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軍令下的溫情

字數:3780   加入書籤

A+A-


    “春來走了,是為了國家,為了大義。
    俺們要是留在村裏,守著那幾畝地,除了年年清明能給他墳上添把土,還能有啥盼頭?
    秀蘭眼看就到了說婆家的年紀,一輩子不就圈在這方寸之地了?
    秋收……難道也跟他爹、他爺爺一樣,一輩子麵朝黃土背朝天嗎?”
    她抬起頭,目光變得堅定:“陳首長,您是幹大事、看長遠的人。
    俺信您,俺們李家,就跟您留在金陵……
    讓秀蘭、秋收,去奔那個前程,也讓春來……有個念想……”
    老太太的話,是最後一塊定盤星,重重地壓在了李家人搖擺不定的天平上。
    李父重重歎了口氣,粗糙的手掌狠狠抹了把臉,悶聲道:“娘……聽您的…您老人家說了算。”
    李母也停止了哭泣,看著女兒和兒子,眼中終於燃起了一種複雜、名為“希望”的微弱光芒。
    陳朝陽看著這位深明大義、魄力不凡的農村老太太,心中充滿了敬意和難以言喻的觸動。
    他鄭重點頭:
    “好,老人家,李大叔,李大嬸,你們放心!
    隻要有我陳朝陽在,隻要有組織在,就一定讓你們在金陵安下家,把秀蘭和秋收培養成人,成才。”
    說罷,他即刻轉向王小川,語氣恢複了慣有的果斷與效率,但細聽之下,卻比平時多了幾分溫情與力量:
    “小川,立刻去安排。
    春來同誌雖然犧牲了,但他是因公殉職的革命軍人、革命烈士,組織上對他的身後事和家屬安置,有明確責任,”
    他條理清晰地指示道:
    “第一,春來同誌生前完全符合申請幹部住房的條件。
    現在他不在了,他的家人就是組織的家人。
    春來同誌走前剛提的副連級,
    現按照營級幹部的標準,立刻準備一套兩室一廳的住房,要求環境安靜,生活便利,讓孩子們能安心學習。”
    “第二,協調市教育局和相關的工人夜校、速成識字班,為秀蘭辦理入學,要選教學紮實、風氣好的班級。
    同時,為秋收聯係附近最好的小學,辦理插班入學,絕不能耽誤孩子的功課!”
    “第三,糧油關係、戶籍遷移,這些手續你要親自跟進,協調相關部門,以最快的速度,盡最大努力落實!
    遇到任何阻力,直接向我匯報!”
    “是,首長。堅決完成任務!”王小川挺直胸膛,用盡全身力氣大聲應道,他的眼神中除了軍人的服從,更湧動著一股難以言喻的感動與澎湃的使命感。
    看著陳朝陽事無巨細、幾乎是將李家老小的未來全盤扛在自己肩上的模樣,王小川的心中被巨大的情感衝擊著。
    他不僅是警衛班長,更是和李春來一樣穿著軍裝的戰士!
    他太清楚“戰友”二字的份量,那是在戰場上可以托付性命的情誼。
    春來用最決絕的方式履行了警衛員的終極職責,而此刻,首長正在用他的方式,履行著一名首長、一名戰友對犧牲兄弟加同誌的承諾——護他家人周全,許他家族未來!
    這已然不僅是執行政策,
    這更是將春來的父母當做自己的長輩,將秀蘭和秋收當做自己的兄妹來培養!
    這種超越了上下級關係、帶著滾燙溫度的責任與擔當,讓王小川鼻尖發酸,心中對陳朝陽的敬佩與忠誠,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能追隨這樣的首長,是他王小川,也是他們所有警衛戰士的榮幸!
    哪怕前麵是刀山火海,他們也願意為這樣的首長去闖。
    “首長,您放心,我一定把事情辦得妥妥當當!
    絕不讓春來家裏人受一點委屈!”
    王小川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哽咽,但更多的是一種鋼鐵般的決心。
    他再次鄭重地看了一眼那枚金光閃閃的一等功勳章和李家人悲痛卻燃起希望的臉龐,轉身大步離去,步伐堅定有力。
    他知道,他此刻執行的,是一項承載著生命重量的神聖任務。
    陳朝陽知道,這個決定裏,不可避免地摻雜了他的私心,他要替春來盡一份未能盡完的孝道,要護佑他留下的至親周全。
    但更重要的是,他確信自己為英雄的家人推開了一扇通往更廣闊天地的門,給了他們一個真正擺脫困境、擁抱未來的機會。
    這不僅僅是對救命之恩的報答,更是對“絕不能讓英雄流血又流淚”這一莊嚴承諾,最徹底、最富有人情味的踐行。
    陳朝陽條理清晰的指示,以及王小川那帶著使命感與哽咽的回應,瞬間衝擊著房間裏每一個人的心。
    這其中,受到震撼最深的,莫過於一直站在角落,內心充滿無力感與愧疚的村支書——李老根。
    李老根是見過血、扛過槍的。
    他參加革命晚,淮海時抬過擔架,受過貫穿傷,瘸了一條腿,因為傷殘才複員回鄉,憑著對黨的忠誠和一點識文斷字的本事,被任命為小李莊的支書。
    他自認也是個老革命,但在這個年輕的大領導麵前,他感覺自己那點資曆渺小得可憐。
    他更熟悉的,是鄉上那些幹部的做派,說話打官腔,辦事拖遝,遇到難處就“研究研究”,實在逼急了才擠一點、漏一點。
    為了村裏娃娃們上學的事,他往鄉裏跑了不下三五趟,鞋底都快磨破了,得到的永遠是不冷不熱的回複:“老李啊,要顧全大局,再等等,啊?”
    那種憋屈和無力,像石頭一樣壓在他心裏。
    他替村裏娃娃們著急,他在部隊上的掃盲班,更知道知識的重要。。。
    可今天,他親眼看到了,聽到了。
    這位陳首長,這麽大的官,沒有一句空話套話,沒有半點推諉拖延。
    他想的、安排的,比他這個村支書能想到的還要周全、還要長遠!
    營級標準的住房、聯係最好的學校、親自督辦所有手續……
    這每一件事,在鄉裏都是要層層打報告、磨破嘴皮子還不一定能辦成的天大的難事!
    可在這位陳首長嘴裏,卻成了必須立刻執行、不容置疑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