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9章 提個醒

字數:3746   加入書籤

A+A-


    陳朝陽心中了然,那個在我國軍史上留下濃重一筆的“將軍班”,終於要拉開帷幕了。
    他麵色平靜地點點頭:“我已經接到通知,負責部分課程的教學工作。請院長指示。”
    院長凝視著陳朝陽這年輕而堅毅麵龐,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神色。
    他沉吟片刻,說道:“指示談不上,算是提前跟你交個底,打個預防針。”
    他端起自己的茶杯,呷了一口,“這裏麵,都是些什麽人,你大概有數吧?”
    “是,都是曆經草地、抗戰、解放戰爭乃至剛剛從朝鮮戰場下來的功勳卓著的指揮員。”陳朝陽回答。
    “功勳卓著……是啊,個個都是戰功彪炳,是從槍林彈雨、屍山血海裏殺出來的。”院長輕輕歎了口氣,語氣變得凝重,
    “也正因為如此,這些人,脾氣一個比一個硬,骨頭一塊比一塊難啃。
    他們習慣了在戰場上發號施令,習慣了憑經驗打仗,現在要他們放下身段,坐回課堂,聽理論,學操典,很多人心裏是有疙瘩,甚至是不服氣的。”
    他頓了頓,目光看向陳朝陽:“這裏麵,應該有你以前在東野是熟悉的,但更多的,是你不熟悉,甚至沒聽說過的‘刺頭’。”
    院長的手指在名冊上劃過幾個名字:“有個叫李雲龍的,以前在中野,是個打起仗來不要命的主,鬼點子也多,就是紀律性差了點,是個惹禍的祖宗。
    “還有個丁偉,你應該聽過,抗戰勝利後劃歸了東北作戰序列。說起來,你也是四野出來的老底子了,對他應該不陌生。”
    院長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眼神裏帶著幾分複雜的欣賞。
    “這個人,腦子活絡,眼光毒辣,是個帥才的坯子。
    看問題總能看到別人前麵幾步,這是他的長處。
    但有時候,想法太跳脫,說話辦事不太講究方式方法,容易出格。
    就像一匹好馬,能日行千裏,但也容易蹽蹶子,需要個好騎手。”
    他頓了頓,將目光轉向窗外,仿佛在回憶什麽,語氣轉為沉穩:
    “孔捷嘛,和丁偉一樣,也是從我們八路軍的老底子發展起來,後來也去了東北。
    他跟丁偉是一起滾出來的老戰友,但性子截然不同。
    他打仗,就像老牛拉車,一步一個腳印,紮實,穩重,交代給他的任務,你基本可以放心。
    可這頭‘老牛’一旦認準了道兒,九頭牛都拉不回來,有時候就顯得過於執拗,是個認死理的主……”
    他一一數來,如數家珍,語氣中帶著幾分無奈,幾分欣賞,更有幾分深深的憂慮。
    “朝陽,你年輕。”院長凝視著他,手指在名冊上輕輕敲點,語氣變得深沉:
    “這裏麵,都是些什麽人,你很清楚。個個都是從屍山血海裏殺出來的硬骨頭。”
    他頓了頓,話鋒微妙一轉:“論戰功,你陳朝陽不遑多讓。
    奇襲下碣隅裏,端掉美陸戰一師指揮部,活捉了史密斯準將——這份戰績,放在全軍都是獨一份,足以讓任何懂行的指揮員高看一眼。”
    院長的語氣帶著毫不掩飾的讚賞,但隨即,他的神色又凝重起來:
    “但問題的關鍵,也正在這裏。”
    他身體微微前傾,目光如炬:
    “你的戰功,太‘新’,也太‘奇’了。
    在很多人看來,你陳朝陽是靠出奇製勝、靠超越時代的戰術思想和一點運氣,打了幾場漂亮的‘技術仗’。
    而他們,”院長的手重重按在名冊上,“是靠著土槍土炮、靠著‘一口氣’,一刀一槍拚殺了十幾年、幾十年!
    這裏麵,有你的老戰友,佩服你的本事。但更多的是不認識你的人!”
    “他們會想:‘你陳朝陽不過是仗著武器好、點子新,打了一兩場好仗,憑什麽來教我們這些打了半輩子仗的人怎麽打仗?’‘你懂不懂我們是怎麽從隻有幾發子彈的時候熬過來的?’”
    院長的語氣充滿了預見性:
    “我擔心的,不是他們否認你的戰功,而是他們會質疑你的‘道’!
    質疑你那一套精密計算、技術至上的理念,是不是真的放之四海而皆準。
    課堂之上,恐怕會有人拿他們最引以為傲的‘傳統’和‘經驗’,來挑戰你的‘新學’。”
    他深吸一口氣,看著陳朝陽:“說到底,你太年輕,戰法太新。
    這既是你的資本,也容易成為別人攻擊的靶子。
    我找你來,就是給你提這個醒。
    對於這批驕兵悍將,你打算怎麽教?
    怎麽讓他們,尤其是那些心裏憋著一股勁的‘老革命’,真正坐下來,聽進去?”
    陳朝陽迎著院長的目光,眼神依舊平靜,仿佛早已料到這一切。
    “院長,我明白您的深意。
    我的戰功是敲門磚,但不足以讓他們心服口服。”他緩緩道,
    “我的想法是,不回避差異,反而要利用差異。”
    看到陳老師如此沉靜,院長眼中閃過一絲讚許,語氣緩和了些:“當然,學院既然做出這個讓你教學的決定,就是相信你的能力,
    相信你肚子裏有真才實學,能鎮得住場子。
    我今天找你來,一是給你提個醒,二是想聽聽你的想法。對於這批特殊的學員,你打算怎麽教?教些什麽?”
    陳朝陽迎上院長的目光,眼神清澈:“院長,我明白您的擔憂,也感謝組織的信任。對於教學,我初步有一些想法。”
    他略一沉吟,組織語言道:“首先,我認為不能搞單純的‘我講你聽’。
    這些將軍們的實戰經驗是無比寶貴的財富,我的課,希望能多一些互動,多一些基於他們親身經曆的戰例研討。我想,就從分析他們自己打過的仗開始。”
    “哦?”院長來了興趣,“具體說說。”
    “比如,我們可以選擇一個經典的戰例——可能是一場成功的圍點打援,也可能是一次艱苦的陣地防禦。
    在課堂上,我會先請指揮這場戰鬥的同誌介紹當時的情況和決策過程,然後,我會引導所有學員一起,用更係統、更現代的角度去重新審視這場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