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田墨軒上(求五星好評用愛發電,謝謝大家)

字數:3601   加入書籤

A+A-


    下棋猶豫不決,贏不了對手。
    治國亦然,我們現在不能因為對莫斯科行為的不滿和道德上的潔癖,就放棄這唯一能讓我們快速獲得喘息和發展機會的‘棋路’。
    這不是追隨,這是利用,是權宜之計,是戰略上的必要妥協!”
    “那我們自己的立場呢?我們的道義呢?”丁偉追問道,他理解了戰略,但仍放不下內心的準則。
    “我們的立場從未改變,”陳朝陽的語氣斬釘截鐵,“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一邊倒’是策略,是手段,不是目的,更不是喪失自我。
    老人家說‘打掃幹淨屋子再請客’,本身就包含了不承認一切不平等條約的決心。
    對於外蒙等問題,我們現在力量不足,隻能暫時擱置爭議,但這絕不意味著我們忘記了,放棄了!”
    他目光灼灼地看著丁偉:“我們要做的,不是現在就去和莫斯科爭論哪個主義的道義問題,那是書齋裏的空談。
    我們要做的,是抓緊他們提供援助的這十幾年黃金時間,拚命發展我們的工業,建立我們的國防體係,培養我們的人才。
    等到我們自己也擁有了原子彈,擁有了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實力,我們才能真正挺直腰杆,拿回定義‘道義’和‘真理’的權力。
    到那時,所有曆史遺留問題,才有可能放在一個平等的位置上重新討論。”
    “真理,隻在大炮的射程之內。尊嚴,存在於劍鋒之上。”陳朝陽一字一頓地重複了他曾說過的話,
    “在實現這一步之前,任何的憤怒和理想化的指責,都是蒼白無力,甚至可能毀掉我們崛起的機會。”
    一番長篇大論,如撥雲見日。
    丁偉胸中的巨石,已然被這番兼具曆史縱深、哲學思考和現實策略的分析徹底擊碎了。
    他明白了,與莫斯科的關係,不是簡單的“追隨”或“決裂”的二選一,而是一場充滿智慧、忍耐與決心的漫長博弈。
    他不再糾結於一時一地的道德困境,而是看到了更宏大的戰略棋盤和更長遠的曆史進程。
    他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眼神重新變得堅定而清明,端起那杯已經溫涼的茶,鄭重地對陳朝陽說:“陳主任,我懂了。
    忍辱負重,臥薪嚐膽,為了最終的真理和尊嚴,眼前的這條路,我們必須走下去,而且要走好!”
    這一刻,丁偉完成了思想上的又一次重要蛻變。
    他的困惑得到了解答,他的信念找到了在複雜現實中堅韌前行的方式。
    送走了心事盡去、步伐重新變得堅定的丁偉,陳朝陽站在書房的窗邊,並未立刻回到他的圖紙和文件前。
    窗外暮色漸合,幾顆疏星已然在天際閃爍。
    丁偉帶來的關於田墨軒的討論,尤其是其中涉及對蘇根本立場的尖銳批評,
    這不是簡單的學術爭論或私人見解,這觸及了當前國家戰略最敏感的一根神經。
    “赤水。”他對著門外輕聲喚道。
    幾乎是立刻,身形精幹的李赤水便悄無聲息地推門而入,立正站好:“書記。”
    “坐。”陳朝陽指了指麵前的椅子,自己也在辦公桌後坐下,手指無意識地輕敲著桌麵,
    “之前讓你了解的那位田墨軒先生,具體情況怎麽樣了?越詳細越好。”
    李赤水顯然早有準備,他立刻從隨身攜帶的公文包裏拿出一個薄薄的文件夾,打開後條理清晰地匯報:
    “書記,田墨軒是蘇州人,出身書香門第,早年就讀於燕京大學,學生時代便是風雲人物。
    五四運動期間,他就在反對‘巴黎和會’的街頭演講中展露鋒芒,也就是在那時,結識了來自金陵女子大學的沈丹虹女士。
    兩人誌趣相投,都深受新文化運動影響,堅決反對封建禮教。
    為了反抗雙方家庭安排的舊式婚姻,他們不惜與家族決裂,毅然私奔,他們更在報章上公開發表文章,與維護舊道德的保守派展開激烈論戰,以其犀利的文筆和超前的觀念贏得了不少支持。
    最終,他們選擇在《新青年》上刊登結婚宣言,向社會宣告其建立在自由戀愛與共同理想基礎上的結合。
    早年也曾在幾家報館擔任主筆,以文風犀利、見解獨到聞名。
    抗戰時期,發表過不少抨擊時弊、呼籲團結抗日的文章,在江浙一帶的知識界有一定聲望。
    目前是蘇州市政協的掛名委員,無具體分管工作,但參與文化教育組的討論較多。”
    他頓了頓,抬眼看了看陳朝陽的神色,繼續道:“根據我們側麵了解和部分談話記錄,田先生近期在一些非公開的文人聚會和家中往來時,確實多次發表過類似言論。
    主要集中在幾點:一是對抗美戰爭經濟代價的質疑;
    二是主張擱置意識形態爭議,與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務實交往;
    三就是……就是您剛才關注的,對莫斯科的某些政策,特別是曆史上涉及我國主權的問題,提出了比較尖銳的批評,認為其有悖蘇維埃主義原則,帶有……沙文主義色彩。”
    李赤水的匯報客觀、簡潔,沒有摻雜個人情緒,但重點突出。
    陳朝陽靜靜地聽著,臉上看不出喜怒,隻有眼神深處掠過一絲複雜的思量。
    他沉默了片刻,緩緩開口,既像是詢問李赤水,又像是在梳理自己的思路:
    “赤水,你對這個人,怎麽看?”
    李赤水愣了一下,顯然沒想到陳書記會問他的看法。
    他謹慎地思考了幾秒,回答道:“報告書記,從個人經曆看,田先生算是有氣節的愛國知識分子,並非惡意詆毀。
    但是……他的這些言論,尤其是在當前形勢下,很容易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擾亂思想,破壞我們‘一邊倒’的戰略大局。性質是嚴重的。”
    陳朝陽微微頷首,李赤水的判斷很務實,符合一個基本幹部的視角。
    但他看得更深一層。
    “你說得對,也不全對。”陳朝陽站起身,在書房裏緩緩踱步,“田墨軒此人,有知識分子的良知和敏銳,能看到問題,甚至敢提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