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石油(求用愛發電,五星好評)
字數:3941 加入書籤
片刻後房間裏再次安靜下來,隻剩下窗外淅瀝的雨聲。
王小川也已經換上了幹淨的衣服,並調試好設備:“首長,線路檢查完畢,可以嚐試聯係軍區了。”
陳朝陽轉過身,臉上所有的情緒已被壓下,隻剩下冰冷的決斷:“接通吧。”
………
在等待軍區部隊的間隙,房間裏彌漫著一種令人窒息的沉默。
陳朝陽深知,此刻沉溺於情緒毫無用處。他必須利用每一分鍾,推進工作,這也是對犧牲戰友最好的告慰。
他再次讓劉明同誌請來了驚魂未定的縣委書記張建設和縣長王為糧。
兩人進屋時,腳步都還有些虛浮,顯然還未從“省委常委差點遇襲殉職”的驚天事件中緩過神來。
“張書記,王縣長,坐。
趁這個時間,簡單給我介紹一下江都縣的工業情況。
不要有壓力,想到什麽說什麽,主要是讓我有個直觀的了解。”
張建設和王為糧對視一眼,都有些意外。
在這種時候,這位年輕的常委首先關心的竟然是地方工業?
但他們不敢多問,張建設清了清嗓子,努力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平穩些:
“陳廳長,不瞞您說,我們江都……是個農業縣,工業基礎非常薄弱。”
他搓著手,語氣帶著歉意和無奈,
“全縣稍微成點規模的,就是兩家老牌的紡織廠,技術設備都還是民國甚至更早時候的,產能低,效益也差。
再就是一些零散的繡品作坊,靠老師傅的手藝,做些刺繡、編織,東西是好,但不成氣候,賣不出價錢。”
王為糧補充道:“除此之外,就是城關鎮和幾個大集鎮上有一些鐵匠鋪、木匠鋪、榨油坊之類的手工作坊,給鄉親們打打農具、修修船,勉強維持。
至於礦產資源……省裏地質隊年前來過一次,初步勘察說我們這裏地層結構……
沒什麽希望,既沒煤也沒鐵,後來就沒再投入力量了。
鄉親們主要還是靠種地、打漁,農閑時做點手工業補貼家用。”
陳朝陽靜靜地聽著,目光再次投向窗外破敗的街景。
雨水順著玻璃滑落,模糊了視線。
然而,就在這模糊的景象中,縣委書記口中“地層結構”幾個字,像一把鑰匙,猛地打開了他記憶深處一個塵封的匣子,江都油田!
這不是憑空臆想,而是來自未來時空的確鑿知識。
在他的記憶中,這片看似貧瘠的衝積平原和淺層水域之下,蘊藏著相當可觀的石油資源。
隻是在原曆史中,由於技術條件、勘探重點和認識局限,它的發現要推遲了幾十多年。
石油,工業的血液!
如果能提前鎖定並開發這裏,對於百廢待興的新社會,對於漢東省的工業布局,其戰略意義將無可估量!
這一刻,一股巨大的戰略機遇感像強心劑,暫時衝淡了噬骨的悲傷。
他意識到,與隱藏在暗處的腐敗分子鬥爭固然緊迫,但為國家奠定更長遠的工業基石,同樣是刻不容緩的使命,甚至意義更為深遠。
他的眼神恢複了銳利,但這次不再是複仇的火焰,而是戰略家的深邃。
他轉過頭,看向張、王二人,語氣沉穩而有力:
“建設同誌,為糧同誌,你們說的困難,我都明白。基礎薄弱是現實,但正因為薄弱,才更需要找到發力的方向,不能坐等。”
“江都水係發達,這是優勢。
除了種地,漁業就是現成的寶庫。
但現在的漁業,不能隻停留在小漁船捕了魚,提籃小賣,或是曬成魚幹消耗不掉的階段。”
他看向王為糧:“為糧同誌,你是抓具體經濟的。
縣裏可以考慮,由縣供銷社或商業科牽頭,先把零散的漁民組織起來,形成幾個漁業合作社。
第一步,不是急著買新船新網,而是先解決‘怎麽賣’和‘怎麽存’的問題。”
張建設和王為糧立刻豎起了耳朵,這位省裏的大領導說的不是空話,而是直接點到了他們最頭疼的問題上。
陳朝陽繼續道:“省工業廳下屬有食品加工所,我可以協調他們派技術員下來,幫助你們建立一個小型、符合衛生標準的醃臘、熏製或罐頭加工試點。
哪怕一開始隻是個作坊,也能把旺季過剩的魚獲加工成能儲存、能運輸的商品,附加值就上去了。
這叫‘立足現有條件,借助上級資源,解決關鍵瓶頸’。”
他頓了頓,又拋出一個更具體的想法:
“還有,我進來時看到縣城邊上有些蘆葦蕩。
蘆葦,除了編席子,還是造紙的好原料。
你們縣裏打報告,我可以安排省輕工業局的人來考察論證。
如果條件合適,可以由省廳牽頭,聯合兄弟地區,在江都布局一個小型、利用本地蘆葦資源的造紙車間。
這不僅能消化本地資源,還能為將來可能的文化教育事業、甚至工業包裝提供基礎材料。”
他沒有提任何不切實際的“高科技”,而是緊緊圍繞江都的“水”和現有自然資源做文章,並且每一步都指明了可以借助的省級力量,路徑清晰,責任明確。
張建設和王為糧聽得眼睛發亮。
陳廳長的話,就像在黑夜裏給他們劃亮了一根火柴,雖然光亮不大,卻清晰地照亮了腳下可能的路。
這不是空泛的鼓勵,而是實實在在、他們跳一跳或許能夠得著的方案。
“陳廳長,您……您這可真是給我們指了明路!”張建設激動地說,“漁業加工、蘆葦造紙,這都是我們從來沒敢想過的方向!
有省廳的支持,我們一定拚盡全力去幹!”
王為糧也連連點頭:“是啊,廳長,我們馬上組織人研究落實,盡快把報告打上去!”
陳朝陽微微頷首。
他知道,這些項目比起他腦海中那個關於石油的宏大戰略,隻是小小的起點。
但萬丈高樓平地起,先讓基層動起來,看到希望,培養起工業化最基本的意識和人才,才是當前最緊要的。
而那個關於“黑色黃金”的秘密,必須在最嚴密的保護下,由更高層級來推動。
接著,他的話語帶上了一絲意味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