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離鄉還是守土(感謝禮物支持加更一章)
字數:4004 加入書籤
妹妹大約十七八歲年紀,眉眼間與春來有幾分相似,帶著農村姑娘的淳樸和一絲怯生,此刻眼睛紅腫,緊緊拉著弟弟的手。
弟弟才十來歲,瘦瘦小小的,眼神裏還帶著懵懂和恐懼。
陳朝陽的語氣變得柔和,帶著關切:
“孩子,別怕。告訴大哥哥,你叫什麽名字?多大了?”
妹妹鼓起勇氣,聲音細若蚊蠅:“俺叫李秀蘭……十七了……”
“念過書嗎?”陳朝陽問。
李秀蘭搖了搖頭,聲音更低了:“村裏以前沒學堂……女娃子,也不興這個……”
陳朝陽的心沉了下去。
十七歲,在鳳陽農村這樣的鄉村,這個年代恐怕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一輩子可能就困在田埂和灶台之間了。
他又看向那個小男孩:
“那你呢,小娃娃,叫什麽?上學了嗎?”
“俺叫李秋收……十一了……”小男孩怯生生地回答,
“俺……俺在村識字班,認、認了幾個字……”
他所說的“識字班”,顯然是那種不正規、時斷時續的掃盲性質,與正規小學相去甚遠。
這樣的地方,太過落後,地方官僚習氣也太過嚴重,致使對烈士鮮血的漠視!
春來用生命換來的,如果隻是牆上的一塊牌子和幾畝需要勞力去耕種的土地,那這犧牲的代價,對這個家庭而言,未免太過沉重和殘酷。
他沉默了片刻,目光掃過這一家老小——悲痛欲絕的父母,即將被舊俗束縛的姐姐,求學無門的弟弟,還有那位深明大義卻無力改變現狀的奶奶。
跨省督辦困難重重,層層落實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他不能讓春來的家人在這無望的等待中消磨掉未來。
一個想法在他心中發芽,
他目光懇切地看向李春來的父母和那位一直沉默卻洞察一切的奶奶:
“李大叔,李大嬸,老人家……我有一個想法,想跟你們商量一下。”
一家人都抬起頭,茫然地看著他。
“春來是為了救我犧牲的。
於公,組織上必須照顧好你們。
於私,我陳朝陽,這輩子欠春來一條命,也欠你們李家一個天大的情分!”
他頓了頓,清晰說道:
“鳳陽,條件艱苦,秀蘭和秋收的前程,不能就這麽耽誤了。”
陳朝陽的目光掃過李秀蘭尚帶稚氣的臉龐和李秋收瘦小的身影,一股混合著沉重責任、深切愧疚與超越當下眼光的決絕在他胸中翻騰、碰撞。
他比任何人都清醒地認識到,從閉塞的鳳陽農村,到即將迎來蓬勃發展的省會金陵,這不僅僅是幾百裏地的遷移,更是在未來數十年間,足以讓一個家族的命運軌跡發生天翻地覆轉折的岔路口。
是未來一百年的命運變化………
這其中的差距,將是雲泥之別,現實就是如此殘酷,又如此充滿機遇。
一股源自肺腑的熱流推動著他,使他必須說出這個在心頭盤桓的決定。
“李大叔,大嬸,老人家……我想,請你們一家,就留在金陵!”
此言一出,房間裏所有人都愣住了,空氣仿佛瞬間凝固。
陳朝陽清晰地感受到了這份驚愕,他必須立刻、也是徹底地打消他們的疑慮與惶惑。
“我知道,故土難離,這是個天大的決定。
但我請你們相信,我這不僅是作為領導在安排工作,更是……替春來為他的弟弟妹妹,爭一個前程!”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轉向那覆蓋著鮮豔紅布的骨灰盒,聲音微微發澀,那份深藏的痛楚與責任再也無法掩飾:
“春來用命換了我活著,這份情,我陳朝陽刻在骨頭上,記在心裏頭!
我絕不能眼睜睜看著他的血親兄弟,因為地域的局限,被束縛在田埂上,被舊有的觀念綁住手腳!
我不得不為他們多想一步,哪怕隻是為了讓他們能享受到更好一點的教育資源,那也是鳳陽這邊無法比擬的。”
他的視線再次牢牢鎖定在李秀蘭和李秋收身上,語氣變得無比具體和堅定,已然為他們勾勒出一幅清晰的未來藍圖:
“在鳳陽,秀蘭可能很快就要按老規矩嫁人,一輩子圍著鍋台、田地轉。
秋收,可能連個像樣的小學都上不完。
這不是他們該有的人生,更不是春來犧牲想看到的……”
“但在金陵,一切都不一樣,” 他語氣陡然提升,
“到了這裏,組織上會安排住處。
秀蘭可以先進政府的速成識字班,或者工人夜校,先掃盲,有了文化基礎,就能安排進紡織廠、進合適的單位當學徒工!
那是堂堂正正的工人階級,是為國家建設出力,也能自己掙工資,學一門安身立命的技術,將來能撐起這個家門。
秋收,正好可以插班進城裏正規的小學,接受真正正規的教育!
隻要他肯學,將來就能讀中學,甚至考技術學校、上大學!
成為工程師,成為對國家更有用的人才!”
他的目光最終回到春來年邁的父母和奶奶身上,語氣堅定:
“至於二老和奶奶,到了金陵,生活、醫療條件總歸比鄉下要好得多。
你們也能親眼看著秀蘭和秋收成才、立業!
春來在天之靈,看到弟弟妹妹能有這樣的出路,看到這個家有了新的希望,也一定會感到欣慰。”
他沒有說任何官話套話,每一句都從這家人的實際未來出發。
這個提議,充滿了誘惑,也極具顛覆性。
離開祖祖輩輩生活的土地,去一個完全陌生的大城市,這對於此時的農民而言,無異於一場命運的豪賭。
李父李母顯然被這巨大的信息量衝擊得不知所措,麵麵相覷,臉上寫滿了茫然與掙紮。
故土難離,豈是輕易能夠割舍?
就在這時,一直沉默的李奶奶,再次開口了。
她那雙渾濁卻異常清明的眼睛深深看著陳朝陽,似要穿透表象,直抵他內心的最深處:
“陳首長……您這番話,是真心實意為俺們這一家老小鋪路打算,俺們聽得出來,心裏頭……明白。”
她頓了頓,顫抖的手輕輕拍了拍還在無聲啜泣的兒媳,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曆經滄桑後的決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