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偶然的必然
字數:3829 加入書籤
你這種方式,短期看,或許能催生出一些漂亮的報表,但長期看,會磨掉工人們最寶貴的靈性和創造力,我們永遠也培養不出真正能支撐起一個國家工業脊梁的大國工匠!”
就在這時,裝配車間的一名調度員氣喘籲籲地跑來:“陳書記,趙主任,不好了!
試車台那邊,用了你們新提供的齒輪箱,才運行了四個小時就出現異常噪音和過熱,拆開發現,軸承座和你們新加工的軸配合麵已經出現嚴重磨損………”
鄭春秋聞言,臉色一肅,立刻轉向趙喜奎,“趙主任,請帶路,把出問題的齒輪箱和同批次的加工記錄、檢測報告都調出來。”
一行人快步走向裝配車間的試車區域。
隻見一台裝配好的齒輪箱被拆開,油膩的零件擺了一地,幾個裝配工和質檢員正圍在那裏,臉色都不太好看。
鄭春秋二話不說,戴上白手套,拿起一個磨損的軸承座和與之配合的軸,先是仔細觀察磨損痕跡,然後用千分尺反複測量軸的幾個關鍵直徑,眉頭越皺越緊。
“光潔度樣板。”他頭也不抬地伸出手。
旁邊立刻有技術人員遞上一套標準塊。
鄭春秋將軸的表麵與樣板仔細對比,又用手指的指腹輕輕感受,最終搖了搖頭。
“不僅僅是光潔度達不到圖紙要求的等級,你們看這裏,”
他用放大鏡指著磨損麵上的一道道細微的劃痕和塑性變形痕跡,
“這是典型的早期異常磨損。
表麵太粗糙,形成了微觀的‘刀口’,在高速負載下互相切割、碾壓。”
他放下零件,目光看向負責熱處理的班組長:“這批零件的熱處理工藝記錄呢?淬火溫度、保溫時間、回火曲線,是怎麽控製的?”
那班組長看了一眼趙喜奎,有些支吾:
“鄭副廳長…我們…我們主要是憑老師傅的經驗看火色。
趙主任要求快,原來的工藝周期長,我們就…就適當縮短了一些保溫時間,想著先把硬度提上來…”
“胡鬧。”鄭春秋罕見地動了氣,“熱處理是賦予金屬‘靈魂’的過程!
溫度和時間是科學的生命線,你們這是舍本逐末,硬度可能勉強達標了,但韌性和組織的穩定性全被破壞了!
這零件現在是‘外強中幹’,根本經不起實戰考驗!”
他拿起一個報廢的零件,語氣沉痛地對陳朝陽和眾人說:“陳書記,各位,問題很清楚了。
表麵光潔度不達標,加上熱處理工藝控製粗放,導致零件表麵硬而脆,微觀結構不穩定。
在負載下,粗糙的表麵加速磨損,脆性的表層容易剝落,形成磨粒,進一步加劇破壞。
這不是偶然,這是必然,這批零件,必須全部報廢回爐,否則裝上去就是隱患。”
陳朝陽的臉色已經陰沉如水,但他並沒有立刻發作,而是轉向那個一臉懊惱的裝配車間主任王鋼,沉聲問道:“王鋼同誌,這種情況,是第一次發生,還是以前也有?”
王鋼歎了口氣,像是憋了很久的話終於能說了:
“陳書記,不瞞您說,三車間送來的件,出問題不是一回兩回了。
以前公差大,湊合也能用,現在上了新設備,要求高了,問題就全暴露出來了!”
他又指著旁邊一堆明顯是舊標準生產的零件說:“您看,那是他們之前按老標準做的庫存,跟新標準的件混在一起,尺寸對不上,根本裝不上去,也堆在這裏成了廢料!
光是清理這種混亂造成的浪費,就不是個小數目!”
一旁技術員也鼓起勇氣補充道:
“陳書記,我們…我們之前也內部反映過工藝不穩定的問題,希望能集中培訓、統一工藝…但趙主任說,要先保障‘衝鋒’的勢頭,不能停下來…”
所有的問題,像一塊塊拚圖,最終拚出了一幅完整的圖像:
這不是一次偶然的質量事故,而是長期以來重進度、輕質量;
重命令、輕科學;
重形式、輕實效的管理思想所必然結出的結果。
陳朝陽的到來,隻是恰好成為了戳破這個膿包的契機。
陳朝陽的目光緩緩轉向麵如死灰的趙喜奎:“喜奎同誌,現在,你明白了嗎?
你的‘戰場作風’,你的‘邊打邊衝’,帶來的不是勝利,是實實在在的損失,是前線戰士可能付出的血的代價。
你口口聲聲為了任務,實際是在最根本上破壞任務!
這,就是科學規律對我們蠻幹行為的懲罰!”
鐵證如山,眾口鑠金。
趙喜奎看著那堆報廢的零件,聽著兄弟車間的抱怨和自己下屬的證言,他賴以自豪的信念堡壘,在這一刻被明顯動搖。
他張了張嘴,卻發現自己連一句辯解的話都說不出來,隻剩下無地自容的羞愧和巨大的茫然。
鐵一般的事實,兜頭澆在趙喜奎身上。
他看著那批他催促著“邊生產邊解決”而趕製出來的問題零件,看著上麵刺眼的磨損痕跡,臉色變得慘白,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陳朝陽看著這位深受觸動、信念幾乎崩塌的老兵,心中亦是複雜。
他拍了拍趙喜奎寬厚卻微微顫抖的肩膀,目光深沉。
這些從戰火中走出的同誌,他太了解不過了。
他們赤膽忠心,紀律嚴明,是守護江山的中流砥柱。
可戰場與車間,終究是兩個世界。
指揮衝鋒與領導生產,需要的不僅是鐵血的意誌,更需要對科學規律的敬畏和對群眾智慧的信任。
“喜奎同誌,”他的聲音沉穩,帶著穿透人心的力量,
“你對工廠的忠誠,你付出的心血汗水,組織上都看得清清楚楚,也記在心裏。
你是個好兵,一個能把後背托付給你的好戰友。”
他話鋒微轉,語氣變得更加凝重:
“但是,一個好兵未必能立刻成為一個好的車間主任。
在戰場上,你需要的是決斷,是衝鋒,是狹路相逢勇者勝。
可在車間裏,我們需要的是耐心,是嚴謹,是差之一絲謬以千裏的科學精神,是激發每個人聰明才智的民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