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統籌農業
字數:3812 加入書籤
上月共破獲潛伏特務組織3個,查處一批反動會道門骨幹,社會秩序進一步鞏固……下一步,將結合‘三反’試點工作,深挖機關、企業內部隱藏的反革命分子……”
匯報聲音洪亮,措辭嚴厲,會場氣氛也隨之肅穆了幾分。
陳朝陽低頭記錄,心中明了,這既是成績,也預示著未來的鬥爭環境將更加複雜。
第三項議題是關於全省財政與物價。
“情況依然嚴峻,”分管財經的常委眉頭緊鎖,
“由於朝鮮戰事,部分戰略物資采購價上漲,加上我們自身工業品短缺,社會零售商品價格指數,特別是紗布、煤炭、火柴等日用必需品,比去年同期有百分之五到八的上漲。
華東局要求我們全力穩定物價,保障基本民生。
我們擬從以下方麵著手:一是加強國營百貨公司調配力量,平抑市價;
二是嚴格打擊投機倒把;
三是加快省內部分輕工產品,比如金陵廠改造後計劃生產的農具和日用鐵器的投產,增加供給。”
這時,有常委插話詢問金陵廠的具體進度,目光若有若無地看向陳朝陽。
陳朝陽隻是微微點頭,並未詳細展開,示意會後再具體溝通。
第四項議題是關於莫斯科50年援建項目在華東地區布局的初步通報。
“北平正在統籌規劃,”周明光親自介紹道,“雖然具體名單還未最終確定,但這是我們漢東省工業實現飛躍的千載難逢之機。
我們必須提前做好準備,整合現有工業基礎,展現出我們的優勢和承接能力。
這項工作,朝陽同誌要牽頭,工業廳要立刻動起來,深入研究,拿出方案。”
他看向陳朝陽,語氣鄭重。
“明白,工業廳會後立即組建專班。”陳朝陽沉聲應下,知道這是一項關乎長遠的重要任務。
幾項議題討論完畢,會場內煙霧更濃,茶水的熱氣嫋嫋升騰。
周明光輕輕咳嗽一聲,將茶杯蓋“鐺”一聲清脆地合上,會場立刻安靜下來。
他麵色沉靜,但眉宇間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凝重,進入了今天最棘手的一項。
“同誌們,前麵議的都是大事、要事,但眼下有一件迫在眉睫的急事,不能再拖了。”
他環視一圈,目光最後落在陳朝陽身上,又緩緩移開,“那就是全省農業工作的統籌規劃問題。
原農業負責人宋亞文的問題,大家都知道了。
他人進去了,但全省幾千萬農民的吃飯問題、夏收夏種不過兩個月,工作不能停擺,更不能亂!”
他頓了頓,語氣加重:“農業是基礎,是命脈!
宋亞文留下的這個攤子,積弊甚多,現在又群龍無首,很多規劃、調配工作都陷入了停滯。
特別是夏季田間管理和秋糧作物的布局,化肥、種子的調配,時間不等人啊!
華東局十分強調了春耕,農業負責人出了事,這讓我們很被動!”
會議室裏一片寂靜,隻能聽到記錄的沙沙聲和幾聲輕微的咳嗽。
誰都知道,這是個燙手的山芋……
農業工作牽扯麵廣,問題複雜,尤其是在宋亞文主政期間,下麵市縣盤根錯節的關係和遺留問題不少,接手過來,搞不好就是一身的麻煩,還容易影響自己主業的口碑。
周明光見無人主動開口,便看向孫亞軍:“亞軍同誌,你是省長,政府口的工作,你有什麽初步想法?”
孫亞軍推了推眼鏡,務實地說:“明光書記說得對,農業工作耽擱不起。
當務之急,是必須有一位常委同誌站出來,暫時牽頭抓總,把方向穩住,把隊伍帶起來,確保各項政策指令能暢通無阻地落實到田間地頭。
我個人意見,最好是由熟悉地方工作,有統籌經驗的同誌來臨時負責。”
周明光微微頷首,目光再次掃過眾人,最後看似隨意地落在了陳朝陽身上:
“朝陽同誌,你是第四書記,年輕,有衝勁,在地方和軍隊都曆練過,統籌能力很強,你看……”
他的話帶著詢問,也帶著一絲順水推舟的意味。
讓主管工業的陳朝陽來臨時牽頭農業,看似不合常理,但在目前無人願意接手的情況下,也不失為一個選擇。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陳朝陽身上。
陳朝陽合上手中的鋼筆,抬起頭。
他深知此刻省委工作的難處。
他更清楚,自己這個第四書記,不能隻盯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必須在更廣闊的領域承擔責任。
他沒有立即回答周明光關於“牽頭全省”的試探,而是沉穩開口,語氣卻帶著分量:
“明光書記,亞軍省長,各位同誌。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這一點我完全讚同。宋亞文留下的問題,確實影響了當前工作的開展。”
他話鋒一轉,沒有去接“牽頭全省”那個燙手山芋,而是提出了一個更具體、也更符合他當前布局的方案:
“我個人認為,當前全省農業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在於發展不平衡。
尤其是蘇北地區,鹽堿地改造、水利設施、農具更新換代任務最重,基礎也最薄弱。
這塊硬骨頭啃不下來,全省的農業規劃就是空中樓閣。”
他稍微停頓,讓眾人消化一下他的話,然後清晰地說道:“我作為省委第四書記,除了工業戰線,也確實應該為全省工作分擔更多。
如果組織上認為合適,我請求,由我來具體負責聯係和督導蘇北專區的農業工作。”
此言一出,會議室裏幾位常委交換了一下眼神。
陳朝陽這一步,走得巧妙。
他主動攬了責任,但沒有大包大攬地去碰全省那些錯綜複雜的關係網,而是聚焦於他已有工作基礎、且問題最突出的蘇北。
這既展現了他的擔當,也規避了不必要的風險。
周明光眼底閃過一絲訝異,隨即恢複了平靜。
他沒想到陳朝陽會主動選擇蘇北這個“窮攤子”,但這確實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他沉吟片刻,看向孫亞軍:“亞軍同誌,你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