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模範”(求用愛發電,五星好評,謝謝大家)

字數:3630   加入書籤

A+A-


    這是官場上常見的“善意提醒”,目的是讓下麵有所準備,避免領導看到太過不堪的景象而雙方難堪。
    但也正是這種“慣例”,往往成了掩蓋問題的幫凶。
    車剛停穩,那個滿臉堆笑的中年男人立刻小跑上前,親自為陳朝陽拉開車門,身子微躬:
    “是陳廳長吧?歡迎歡迎!我是礦長馬保華。這位是我們礦委的孫福山書記。
    聽說您可能要求我們礦檢查指導工作,我們真是盼星星盼月亮啊!
    隻是沒想到您來得這麽快,我們準備得不充分,實在是怠慢了,請您批評!”
    話說得滴水不漏,既表達了歡迎,又暗示了“您來得突然,看到什麽不周到的可別見怪”。
    礦委書記孫福山也上前一步,推了推眼鏡,語氣比馬保華平淡些,但也帶著足夠的恭敬:“陳廳長,一路辛苦了。礦上條件簡陋,比不了省城,還請您多包涵。”
    陳朝陽臉上露出恰到好處的溫和笑容,與兩人一一握手:“福山同誌,保華同誌,你們客氣了。
    我這次下來,就是隨便走走看看,了解了解一線的實際情況,談不上指導。給你們添麻煩了才是。”
    他的目光掃過兩人身後那些礦幹部,將各人臉上那一閃而過的緊張、好奇乃至一絲不易察覺的審視都收入眼底。
    “不麻煩,不麻煩,領導能來,是我們全礦上下的光榮!”馬保華連連擺手,側身引路,
    “陳廳長,您看是先到招待所休息一下,還是……”
    “直接去礦部,”陳朝陽打斷他,語氣依舊平和,“我想先聽聽礦上的基本情況,看看生產報表,休息不著急。”
    “好,好,一切聽領導安排!”馬保華從善如流,立刻在前引路。
    從礦區大門到礦部辦公樓,是一段不算短的路。
    陳朝陽刻意放慢腳步,目光所及,盡是差異化的對比:
    遠處是巨大的煤矸石山,近處是低矮、破舊、用油毛氈和碎磚壘成的工棚,棚戶區間汙水橫流,一些麵黃肌瘦、衣著破爛的礦工家屬在門口看著這支“龐大”的車隊和陌生的“大官”;
    而礦部辦公樓,雖是老舊的建築,卻明顯經過粉刷,窗戶玻璃也相對完整,樓前甚至還種了幾棵半死不活的冬青樹。
    “馬礦長,工人們都住在這一片嗎?”陳朝陽看似隨意地指了指那片工棚區。
    馬保華臉上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尷尬,隨即歎氣道:“是啊,陳廳長。
    國家困難,建設任務重,工人們都很體諒,克服困難堅持生產。
    我們礦上也一直在想辦法改善,就是……唉,底子薄,需要時間啊。”他熟練地將困難歸咎於大環境。
    孫福山在一旁補充了一句,語氣帶著某種程式化的沉重:“我們始終堅持省委的領導,相信隨著國家建設的發展,工人們的生活一定會好起來的。”
    陳朝陽點頭,沒再說什麽。
    這種官樣文章,他聽得多了。
    進入礦部會議室,桌上已經擺好了茶水,甚至還有幾碟瓜子花生。
    牆上掛著安全生產的標語和嶄新的勞動模範獎狀。
    馬保華清了清嗓子,翻開一個厚厚的筆記本,開始了他精心準備的匯報。
    “尊敬的陳廳長,我代表大興煤礦全體幹部職工,熱烈歡迎您蒞臨檢查指導工作!”
    馬保華的開場白熱情規範,“下麵,我就礦上的基本情況,向您做簡要匯報。”
    “去年以來,在上級省委和工業部門的正確領導下,我們全礦上下,緊緊圍繞國家下達的生產計劃,克服了地質條件複雜、
    設備老舊、原材料供應時有緊張等諸多困難,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工作精神,
    預計今年可完成原煤產量二十八萬五千噸,基本可達到計劃指標……”
    他話語流暢,數據信手拈來,從月度產量、掘進進度到效率提升百分比,聽起來井井有條,展現出一副在艱難中穩步前進的景象。
    陳朝陽坐在首位,雙手交疊放在桌上,聽得十分專注,不時微微點頭。
    馬保華繼續道,語氣甚至帶著幾分自豪:“……特別自去年進入四季度,我們開展了‘大幹一百天,產量創新高’的勞動競賽,職工們熱情高漲,湧現出不少感人事跡。
    比如采煤一隊的王隊長,帶著高燒依然堅持下井指揮,輕傷不下火線,這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陳朝陽微微點頭,但眼神深處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凝重。
    他理解在特定時期需要提倡奉獻精神,但將帶病、帶傷堅持高危作業作為榜樣宣傳,本身就反映了安全觀念的淡薄和對個體生命的輕視。
    馬保華見陳朝陽點頭,仿佛受到了鼓勵,聲音提高了一些,又舉出另一個例子:
    “還有更感人的,我們礦上的勞動模範,薛大山同誌,那覺悟真是沒得說!
    有一次,他同班組一個工友老家的父親病故了,工友心急如焚想回去奔喪。
    薛大山同誌就耐心做他工作,說‘現在正是生產任務緊的時候,一滴汗水一滴煤,咱們多挖一鍬煤,就是為國家建設多出一份力。
    相信你父親在天之靈,也會理解你為公忘私的!’最後成功勸服那位工友留了下來,堅守崗位。”
    說到這裏,馬保華臉上洋溢著樹立典型的成就感。
    孫福山也在一旁附和地點點頭。
    然而,陳朝陽的眉頭幾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在他的價值觀裏,人倫孝道是基本,在非戰爭狀態下,以生產任務為由阻止工人奔喪,這已經偏離了“革命人道主義”的範疇。
    他敏銳地察覺到,這種被推崇的“典型”,其內核可能已經異化。
    馬保華並未察覺陳朝陽細微的變化,越說越起勁:
    “還有啊,大山同誌自己也是榜樣。
    前陣子他染了風寒,咳嗽得厲害,大家都勸他休息。
    他卻說‘這點小病不算啥,不能影響進度’,還鼓勵其他有點小毛小病的同誌,‘要堅持幹活,思想不能掉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