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05章 信函

字數:4142   加入書籤

A+A-


    【讀者大大們,作者真的要哭死了!
    之前看到一位讀者在書評裏說,有人讓他們“刷差評,五毛錢一條”,我當時以為在開玩笑……
    結果,今天下午,作者看到本書的評分掉了0.1分!
    我人都傻了,真的求求大家了!沒流量、評分低,作者就要沒飯吃了啊!
    在此跪求各位喜歡這本書的讀者大大,幫幫忙,去給本書點一個【五星好評】吧!
    謝謝大家】
    他這番看似站在大局考量的話,實則是在為馬保華等人可能的罪行尋找開脫的理由,並試圖給陳朝陽的調查定性為“可能偏激”,為山河省介入提供“正當性”。
    劉書記聽著各方意見,手指依舊在桌麵上有節奏地輕輕敲擊。
    他心中明鏡似的,王副省長想搶主動權,李副書記擔心政治風險,而趙副省長……
    恐怕與大興煤礦那邊的瓜葛不淺。
    他需要的是一個既能應對上級和外界壓力,又能最大限度保護本省利益,並且能順利推行下去的方案。
    沉吟良久,劉書記終於再次開口,一錘定音:
    “同誌們的意見都有道理。
    王副省長態度堅決,李副書記考慮周全,趙副省長的擔憂也不無道理。”
    他先肯定了各方,隨即話鋒一轉,
    “正因如此,我們更不能莽撞。
    直接以省委名義派調查組,姿態太高,容易引發不必要的誤解和對抗。
    陳朝陽同誌現在是欽差大臣,我們首先要給予充分的尊重。”
    他提出了那個精心設計的方案:
    “我看這樣,我們先以省委辦公廳的名義,給陳朝陽同誌本人發一份正式函件。
    函件的措辭要格外講究:第一,要對他敢於碰硬、雷厲風行的作風表示高度的‘欽佩’和‘支持’;
    第二,要代表山河省委,鮮明表達我們‘堅決擁護中央反腐決策’的立場;
    第三,委婉地提出,我們希望能選派幾位熟悉煤礦業務的同誌,組成工作組,前往大興‘學習經驗’、‘協同工作’。”
    他特別強調了關鍵點:“函件的核心,是表達我們‘希望在他陳朝陽同誌的領導下,做一些輔助性工作’的意願。
    要請他‘酌情考慮’,請他‘予以接納和支持’。最重要的是,要請他‘代為向華東局轉達我們的請求’,或者‘協助溝通’。”
    他看著眾人,解釋道:“我們把姿態放得足夠低,給足他陳朝陽麵子。
    隻要他點頭,哪怕隻是不明確反對,我們就有了介入的由頭和台階。
    到時候,我們再向華東局補一個情況說明,一切就顯得順理成章。
    這叫以柔克剛,既體現了我們的大局觀和合作態度,又能實際參與到調查中去,掌握情況,把握分寸。”
    這個圓滑而老辣的計劃,平衡了會議室裏各方的訴求和擔憂。
    急於介入的王副省長覺得至少能派人進去了;
    謹慎的李副書記認為這降低了政治風險;
    而心中有鬼的趙副省長,也看到了一絲在內部影響調查方向的可能性。
    “同意劉書記的意見。”
    “這個辦法穩妥。”
    “就這麽辦吧。”
    在一片附和中,這項決議被確定下來。
    一份精心打磨、字斟句酌,表麵充滿合作誠意,內裏卻暗藏玄機與試探的函件,被迅速擬定,通過加急機要通道,發往了那個此時已被軍隊接管、氣氛肅殺的大興煤礦。
    大興煤礦,軍管會臨時指揮部
    窗外,救援工作的喧囂已逐漸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劫後餘生的壓抑和軍管下特有的肅穆。
    陳朝陽站在攤開著礦區地圖的桌前,聽著高城的最後匯報。
    “首長,西三輔助巷道的局部塌方已經清理完畢。
    萬幸,塌方區域位於一條廢棄已久的支脈巷道,並非主作業區。
    當時在裏麵進行例行巡檢的兩名礦工同誌受到驚嚇,有輕微擦傷和吸入粉塵,經軍醫檢查已無大礙,主要是精神上的衝擊。”
    高城語氣沉穩,“初步勘驗,塌方區域的支護……腐朽程度異常,有人為破壞的痕跡,與我們之前的判斷吻合。”
    陳朝陽點頭,眼神冰冷。
    果然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苦肉計”,目的就是製造混亂,拖延時間。
    對方顯然沒打算真要礦工的命,否則就不會選在一條人跡罕至、平時隻有零星維修任務的廢棄支巷下手。
    在解放後的今天,任何國營工廠,礦廠發生致人死亡的安全事故,都已是能捅破天的大事,必然引來最嚴厲的追責。
    馬保華再無法無天,有自己在,也絕不敢輕易背上一線工人人命的血債,那將是任何保護傘都難以完全遮掩的政治生命。
    然而,這種將安全生產視同兒戲,將工人同誌的安危當做政治博弈棋子的行為,在陳朝陽看來,其性質之惡劣,與殺人無異!
    他們今天可以為了阻撓調查而製造“可控”的塌方,明天就可能在真正的危險麵前為了產量而罔顧人命!
    這種根植於骨子裏的對勞動者生命的極端漠視,這種將人民賦予的權力肆意妄為的官僚做派,比任何明火執仗的敵人更加可惡,更加不可饒恕。
    “加強礦區巡邏,尤其是井下關鍵區域,絕不能再給他們可乘之機。
    那兩名受驚的礦工同誌,安排好休養和心理安撫。”陳朝陽命令道。
    “是!”
    高城離開後,陳朝陽的目光隨即落在了桌上這份剛剛由機要員送來、來自山河省委辦公廳的函件上。
    他拿起這份文件,逐字逐句閱讀起來。
    函件的標題是:《山河省委辦公廳關於協同處理大興煤礦相關事宜的函》。
    正文如下:
    “漢東省委常委、工業廳廳長並大興煤礦軍管小組組長陳朝陽同誌:
    驚悉貴省在大興煤礦查處重大違紀違法問題,並果斷實施軍管措施,此舉充分體現了北平反腐倡廉的堅定決心,
    展現了貴省及陳朝陽同誌本人敢於碰硬、雷厲風行的過硬作風,我省委對此表示高度的欽佩和堅決的支持!
    大興煤礦作為兩省共管企業,出現如此嚴重問題,我省委深感痛心,並深刻反思在共管機製及日常監管中存在的不足。
    為徹底查清問題,肅清流毒,並汲取深刻教訓,我省委經過慎重研究,特致函貴方:
    懇請選派一個由省紀委、省工業廳骨幹人員組成的精幹工作組,前往大興煤礦,在陳朝陽同誌及軍管小組的統一領導下,進行協同調查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