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星載原子鍾,買GPS的同款!
字數:8299 加入書籤
美國,華盛頓。
“我們英特爾公司,是矽穀的希望,如果我們倒了,那我們在高科技產業裏,就將會徹底落後東方!”
葛洛夫帶著最後一絲希望,來忽悠這裏的政客,此時,他的目光中滿是期待,看著坐在對麵的議員。
“那麽,你們要什麽樣的支持?”
“我們需要政府下達命令,在各個要害部門,拒絕使用龍芯電腦,必須要使用我們的英特爾處理器。”
“你們的處理器?能播放視頻嗎?出聲音還是啟動時候那單調的滴的一聲響吧?”
“你們的處理器,連浮點運算都會出錯誤,這讓我們怎麽使用?”
“這些都可以改,可以改,隻要有錢,我們就能把這些缺陷統統地改掉!”
“是嗎?需要多少錢?”
“隻要有五億,我們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我們英特爾是微處理器研發的領頭羊,我們一定可以解決問題的!”
聽到他的話,對麵的議員露出了鄙視:“那麽,這五億美元,你們打算從哪裏籌集?”
“希望政府給我們提供這筆經費……”
“那不可能,納稅人的錢,不是我們隨便花的。”
葛洛夫的臉上,滿是失望,真沒有想到,眼前的這些政客,居然如此短視,己方的高科技產業已經遭到了如此慘重的打擊,居然還不想著扶植一下,還想著靠普通的市場競爭,這樣下去的話,美國的高科技產業就完了!
“各位,如果我們英特爾破產了,那我們美國就會失去希望!”
“葛洛夫,你太高估自己了,生產處理器的企業,又不止你們一家,沒有了你們英特爾,還有AMD,還有其他企業,你們自己企業發展不利,還想要讓納稅人來彌補你們的虧空嗎?”
離開大樓,葛洛夫的神情複雜,靠商業手段已經解決不了問題了,所以他才會帶著最後的希望來找政府,現在,政府也不管了,英特爾……怕是沒有未來了。
他的心情有些恍惚,走向停車場,當身後傳來汽車的轟鳴聲的時候,他都沒有注意。
下一刻,咣!
葛洛夫的身體飛了起來,然後重重落下,附近的路人發出了驚呼聲。
很快,葛洛夫發生交通事故,被撞身亡的消息,刊登到了報紙上,對普通人來說,這不過是一起常見的交通事故,他們慶幸自己手頭的英特爾股票,已經提前拋出去了,至於那些沒有拋股票出去的人……隻能眼睜睜地看著英特爾破產的消息,這筆錢算是打水漂了。
普林斯頓大學。
“東方的技術發展,真是太快了!我們現在用的龍芯一號,就已經甩開了英特爾的386處理器一大截,所以……英特爾的衰落,幾乎就是個必然了。”傑拉德奧尼爾教授,感慨地說道。
他的麵前,就是一台使用龍芯的蘋果電腦,當有了這台電腦之後,他的科學研究,進展很快。
“老師,您說的沒錯,利用龍芯電腦,我們已經完成了巨型太空結構的計算,計算結果也驗證了您的推測的正確,這奧尼爾圓柱體是最好的太空城結構。”學生愛普士說道。
傑拉德奧尼爾,美國著名的物理學家,普林斯頓大學的教授,以及……太空愛好者。
當蘇聯的第一顆人造衛星遨遊太空的時候,奧尼爾就做出了大膽的預測:人類最終要居住到太空中!工業生產可以集中到太空,減少環境汙染,提供生活空間,而且,可以建立全新的社會體製,不受政府約束,從而實現烏托邦的夢想。
奧尼爾開始進行了各種探究,尤其是,作為大學教授,他可以給學生布置作業,幾年下來,學生們提出來的理論被他歸納總結,最終得到了圓柱形太空集合器的概念,發表在1974年的《今日物理》雜誌上,兩年後,他又發表了《高空前沿:人類在太空中的殖民地》,正式提出奧尼爾圓柱體的設想。
隻是,當時隻能提出,他沒有資源大量使用電腦,現在,龍芯電腦幫他計算了很多數據,得到了精確的模型。
這個係統,由兩個圓柱體構成,反向轉動來減少陀螺效應,每個圓柱體的長度為三十千米,直徑7.5千米,裏麵有山川,有湖泊,有森林,有城市,可以居住一千萬人!
“現在的設計已經很精確了,隻可惜,想要實現太空夢想,還是需要很多年的努力啊。”奧尼爾說道:“最近,我倒是有一個新的設想。”
“嗯?什麽設想?”
“就是一款全新的衛星導航係統,隻需要兩顆衛星,就能給全美國提供衛星導航服務……”
聽著奧尼爾滔滔不絕的講解自己的想法,愛普士忍不住開口:“老師,您的這個設想,已經在被東方人實施了。”
“你說什麽?”奧尼爾睜大了眼睛。
“您稍等,我去找一份《Progress in Aerospace Sciences》期刊。”
幾分鍾後,奧尼爾看著上麵的那篇關於雙星定位的論文,名字叫做:北鬥導航,東方特色的雙星衛星導航定位係統。他仔細地從前到後閱讀了一遍,眼睛裏的光芒是越來越大。
這些東方人,和自己想到一起去了!不過,自己隻能是想一想,根本就沒有經費把這個項目推動到落實的地步,而且,美國軍方走的是另一條路,對於這種需要雙向通信的衛星導航係統不屑一顧。
“這個西工大,之前在航空和電子等領域裏,已經表現出來了一流的水準,現在,在航天領域裏,他們也有這麽獨特的見解……我要去東方看看,我要和他們聊聊!”
此時的奧尼爾,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到東方交流了,現在,美國很多公司、大學都在和東方合作,他能有這種想法,那也是很正常的。
東方,西工大,航天係。
“這一年半來,我們進行了大量的理論研究,尤其是,我們還申請了國內的衛星和地麵接收站,進行過簡單的測試,事實證明,我們的理論是可行的。”王教授滿臉興奮地說道:“僅僅這個項目,我們就發表了十幾份SCI論文……”
秦亮皺了皺眉頭。
“怎麽了?”
“沒什麽,這論文……發表就發表了,但是以後,還是要謹慎,防止外國人學了我們的技術。我們西工大,不以論文來評價科研工作。”
這還是一個評價標準的問題。
一所大學,科研能力如何體現?自吹自擂,說自己的研發實力多強,這個沒有意義,因為沒法對比,所以,在大學裏,論文的數量就成為了一個客觀的評價標準,誰SCI上發表的論文多,誰的科研能力就強!
於是,隨著發展,大學教授能否繼續被聘請,就有了量化的標準:在上一個任期內,一共發表了多少論文,有多少是在核心期刊上發表的,而為了論文,教授們也是各顯神通,有一部分是真才實學的,有這個能力,至於沒能力的……那就搞各種歪門邪道了。
這個製度該怎麽評價,秦亮也不好說,但是,咱們西工大,不看這個論文數量!
很多先進技術,是不能寫論文的,寫了就會給別人啟發,甚至讓其他同行仿照然後超越咱們,西工大的先進,靠的是產品!實打實的在市場上熱銷的產品!
至於這個雙星導航,發表了也就發表了,別人應該不會仿製,畢竟,美國佬搞的幾十顆衛星的方式,老毛子也是如此,歐洲……現在還沒有這個想法,以後有了,也是幾十顆衛星的,隻有咱們東方,因為缺錢,隻能暫時搞個區域導航係統。
“嗯,秦亮同學,你的顧慮是有道理的,還是咱們考慮不周了,以後,咱們就不搞這些虛名了,把衛星發射上去,自然能證實咱們的科研水平。”王教授說道。
航天係被壓製太久了,一直沒什麽拿得出手的成就,所以……他們是有些焦慮了,於是,當有了科研成果之後,就想要公布出去,引起同行的重視,此時,王教授明白了秦亮的意思,也有些後悔。
“嗯,還是說說咱們目前麵臨的問題吧。”
“接下來,就是衛星的設計和製造了,這方麵,咱們航天係有一定的經驗,但是,也有很多缺陷,其中,最大的問題還是星載原子鍾。”
對衛星導航係統來說,定位精度多高,就看原子鍾的授時精度有多高!
再看看咱們東方,先不用說精度了,這星載原子鍾,壓根就沒有啊!
想要計時,就得有準確的衡量時間的方式,早期,惠更斯發現了單擺的等時性,於是做出來了擺鍾,前些年,發現了石英晶振的等時性,做出來了石英鍾,把鍾表帶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對普通人來說,一個星期慢一兩分鍾的石英鍾,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對航天來說,這個誤差就非常大了,航天需求的鍾表,最好上億年的誤差也不過一秒。
普通的裝置是不好用的,好在,人來已經發現了原子核的內部結構,在1945年,磁共振技術運用到了鍾表的計量之中,原子鍾的研發序幕就此拉開。
1948年,美國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原子鍾,1967年,國際度量大會正式重新對時間進行定義:銫13原子振蕩9192631770次為1秒。
在這個領域裏,東方也沒有落下,五十年代,東方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的專家,就開始了原子鍾的研究,利用氨分子的磁共振製造了東方第一台原子鍾。
六十年代,東方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和魔都光學儀器廠聯合研製成功了東方第一台銫原子鍾。七十年代之後,為了滿足遠望號測量船,又研製了銣原子鍾。
但是,這些統統都是地麵使用的,動輒就需要占據一個房間的大小,這種原子鍾,注定是無法用在衛星上的。
在星載原子鍾的領域裏,東方的技術還是空白的!
“這個原子鍾,我們可以找核物理專業的師生們來研究,不過,從技術原理開始研發,到最後研製成功,恐怕……至少也需要五年的時間,還需要大量的研發經費。”王教授說道:“這樣的話……”
這樣趕不上趟啊!己方預計,兩三年的時間就可以把衛星研製出來,但是,上麵配套的原子鍾,卻需要五年以上的時間,而且,這還是理想的情況下,萬一遇到了無法攻克的技術難關,時間可能還會延長,到時候,北鬥一代就會被拖累啊。
秦亮點頭,剛剛想要說什麽,電話鈴就響了。
“喂,沒錯,秦亮同學是在我這裏,什麽?有外國人要見他?先讓外國人等著,秦亮同學在和我們商量很重要的事情!什麽?傑拉德奧尼爾?是普林斯頓大學的嗎?好,好,知道了。”
放下電話,王教授神情複雜:“秦亮同學,傑拉德奧尼爾,是普林斯頓著名教授,在航天領域裏有很多全新的見解,比如說,在太空城的項目上,很多人都以為旋轉的大環是最好的方案,他卻提出來了圓柱體的方案,他……”
“那就請他一起過來吧。”秦亮說道:“我也想要聽一聽,這位老教授的來意是什麽。”
“好。”王教授很興奮。
十幾分鍾後,奧尼爾教授帶著幾名學生,走進了會議室,他先看了一眼王教授,然後,就望向了秦亮。
“你就是秦亮先生?”
“您知道我?”
“沒錯,當然知道,秦亮先生,在美國科學界,大家夥都對你很好奇,不知道你那些新奇的想法,究竟是怎麽來的……”
“咳咳,我不過是個普通人。”秦亮說道:“我們西工大的研發成果,都是西工大的師生共同努力的結果。您帶著學生,遠道而來,恐怕不是為了恭維我的吧?有什麽來意,請盡管說。”
“我看到你們西工大航天係的SCI論文,你們的北鬥導航係統,現在還停留在理論上嗎?”
這家夥,居然是為了這個來的?
王教授神情複雜,不知道該高興還是該後悔,因為自己發表論文,把美國的教授給吸引來了!
“目前的確停留在理論上。”
“為什麽?我看論文,你們是在切實地搞研究,一定是為了把這個項目推進到實用化的程度的吧?而且,對你們東方來說,這應該是最合適的衛星導航係統了!”
“因為我們缺乏相關技術。”
“什麽技術?”
“星載原子鍾。”
這個沒什麽丟人的,以前發射的衛星都不需要,自然也就沒有研發的必要了,東方的科研模式,一向都是需要什麽才會研發什麽,也不用藏著掖著,美國佬肯定也知道。
“目前,我們正計劃和我們西工大的核物理專業協商,先研製星載原子鍾,等這個技術突破了,我們才會考慮正式研發這款導航衛星,您既然是這方麵的專家,那應該就知道這東西對衛星導航係統來說有多重要吧?”
“沒錯,這個很重要!不過……你們從零開始研發,需要的時間太長,我可以幫忙,從美國給你們協調兩台星載原子鍾過來!”
王教授瞬間就睜大了眼睛。
買?
如果買的話,那這個問題就能瞬間解決了!北鬥導航衛星就能正式啟動研發,三年內,肯定能組網,提供服務!
隻是……
他也知道,秦亮從來都不推薦買的,畢竟,買別人的,就無可避免地受到別人的製約,這種受製於人的感覺,不是西工大想要的,所以……
果然,秦亮搖頭了。
“我們不想買,一方麵,我們買不到最先進的原子鍾,我們不想要落後的,另一方麵,就算是能買到先進的,生產商也會獅子大開口,有同樣的資金,我們還不如自己研發,這樣不過就是時間長一些而已……”
曆史上,北鬥一代的兩台星載原子鍾,就是買回來的,精度不高,所以北鬥一代的導航精度,隻能是百米級別的,而到了北鬥二代,想要繼續買的時候,對方就不賣了,就是想要用這種方式來製約東方在導航係統上的進步!
所以,秦亮並不看好外購,但是……現在眼前這個家夥,顯然對雙星定位充滿好奇,如果他能幫忙的話,那就不一樣了,這番話,就是說給對方的聽的,希望他能聽出來自己的意思吧。
奧尼爾教授沒有絲毫的猶豫。
“霍爾特倫公司的原子鍾研發總工程師,就是從我們普林斯頓大學出去的,曾經是我的學生。”奧尼爾教授說道:“你們要原子鍾的話,我可以幫忙聯係,而且,我還會讓他給出最優惠的報價來!”
這老兄,還真是該出手時就出手啊。
“您……有什麽要求?”
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這老兄幫忙協調,有什麽想法?要獲取咱們北鬥的秘密,那可不行!
“我的要求就是,希望你們能盡快完成這種導航係統的研發,讓全世界都看到,航天係統,不一定是高投入的,還可以是低成本的,這樣,我們會離人類大規模進入太空就更近一些。”
這老兄……還是這麽純粹的一個人?
PS:圓柱形太空城內部,以及我國早期地麵的原子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