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57章 公私合營
字數:3981 加入書籤
北平的建議很明確——結束新民主主義階段,向社會主義全麵過渡。
這不是商量,是必須執行的方向。
核心就是兩條:在農村,推行農業生產合作社,結束延續幾千年的小農經濟;
在城市,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和個體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話音剛落,負責農業工作的常委就擰緊了眉頭,嘬了一口煙袋:
“周書記,道理我們都懂。
可這農村工作,不比工廠。
工廠裏,機器設備是死的,規章製度是硬的。
農民呢?土地是他們的命根子!
去年風調雨順,加上朝陽書記搞的治堿工程見了效,蘇北好些地方,有的老鄉成了勞模,日子紅火了。
可也有些腦子活絡的,比如河東村的孫滿倉,家裏添了牛,蓋了新瓦房,這就跟那些勞力弱、地又差的人家拉開了差距。
村裏現在,羨慕的有,說風涼話的有,甚至為爭水澆地差點動手的都有。
這貧富差距,攀比之風,確實是冒頭了。”
“德漢同誌說得是現象,但根子在於生產關係。”
分管統戰和工商業的常委推了推眼鏡,接過了話頭,他的擔憂在另一邊,
“農村的問題複雜,城市的問題就簡單嗎?
那些資本家、工廠主,可不是地裏刨食的農民。
他們手裏有資金、有技術、有銷售網。
對這些人進行‘和平贖買’和公私合營,誰去談?怎麽談?
工作量大,政策性強,稍有不慎,要麽是對方陽奉陰違,暗中轉移資產;
要麽就是我們下麵的同誌方法簡單粗暴,搞得雞飛狗跳,影響生產。
這工作分配,現在還是紙上談兵,具體由哪個部門牽頭,哪些部門配合,都沒厘清。”
會議的氣氛頓時活躍起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紛紛提出實際問題。
“是啊,結束了小農經濟,合作社統一種植,那辦了幾年的集市、廟會是不是也得停了?
鄉親們買個針頭線腦、換點土布山貨,上哪兒去?”
“手工業改造也一樣,那些走街串巷的篾匠、鐵匠,怎麽把他們組織起來?組織起來後,生產的東西賣給誰?”
“最頭疼的是,要是鄉村抵觸,要有不願入社,怎麽辦?”
各種現實的、瑣碎的、卻關乎千百萬人生活的問題被拋了出來,像一團亂麻,纏繞在每位與會者的心頭。
這時,所有人的目光,不約而同地投向了一直沉默傾聽、隻在筆記本上偶爾記錄幾筆的陳朝陽。
周明光也看向他:“朝陽同誌,你去年在工業改造上打了頭陣,積累了經驗。
對於當前農村和城市的社會主義改造,尤其是如何避免出現過激偏差,你有什麽想法?”
陳朝陽合上筆記本,抬起眼,他的目光平靜,仿佛早已思考過無數遍。
“同誌們提出的問題,都很現實,也很關鍵,這說明大家都不是在空談政策,而是在真心為漢東的穩定和發展考量。
我先談談如何避免過激,尤其是在對工商業改造和農村工作中。”
“第一,對資本家,要‘分類施策,給出路’。
我們不能把他們簡單看成敵人。
對於愛國守法、願意配合的,比如之前為我們提供過機器零部件的那幾位老板,合營後可以給予適當的職位和股權,讓他們有參與感,有歸屬感,這是‘利用、限製、改造’中的‘利用’。
對於心存疑慮、消極觀望的,要耐心工作,算清政策賬、經濟賬。
而對於極少數頑固抗拒、甚至破壞生產的,則要依法堅決打擊。
這項工作,我建議由孫亞軍省長牽頭,工業廳、商業廳、工會和工商聯共同組成工作組,製定詳細、可操作的實施方案,報省委批準。
核心是,既要改變所有製,又要保護好、利用好現有的生產力和管理經驗,絕不能搞成一刀切的‘共產風’。
核心隻有一個安全落地,不出差錯。”
他頓了頓,繼續闡述:
“第二,對農村,必須堅守‘自願互利、典型示範’的底線。”
他目光掃過農業常委趙德厚,“鄉親們最實在,他們信的是看得見的好處。
我們要做的,不是靠行政命令去‘推’,而是要用成功的榜樣去‘引’。
依舊是阜寧那裏,我們可以集中資源,把他那個社辦好,用改良農具,讓糧食產量、社員收入實實在在超過單幹戶。
讓周圍的鄉親們自己看,自己算,覺得入社比單幹強,他們自然會跟著走。”
“至於鄉親們的日常所需,”他話鋒一轉,提到具體問題,
“集市廟會不能一關了之。
我們可以把它改造為‘農村合作社物資交流大會’,由各地的供銷合作社去組織,
保證鄉親們能買到必需品,也能賣出農副產品。
這本身也是社會主義商業占領農村陣地的方式。”
“最後,關於可能出現的抵觸情緒,”陳朝陽的聲音帶著決斷,
“我的意見是,嚴禁任何形式的強迫命令,嚴禁牽牛、搬糧、扒房!
誰違反了這條紀律,破壞了組織和人民的關係,不管他的初衷多麽‘革命’,都必須嚴肅處理,絕不姑息。
我們要向基層幹部講清楚,合作化是曆史潮流,但我們要的是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合作社,而不是一堆用強迫命令堆砌起來、最終會垮掉的空架子。”
陳朝陽的發言,既有高屋建瓴的原則,又有細致入微的舉措,像一把梳子,梳理著會議上紛亂的思緒。
周明光聽完,緩緩點頭。
“朝陽同誌的意見很具體,也很有操作性。
我看,就按照這個思路來。
亞軍省長,工商業改造的方案由你負責盡快拿出。
趙德厚同誌,農村合作化,就以京州,姑蘇阜寧為試點,由你親自抓,總結經驗,穩步推廣。
宣傳部門要跟上,統一思想,但絕不能鼓吹浮誇……”
會議的方向被徹底定下。
風向已經明朗,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即將在漢東大地全麵鋪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