來,對他點頭示意:“陳首長,部長請您進去。”
    “謝謝。”陳朝陽回應,隨即深吸一口氣,以一種標準的軍人姿態走進辦公室。
    辦公室內陳設極為簡樸,卻自有一種令人肅然的氛圍。
    寬大的辦公桌上文件堆積如山,牆上是巨幅的軍事地圖和兩張肖像。
    空氣中彌漫著紙張、墨水混合的獨特氣息。
    總幹部管理部部長,依舊是由他的老首長兼任,正戴著眼鏡,伏案審閱一份文件。
    聽到腳步聲,他抬起頭,目光透過鏡片平靜地看來。
    陳朝陽在辦公桌前約三步處,身體繃直,立地敬禮,聲音洪亮報告:
    “報告首長,誌願軍原裝甲師長陳朝陽,奉命前來報到,請指示!”
    首位者臉上露出了溫和而欣慰的笑容。
    那是一種看到棟梁之材,從小長起,曆經戰火淬煉、愈發挺拔時的由衷喜悅。
    他放下筆,站起身繞過辦公桌。
    動作不疾不徐,卻自有一股儒將的沉穩與威儀。
    “好好好,朝陽啊,在我這就不必多禮了。”
    說著便開始仔細端詳著陳朝陽的麵容,“嗯,不錯,雖然比兩年前清減了些,但這股子精氣神還在,眼神裏的銳氣也沒丟!”
    “身體怎麽樣?在朝鮮那邊天寒地凍的,條件艱苦,你身上那些傷,”他記得陳朝陽過去的傷病史,“沒有複發吧?”
    這樸素的問候,比熱烈的言辭更顯真誠與細致。
    陳朝陽心中一熱,恭敬答道:“謝謝首長關心,都好了,不影響工作。”
    “好啊,真是辛苦了,自天津城下你負傷轉業地方,到如今在朝鮮立下赫赫戰功,我們也是近兩年未見了。”
    首位者的話語裏帶著一絲時光流逝的感慨,也蘊含了對陳朝陽整個曆程的清晰關注,
    同時伸出右手,陳朝陽立即上前,雙手握回握。
    感受到老首長手上傳來的溫度和力量,以及話語中真誠的關懷,緊繃的身體稍稍放鬆,但軍人的儀態依舊保持得很好。
    “保家衛國,職責所在,不談辛苦,謝謝首長關心!”
    “坐,快請坐,一路上鞍馬勞頓,到了我這裏就不要站著了。”他親切地拍著陳朝陽的手臂,將其引向一旁的沙發,自己則坐在了另一側。
    秘書悄無聲息地進來,為兩人沏上熱茶。
    白色的陶瓷杯冒著氤氳熱氣,茶葉的清香稍稍衝淡了房間內嚴肅的氣氛。
    “先喝口熱茶,暖暖身子。北平這冬天,屋裏頭也不比外麵暖和多少。”
    長輩一樣的招呼,隨後才將談話引入正題,“怎麽樣,這一路從朝鮮回來,還順利嗎?國內的景象,和國外如何…”
    陳朝陽雙手接過茶杯,並未立刻飲用,身體微微前傾,保持著聆聽和匯報的姿態:
    “報告首長,一路還算順利。
    國內的景象確實日新月異,雖然百廢待興,但處處都能看到建設的熱情和新的氣象,令人振奮。”
    簡單的寒暄和過渡後,談話迅速轉入核心議程。
    首位者身體微微後靠,雙手交叉置於腹前,做出了專注聆聽的姿態:“朝陽同誌,那就談談吧。
    你在朝鮮這幾個月,親臨一線,帶的是我們獨一無二的裝甲炮兵部隊,你的感受和思考,總部非常重視。放開談,想到什麽說什麽。”
    陳朝陽神色一肅,身體前傾,開始了他的匯報:
    “是,首長。那我就從最直接的感受說起。
    最大的衝擊,是技術代差帶來的作戰模式的根本性改變。”
    “首先是炮兵。”他開口道,這是他的本行,“美軍的炮兵反應速度、火力密度、尤其是後勤補給能力,遠超我們。
    他們連排一級的突擊行動,往往都能得到連級甚至營級炮火的即時支援。
    他們的無線電普及到基層,呼叫炮火就像打電話一樣方便。
    除了我們炮兵師,裝甲師之外,同誌們還大量依靠步兵衝擊、手榴彈和迫擊炮。
    這不是戰士們不勇敢,是體係上的差距。”
    首位微微點頭,表情凝重:“嗯,這個問題,前線很多同誌都反映了。總部也在想辦法加快炮兵的建設和訓練。”
    “其次,是裝甲力量和立體作戰。”陳朝陽繼續開口,語氣加重,“美軍一個團級戰鬥隊,其坦克、自行火炮、卡車的數量和質量,遠超我們一個軍。
    不是我軍稀少的情況,是根本沒有的問題…哪怕我部殲滅的美17團,韓首都師下轄聯隊,亦是如此…全副武裝…
    他們的空中力量不僅僅是轟炸,而是貫穿始終的近距離空中支援,他們的飛機時刻都能對我們的行軍、集結、補給線造成毀滅性打擊。
    我們常說‘鋼多氣少’,但不得不承認,在現代化戰爭中,‘鋼’是‘士氣’能夠有效發揮的物質基礎。
    沒有足夠的‘鋼’,‘氣’的代價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