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從昌平到漢東(求五星好評用愛發電)

字數:3988   加入書籤

A+A-


    此舉實為解漢東工業燃眉之急,助其步入健康發展軌道之關鍵一環,望華北局領導體察下情,予以批準為盼……”
    羅重文看完公函,眉頭微微蹙起。
    他放下信函,又拿起那封標注著“親啟”的私人信件。
    這封信的筆跡是陳朝陽親筆,語氣也更加懇切,帶著晚輩對老領導的尊重和推心置腹:
    “羅書記鈞鑒:
    冒昧致信,擾您清神。
    漢東工業現狀,百端待舉,百業待興,情況之複雜,困難之艱巨,遠超朝陽初時想象。
    設備之老舊,技術之落後,管理之僵化,人才之凋零,幾成痼疾。
    每每思及肩上重任,常感寢食難安,唯恐有負組織信任與人民期望。
    大興煤礦一案後,省委寄予厚望,軍民融合之構想甫一提出,便覺技術支撐實為最大短板。
    非有頂尖大才坐鎮,不足以理清技術路徑,不足以服眾推行。
    思來想去,唯有鄭春秋教授可擔此重任。
    其在昌平之功績,實乃理論與實踐結合之典範。
    朝陽深知,鄭教授於昌平,正如定海神針,關乎專區工業發展大局。
    此刻請調,實屬不得已而為之,近乎‘挖牆腳’,心中萬分愧疚。
    然漢東局麵,若無強力外援破局,恐難有起色。
    朝陽一身兼數職,工業廳事務千頭萬緒,軍事學院教學亦不敢懈怠,常感力有不逮,獨木難支。
    懇請老領導念在漢東數百萬民眾福祉及國家工業布局之大局,割愛支持!
    鄭教授此來,非僅為漢東,其經驗與智慧,未來或可惠及整個華東乃至全國。
    臨書倉促,不盡所言。
    翹首以盼您的理解和決定。
    陳朝陽 敬上”
    兩封信,一公一私,將理由、困難、請求和情感都表達得淋漓盡致。
    羅重文放下信件,身體向後靠在椅背上,久久不語。
    他的目光投向窗外,陷入了深思。
    他現在已然太清楚鄭春秋的價值了。
    當初陳朝陽在昌平大力舉薦,破格啟用這位教授擔任工業局長,事實證明眼光極其毒辣。
    鄭春秋上任後,不僅迅速理順了昌平混亂的工業攤子,現在更是主導了幾項關鍵的小型農機具和金屬加工工藝的技術革新,使得昌平專區的工業產值和產品質量在短時間內實現了顯著提升,成為了華北地區一個引人注目的亮點。
    現在昌平的幾個重點工業項目正在關鍵階段,鄭春秋就是核心舵手。
    這個時候把他調走,無異於抽走了昌平工業的“主心骨”,影響絕對是巨大的。
    華北局內部,包括他自己,都對鄭春秋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將昌平模式進一步深化,成為華北工業的一麵旗幟。
    不舍得,是真的不舍得。
    但是……羅重文的腦海裏又浮現出陳朝陽的身影。
    那個在昌平就敢想敢幹、銳意改革的年輕人,如今在漢東獨當一麵,麵對的卻是比昌平複雜十倍、沉重百倍的爛攤子。
    他信中那句“常感力有不逮,獨木難支”,絕非虛言。
    一個省委第四書記、工業廳長,還掛著軍事學院的教職,身上的擔子確實太重了。
    他提出的那個“軍民融合”構想,羅重文也有所耳聞,確實是一個富有戰略眼光的大思路,但如果缺乏頂尖的技術專家將其落地,很容易變成空中樓閣。
    而且,陳朝陽有句話打動了他——“未來或可惠及整個華東乃至全國”。
    鄭春秋在昌平的成功,畢竟是在一個專區的尺度上。
    如果他能去漢東,在一個工業基礎更薄弱、挑戰更大的省份,幫助陳朝陽將那個宏大的構想實踐出來,其產生的示範效應和積累的經驗,價值將不可估量。這確實是從更大局的角度考慮。
    “唉……”羅重文輕輕歎了口氣。
    他拿起筆,在陳朝陽那封公函上沉吟片刻,最終落筆批示,字跡沉穩有力:
    “情況已知。
    鄭春秋同誌確為難得之技術兼管理複合型人才,於昌平工作至關重要。
    然考慮到漢東省工業建設任務極端繁重,陳朝陽同誌肩負責任重大,確需強有力之技術支撐。
    為支持兄弟省份工作,從全國工業布局大局出發,同意此調。
    請組織部及昌平專區地委,妥善安排鄭春秋同誌工作交接事宜,並做好後續接替人選安排,確保昌平工業發展勢頭不受大的影響。
    望鄭春秋同誌赴任後,能充分發揮專長,為漢東工業振興做出突出貢獻。”
    批完,他按響了呼叫秘書的鈴。
    “按照這個意見,給漢東省委和陳朝陽同誌正式回複。
    另外,以我的名義,給鄭春秋同誌打個電話,先跟他通個氣,說明情況,也代表華北局感謝他在昌平的卓越貢獻,希望他在新的崗位上再立新功。”
    秘書記錄後離開。
    羅重文再次看向窗外,目光似乎穿越了千山萬水,落在了那片正在艱難轉型的漢東大地上。
    “朝陽啊朝陽,我可是把最好的技術帥才給你送過去了……接下來,就看你的了。
    別讓我失望,也別讓鄭春秋同誌這身本事,埋沒在那攤子爛泥裏。”
    他低聲自語,語氣中帶著一絲割愛的不舍,但更多的,是一種對未來期待和決斷後的釋然。
    四月初的漢東省委會議室,春寒尚未完全褪去,但室內氣氛卻異常熱烈,甚至帶著幾分凝重。
    這次省委擴大會議,不僅全體常委出席,各地市主要負責人、省直各經濟部門一把手、以及部分重點企業的書記也列席參加。
    會議的核心議題隻有一個:審議陳朝陽同誌提出的《關於漢東省工業建設與發展的初步構想(草案)》。
    會議由省委第二書記周明光主持。
    盡管他被降職處分,但目前仍負責省委日常工作。
    他坐在主位,臉色平靜,但細心人能察覺到其眼神深處的一絲複雜。
    他的開場白簡短而克製:“同誌們,今天會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朝陽同誌牽頭搞的這個草案,關乎我省未來幾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工業發展方向。
    希望大家暢所欲言,深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