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山河討論(感謝繼續支持加更一章)
字數:3839 加入書籤
調查組負責人對周明光還算客氣,但語氣依舊公事公辦:
“周明光同誌,情況緊急,事關重大。我們是奉北平直接命令行事。
宋亞文涉嫌嚴重貪腐、包庇縱容黑惡勢力、以及……可能策劃指揮刺殺省委常委陳朝陽同誌未遂案件,證據鏈已經基本完整。
這是北平、華東局簽發的逮捕令和對您的情況通報文件。”
他將一份文件遞給周明光。
“刺殺陳朝陽?!”周明光倒吸一口涼氣,接過文件的手都有些不穩。
他飛快地瀏覽著上麵的內容,越看臉色越是凝重和難以置信。
他這才明白,為什麽會有所謂的軍事演習,而陳朝陽在大興煤礦的行動會得到華東局和軍區的強力背書,為什麽北平會直接派出檢查組……
原來背後牽扯的,竟然是如此驚天動地,駭人聽聞的大案。
而他這個第一書記,竟然一直被蒙在鼓裏…
宋亞文看到周明光的表情,懷疑的種子已經被種下,他知道自己大勢已去,最後一絲力氣仿佛被抽空,整個人癱軟下去,再也無法站立,隻能由兩名調查人員架著。
他眼神空洞,嘴裏兀自無意識地喃喃:“血口噴人……血口噴人……”
調查組負責人一揮手:“帶走!”
宋亞文,這位曾經在漢東省權傾一時的第二書記,在無數道震驚、複雜、鄙夷的目光注視下,被拖離了他的辦公室,
留下的隻有一地被撞碎的門板木屑,和一個讓整個漢東省官場都為之震動的巨大問號和驚歎。
周明光站在原地,手裏拿著這份沉甸甸的文件,望著空蕩蕩的門口,久久無言,背後已然被冷汗浸濕。
他此刻真正意識到,漢東省的天,在他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已經徹底變了。
山河省省委會議室
厚重的窗簾並未完全拉攏,幾縷光線斜射進來,照在繚繞的青色煙霧上,將會議室的氣氛渲染得更加凝重。
關於大興煤礦被軍管的消息,被投入了本就暗流洶湧的池塘,激起了巨大的波瀾。
此刻,緊急召開的省委常委會上,每個人的臉上都陰晴不定。
省委劉召龍坐在主位,指關節不輕不重地敲了敲桌麵,聲音中帶著壓力:
“同誌們,情況,想必大家都聽說了。
漢東省的陳朝陽同誌,以雷霆手段,對大興煤礦實行了軍事管製。
馬保華、孫福山落網,罪名不小啊……貪汙、盜賣國家資源、奴役礦工……”
他刻意停頓,目光掃過每一位常委的臉,捕捉著細微的表情變化。
“大興煤礦,名義上是兩省共管。”劉召龍特意加重了“名義上”三個字。
“但現在,漢東方麵單方麵采取了如此極端的措施!
這說明我們的共管機製形同虛設,說明我們山河省對這家企業的監管嚴重缺位、失察……
現在外麵會怎麽看我們山河省?嗯?我們必須有所行動,而且要快!”
主管工業、能源的副省長王承德幾乎是立刻接話,語氣急切,帶著一種想要立刻撲滅火災的焦躁:
“劉書記的批評一針見血,我完全同意,
我們不能坐視不理,必須立刻表明態度,拿出行動!
我建議,省委立即成立一個高規格的調查組,由我帶隊,今天就開赴大興煤礦,與陳朝陽同誌匯合,協同調查!
我們要讓北平、華東局,讓漢東方麵看到,我們山河省對腐敗問題是零容忍,我們有決心、也有能力清理門戶!
更重要的是……”
他壓低了聲音,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意味,“我們必須掌握主動權,確保調查在‘可控’範圍內進行,防止某些人借題發揮,把個案擴大化,抹黑我們整個山河省的幹部隊伍形象,影響到其他兄弟單位和重要的合作項目!”
他的話裏話外,透著一股“家醜不可外揚”,急於劃定邊界、控製影響的意圖。
“王副省長的心情可以理解。”負責政法、紀檢的李副書記緩緩開口,他年紀稍長,語氣更為持重,
“派調查組,表明態度,是必要的。
但是,怎麽派?以什麽名義?
現在大興煤礦是軍管狀態,指揮權在陳朝陽手裏,授權來自華東局,甚至可能更高。
我們山河省的調查組,就這麽直接開進去,程序上站得住腳嗎?
陳朝陽會怎麽想?華東局會怎麽看待我們這種‘不請自來’?
會不會被認為是對北平授權的質疑,甚至是一種對抗?這裏麵政治風險很大,需要慎重。”
王副省長有些不耐煩地反駁:“老李,現在不是講究繁文縟節的時候!
難道就因為我們顧慮程序,就眼睜睜看著別人在我們家門口查我們的幹部,而我們連聲音都發不出?
這叫被動挨打,我們必須介入,至少要讓人看到我們在場!”
這時,一位平時話語不多,但分管著煤炭行業規劃、與各大礦區聯係頗為密切的趙副省長清了清嗓子,開口了。
他的語氣顯得頗為“公允”,甚至帶著幾分“痛心”:
“劉書記,幾位同誌,我說兩句。
馬保華、孫福山這些人,如果真犯了法,那是罪有應得,我們絕不袒護!
但是,我們也要考慮到大興煤礦的特殊性和複雜性。
兩省共管,權責本來就難以完全理清,管理上出現一些混亂,也許是在所難免。
煤礦生產任務重,壓力大,有時候為了完成指標,方法上激進一點,也可能情有可原嘛。”
他話鋒一轉,意有所指:
“我現在擔心的是,陳朝陽同誌年輕氣盛,又在戰場上立過大功,做事難免……手段剛猛一些。
如果他帶著預設立場去查,聽信一麵之詞,無限上綱上線,甚至搞通供信那一套,會不會冤枉了一些好同誌?
或者,為了追求轟動效應,把一些管理上的問題,都打成政治問題、腐敗問題?
我們派調查組過去,也是為了起到一個 ‘提醒’和‘平衡’的作用,確保調查工作沿著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軌道進行,這也是對同誌負責,對事業負責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