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試探

字數:3858   加入書籤

A+A-


    年深日久,也是老大一塊,看著都心疼,可人力物力投入太大,不如直接開采新煤來得劃算。”
    “現在我們轉變思路,發動職工家屬——當然,這跟井下挖礦的工人同誌是兩碼事,重體力活還是男同誌幹嘛。
    成立了個臨時篩選隊,把那些矸石堆都快翻了個遍,硬是把這些‘寶貝’都給撿了回來!
    積少成多,這量就體現出來了!
    這也多虧了咱們職工和家屬覺悟高,有主人翁精神!”他再次巧妙地將技術性問題轉化為思想覺悟的體現。
    馬保華的描述,坐實了“回收”難以直接利用的碎煤、煤粉。
    陳朝陽臉上露出讚許的笑容,但這一次,他的讚許裏包含了一層更深的意思。
    他點了點頭,用一種仿佛被啟發、看到新可能的語氣說道:
    “嗯,精打細算,顆粒歸倉,這種愛礦如家的精神確實非常好,值得表揚。
    看來你們在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方麵,是做足了文章。”
    然而在這讚許之下,他的思緒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盤算著。
    馬保華這番關於“篩選回收”的炫耀,在他心中激起了清晰的漣漪。
    “碎煤、煤粉……回收率提升……” 這幾個詞在他腦中碰撞,瞬間與金陵機器廠那劣質煤燃燒不充分的爐火景象聯係在一起。
    一條原本模糊的鏈條陡然變得清晰,這些被‘回收’的低熱值煤粉,唯一的去處,就是被摻入計劃調撥的煤炭裏,送往蘇南!
    馬保華這是在公然將摻假行為包裝成生產成績。
    看穿了這一點,一個更具前瞻性的念頭隨之浮現。
    “他還在為這點摻假的蠅頭小利沾沾自喜,卻不知道,這些被他視為雞肋的煤粉,若能製成蜂窩煤,其價值和清潔程度將遠超他的想象。”
    陳朝陽的思緒短暫地飛躍到了不久後那種帶孔的煤餅上,這是他在後世資料中見過的,能極大改善民用燃料效率的東西。
    曆史中個別極少數地區已經有了這個理念苗頭,但真正規模化擴大化,應該在60年代以後了……
    但這個念頭,立刻被他轉化為一步試探的棋。
    用這個‘蜂窩煤’的點子探探他的底。
    若他真有半分公心,必會追問詳情;
    若他心思全在如何掩飾勾當上,則隻會敷衍了事。
    這既是一次技術層麵的點撥,更是一塊試金石,能瞬間試出馬保華的真實重心何在。
    同時,一個更長遠的規劃也在他心底埋下種子。
    這個技術簡單實用,若能在大興乃至漢東推廣,不僅能解決民用燃料短缺,更是真正變廢為寶。
    不過,這要等到徹底清除這裏的膿瘡之後了。
    心念電轉間,他已打定了主意。
    於是,他話鋒恰到好處地一轉,拋出了那個看似隨意的建議:
    “馬礦長,你這麽一說,倒是提醒了我。
    這些碎煤、煤粉,熱值低,直接燒確實不好用,還容易浪費。
    不過,我前段時間好像在什麽材料上看到過,有些地方已經開始試驗一種叫‘經濟煤’或者‘蜂窩煤’的工藝,就是把煤粉混合黃泥等粘合劑,
    用機器壓製成帶孔的煤餅,這樣不僅方便運輸儲存,燃燒效率也高,特別適合家庭和中小作坊使用。
    要是能把咱們這些篩選出來的煤粉也這樣利用起來,豈不是真正變廢為寶,還能為礦區職工和周邊群眾解決生活燃料問題?”
    馬保華顯然沒聽說過“蜂窩煤”,愣了一下,隨即臉上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慌亂,但很快被掩飾過去,他打著哈哈說:
    “哎喲,廳長您見識真廣,還有這種好東西?
    我們這窮鄉僻壤的,消息閉塞,還沒聽說過。
    您這建議太好了,我們一定好好研究研究!”
    他的反應更多是敷衍,心思顯然不在這真正的“變廢為寶”上。
    陳朝陽將他的反應盡收眼底,心中冷笑更甚。
    對方對真正有利於國家和工人的技術漠不關心,卻對“回收”劣質煤粉如此熱衷,其真正目的已不言自明。
    這條關於煤炭摻假的線索,在他腦中變得無比清晰和堅實。
    陳朝陽不再就此深入追問,以免打草驚蛇,但他的調查重點已經無比清晰:
    必須親眼去看看那個“二次篩選”的現場,以及煤場裏不同品質煤炭的真實堆放情況。
    這場匯報,讓他真正找到了撕開黑幕的突破口。
    這時馬保華繼續開口,臉上露出一絲為難:“不瞞廳長,技術人才是咱們礦最緊缺的。
    好不容易培養兩個,可能就被條件更好的單位挖走了。
    留下來的,我們盡量在待遇上傾斜,但礦上條件有限,有時候也留不住人啊。”他再次訴苦,將人才流失歸因於外部條件。
    陳朝陽若有所思:“是啊,人才是核心。
    看來需要從更長遠的角度考慮這個問題。”
    整個匯報過程中,陳朝陽的問題都圍繞著實實在在的生產環節、技術細節和人的因素,顯得既內行又務實,完全沒有高高在上的官僚氣,也沒有立刻質疑那些光鮮的數據。
    這種“專業”且“體諒”的態度,讓馬保華和孫福山最初繃緊的神經漸漸鬆弛下來。
    他們覺得,這位年輕領導雖然認真,但似乎更關注技術和管理層麵的問題,或許並不會深究那些更敏感的區域。
    匯報持續了一個多小時,
    馬保華合上筆記本,總結道:“總之,陳廳長,我們礦目前雖然麵臨不少困難,但在上級的正確領導下,
    全體幹部職工有信心、有決心完成各項任務,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貢獻我們應有的力量!”
    陳朝陽臉上露出讚許的笑容:“馬礦長,孫書記,你們辛苦了。
    匯報得很詳細,讓我對礦上的情況有了初步的了解。
    確實,基層的同誌不容易,在這麽困難的條件下堅持生產,精神可嘉。”
    他這番話,讓馬保華和孫福山徹底鬆了一口氣,臉上露出了輕鬆的笑容。
    “那麽,今天就先到這裏吧。”陳朝陽站起身,“感謝二位的詳細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