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途中介紹(求五星好評,用愛發電)
字數:3728 加入書籤
隻要您信我,我王石磊就是頭懸梁錐刺股,也絕不辜負您的栽培,一定學出個人樣來,不給您丟臉!”
“好,要的就是你這句話,不過不是為了我,是為了你自己,為了你的老爹你的老娘!”
陳朝陽滿意地點頭,並補充道:“這事先這麽定下。你心裏有數就行,暫時不必對外說。當前的任務,還是先做好手頭的工作。”
“是,明白!”王石磊敬禮,眼中閃爍著無比堅定的光芒。
陳朝陽擺擺手:“去吧,先把咱們這點家當歸置好。路給你指了,能不能走上去,走多遠,還得看你自己。”
“保證完成任務!”王石磊的聲音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幹勁。
看著王石磊忙碌的背影,陳朝陽目光深遠。
培養人才,不拘一格,這不隻是他在學院的教學任務,更是他身邊就需要實踐的原則。
王石磊這樣的好苗子,值得一個更好的未來。
約莫一小時後,樓下傳來幾聲清脆的汽車喇叭聲,不同於軍用吉普的沉悶,顯得更為考究。
王石磊迅速下樓查看,片刻後,帶回一位四十多歲、戴著金絲眼鏡、身穿熨帖的深色中山裝,顯得十分幹練而又透著機關幹部特有謹慎的同誌。
“首長,”王石磊側身介紹,“這位是省委辦公廳的沈主任。”
來人立刻上前一步,臉上洋溢著熱情卻不失分寸的笑容,主動伸出雙手:
“陳廳長!您好您好!冒昧打擾了。我是省委辦公廳主任,沈三生。”
他握手的力量恰到好處,既顯尊重又不顯諂媚,“奉省委和吳書記的指示,特地來為您辦理住房安置手續。
我們辦公廳的任務就是做好保障,爭取不多耽誤您寶貴時間。
您看現在方便過去看看房子嗎?就在附近,很快就好。”
陳朝陽與他握了握手,敏銳地注意到對方開口稱呼的是“廳長”,心中了然。
這位沈主任,言行舉止滴水不漏,顯然是省委大院裏一位深諳規矩的人物,
此番前來,既是執行公務,也未嚐沒有代表省委進行某種非正式接觸和觀察的意味。
“沈主任太客氣了,有勞你們費心。
我這邊已經安頓好了,現在就可以去。”陳朝陽語氣平和,點頭應允。
“好的好的,車就在下麵,您請。”沈三生側身引路。
一行人下了樓,門口停著的是一輛黑色牌轎車,司機早已恭敬地站在車旁打開後座車門。
這與學院的軍用吉普形成了鮮明對比,無聲地標示著兩個不同體係的特點。
車子平穩地駛出學院,穿過暮色籠罩下的京州市區。
冬日的南方,剛過五點一刻天幕便已暗沉…
華燈初上,街道兩旁的行人步履匆匆,有軌電車叮當作響,車廂裏燈火通明,擠滿了下班的工人同誌。
街景飛速掠過,隱約還能看到一些戰爭留下的殘垣斷壁與新搭建的磚樓、標語牌並肩而立。
沈三生透過車窗,看似隨意地指點著,語氣溫和而熟稔,仿佛在介紹自家客廳:
“陳廳長,您看,這邊過去就是京州最熱鬧的‘新街口’了。
以前啊,盡是洋行、銀行、大百貨公司,繁華是繁華,可也是舊社會的銷金窟。
現在好了,百貨公司成了人民的供銷總社,旁邊開了新華書舍,對麵那棟樓現在是市總工會的辦公地,咱們工人階級說了算!”
他稍作停頓,指向另一條岔路:“順著這條路往南去,就是秦淮河了。
‘煙籠寒水月籠沙’那是老黃曆嘍。
如今河兩岸的秦樓楚館、烏煙瘴氣早就被掃蕩一空。
市府組織了幾次清淤疏浚,現在河邊多是市民同誌們遊玩、工人文化宮也在那邊開工建設。
等天暖和了,您可以去走走,看看現在的新氣象,倒是別有一番風味。”他的話語裏巧妙地摒棄了風花雪月,強調了改造與新生。
車子轉過一個彎,路過一片規模頗大的廠區,高聳的煙囪靜靜矗立。
“這是金陵機器局,老牌子了,前清洋務運動那會兒就有的。
抗戰時被破壞得厲害,咱們接收後費了老大勁才恢複部分生產,現在主要修理軍械,也試著生產些簡單的民用品,比如鐵鍋、農具。
咱們漢東的工業底子,還得看這些老廠啊。”沈三生的語氣裏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感慨,也點明了家底的現實。
接著,他指向遠處一片輪廓宏大、中西合璧的建築群:“那邊,您能看到屋頂的那片,就是原蔣匪政府的考試院舊址。
建築是氣派的,可惜沒幹正經事。
現在一部分劃給了新成立的華東革命大學分校,培養咱們自己的幹部;
另一部分好像是哪個文化單位在用。物盡其用嘛,哈哈。”
他的介紹總是帶著鮮明的色彩:舊的、腐朽的過去與新的、蓬勃的現在對比,並時刻指向建設與改造的成就。
這既是對省情的介紹,也未嚐不是一種無形的匯報和姿態展示。
陳朝陽安靜地聽著,目光掠過沈三生描述的每一處景觀。
他看到的是更複雜的層麵:秦淮河畔或許不再有歌聲,但河水是否真的清澈?
機器局的老廠恢複了生產,但技術設備是否跟得上時代?
宏大的建築換了主人,但其內部運行的效率如何?
沈三生的話語像精心修剪過的盆景,展現的是希望和成績,而陳朝陽職業習慣卻讓他下意識地去尋找盆景之下那些未被言說的土壤和根須,那些真正的困難、瓶頸和尚未解決的問題。
他隻是偶爾點頭,簡短回應:“嗯,改造力度很大。”“老廠子是根基,不容易。”“物盡其用,很好。”
這些回應禮貌而克製,讓人摸不清他內心的真實評價。
沈三生看似談興甚濃,實則也在小心翼翼地從這些有限的回應中揣摩著這位新廳長的關注點和性格。
他發現,這位戰場上來的領導,似乎對表麵的繁華並不熱衷,眼神更多停留在那些工廠、基礎設施和有實際功能的建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