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豪華“東宮宴”

字數:5462   加入書籤

A+A-


    夜幕降臨,馬車行駛在坑窪不平的官道上,顛得華秋燕、陳阿婆和趙四嬸渾身都疼,帷裳外全是荒草樹木的影子,黑得讓人心慌。
    陳阿婆和趙四嬸的手緊握在一起,臉上和手上都有成片的擦傷,胳膊和腿上更是損傷嚴重。
    交出木盒的華秋燕如釋重負,閉著眼睛靠在車內,心想著就算被人滅口在半路上,自己也認了。
    陳阿婆和趙四嬸望著沉默的華秋燕,心裏直打鼓,思量再二,還是小聲問:“燕兒,我們每天都遠遠望著飛來醫館,大醫仙怎麽就能知道我們?”
    到現在,婆媳二人還沉浸在大難不死的驚悸之中,之前佯裝出來的鎮定和無所謂,早就拋到腦後。
    華秋燕淺淺笑:“阿婆,嬸子,別擔心,咱們二人沒什麽可以讓飛來醫館圖謀的……”
    陳阿婆笑眯了雙眼,確實如此,安靜片刻以後,忽然就有了閑聊的心情,問:“你們說,飛來醫館是不是像每晚看到的那麽亮?”
    “會不會像那些複明的瞽者們說的那樣,比永樂宮還要耀眼奪目?”
    “去了就知道。”華秋燕心裏七上八下,仍然安慰她倆。
    旅賁軍隊副騎在馬上,不時回頭看,除了運人的馬車,馬隊後麵還有馬車和牛車,每匹馬每輛車都有火把,像條火龍蜿蜒在曠野上,格外引人注目。
    有這麽多馬車牛車是有原因的,車內裝的是送上山的“東宮宴”席麵。
    首先,是太子妃魏勉親自擬定的食賬,並抄寫在精美貴重的紙帛上,裝裱好後,再放在錦盒內。
    然後,是特製的大食盒,裏麵盛裝著各種各樣的菜肴,共二十六道菜。因為是送上飛來醫館給醫仙們品嚐的,怎麽也要每人都能嚐上兩二口,所以菜肴份量也很大。
    之後,是食帳注解,為了醫仙們更加明確來自東宮的心意,給每道菜色都做了詳細的注解,包括主料、配料、烹飪方式等等,保證醫仙們吃得安心。
    壓軸的,也是最長臉、卻也最占地方的“素蒸音聲部”,路途遙遠又顛簸,所以每一個都被小心包裹裝在木箱內,並在箱外貼了獨一份的注解。
    為了表示鄭重與真誠,二位病人和“東宮宴”席麵,由東宮冼馬親自送達。
    所以,東宮冼馬將華秋燕的木盒送到太子手中,協同破譯以後,又在太子與潤和帝視頻通話的時候,急馳離宮,終於在一個時辰後追上了上山的車隊。
    旅賁軍隊副率領車隊抵達桃莊時,扭頭就看到了追來的東宮冼馬,向他豎起了大拇指,時間掌握得剛剛好。
    問題來了,他們是走“山間梯索”還是“天梯”?
    雖然在山下也能遠遠看到“天梯”,但站在山下“天梯”的大平台上,旅賁軍士、隊副和東宮冼馬仍然震驚不已。
    飛來醫館的神奇之處,不是一眼神奇,而是連續不斷的神奇,隻有想不到。
    所以,他們當然想體驗“天梯”,沒坐過呀!
    於是
    ,旅賁軍隊副向駐守在山間各段的軍士發出信號消息,靜等大醫仙怎麽安排?
    事實上,他們在山下仰望“天梯”並沒有預想中的時間長,算算應該也就是守門仙得到消息後的兩二分鍾,“天梯”係統的“大盒子”就開始下降。
    一刻鍾後,東宮冼馬已經在和譯語人核對帳目,而供應室保科長帶著誌願者們,以及旅賁軍們往“天梯”裏麵運食盒了。
    前後不過半個小時,二位女病人被等候在天梯旁的推車,平穩地送進醫院。
    而“超大份東宮宴”在大家齊心協力地運送下,擺進了大食堂,食堂主管給各個醫護群發消息,通知他們到食堂吃“東宮宴”。
    東宮冼馬帶著“食帳”木盒,恭敬地交到金老手中,婉拒了一起用晚餐的邀請,帶著旅賁軍搬運已經打包好的各類書籍。
    在飛來醫館裏,沒人能餓著肚子下山。
    書籍搬完後,東宮冼馬和旅賁軍士們得到了兩大箱的自熱小火鍋,一箱飲料,每人一瓶速飲咖啡。
    太子殿下要求,天亮以前,飛來醫館的書籍必須要送到國子監,不能耽誤魏璋授課的進程。
    所以,他們沒有半刻停留,運送下山再裝車,直接上路。
    ……
    神經內科臨時病房裏,華倚欄因為肢體的疼痛大大緩解,睡了個不錯的覺,聽到推車響動都懶洋洋地不想睜眼,冷不丁聽到熟悉的“阿兄”,立刻睜眼。
    華秋燕躺在推床上,被醫護們安置在華倚欄的隔壁床位,環顧四周,滿眼震驚:“阿兄,你……”尤其是看到他身上各種各樣的管子,擔心不已。
    華倚欄激動起來:“燕兒,我們塗的敷粉有毒,生病正是因為全身塗粉,不是什麽詛咒……醫仙們親口說的。”
    華秋燕震驚得都麻木了:“阿兄,我的手和腳也是?”
    華倚欄點頭:“醫仙們會給你重新檢查,等結果出來就知道了。”
    很快,譯語人走進病房,向華秋燕解釋醫館的種種要求,病人需要配合的地方,以及其他注意事項。
    華秋燕聽得特別認真,連連點頭,末了也不忘加一句:“有勞。”
    因為有了譯語人的宣教,再加上華倚欄的保證,無論是抽血還是換病號服,以及上推車去拍x光片……華秋燕都無所畏懼。
    隻是每到一處都覺得驚豔,每做一項檢查都覺得神奇,等華秋燕再次回到臨時病房,天已經黑透了。
    華倚欄忽然問:“燕兒,你今日吃了什麽?”
    華秋燕躺在舒適柔軟的床上,覺得神仙生活也不過如此,根本沒聽見提問。
    “燕兒?”華倚欄以為妹妹餓暈了,提高嗓音。
    “阿兄,你怎麽了?”華秋燕慢慢撐起來。
    “你這幾日吃了什麽喝了什麽?”華倚欄非常緊張。
    華秋燕卻顧不上這個,隻沉浸在驚喜中,直到聞見譯語人餐盒裏的飯菜香氣,才突然覺得餓狠了,脫口而出:“好香!”
    譯語人將病床的餐位翻出來擺好,將餐盒擱在上麵,打開:“吃吧。”
    華秋燕望著餐盒裏熱騰騰的雞腿、沒見過的蔬菜、以及肉湯……整個人都呆住了,好半晌才發出聲音:“這……是給我的?”
    “是的,醫仙說你營養不良,要吃飽吃好。”譯語人特別習慣上山的病人們顯出這種表情,畢竟尋常百姓的生活實在艱苦。
    華秋燕拿著筷子挾了雞腿,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隻覺得嫩滑的雞肉在舌頭上彈跳,都沒來得及就咽了下去,趕緊吃第二口才嚐到了鮮美的滋味兒,一口又一口。
    十分鍾不到,滿滿一盒飯菜,加上小罐的肉湯,華秋燕全部炫完。
    而被安置在急診外科診室的陳阿婆和趙四嬸不出神經內科的淩淼醫生推測,她倆的傷口果然感染了,需要抗生素治療。
    因為國都城和飛來醫館之間的距離實在遠,她倆行動不便,也收進了臨時病房,聽完譯語人的講解後不安地躺在病床上,總覺得是在做夢。
    飛來醫館的晚飯,更是吃得她們淚流滿麵,這些吃食比除夕過年的都要豐盛許多,做夢都不敢想。
    陳阿婆上山前佯裝淡定,現在卻拉著媳婦的手說個沒完:“他們說的都是真的,醫仙們真的把貧苦人當人看,兒啊,咱倆真是有福氣的人。”
    趙四嬸也忍不住熱淚盈眶:“阿婆,檢查的時候,醫仙還問疼不疼,消毒的時候還讓奴忍一下,說有點疼一會兒就好……為何國都城沒有這樣的醫工?”
    陳阿婆笑:“本來,前幾日我還想著可能過不了端午了,可是現在……我覺得明年端午節也不是問題。”
    “嗯!”趙四嬸用力點頭,雖然傷口消毒很疼,醫仙開的藥很小,連湯藥都沒有,但已經覺得好了許多。更重要的是,以後的日子也有了盼頭,不會再有人天天堵著門趕搬家。
    ……
    食堂“東宮宴”自助餐開場,鄭院長也端著盤子,拿著筷子,長話短說:“同誌們,感受病人對我們的謝意,放開吃!”
    下班的醫護們接到消息先到,拿著手機嘁哩哢嚓的一通拍,到處都能聽到手機拍照的聲音。
    拍照的重點區域,就是已經擺好的“素蒸音聲部”,七十個人像栩栩如生,上的顏色也十分素雅,更讓醫護們不敢相信的是,這些是麵點,這是麵點?!
    還有一撥醫護,圍著坐輪椅的金老,一起看“食賬”,二十六道菜呀,菜名真的詩情畫意。
    先看精美的“食賬”,再拿著比對著菜名看食物,真是太有意思了:
    比如,“單籠金乳酥”,啊這……就是奶黃大包呀?嘿,真香。
    “婆羅門輕高麵”,是發得特別膨鬆柔軟的糖饅頭,真甜。
    “金銀夾花平截”,是用刀切開的一截截小蒸卷,咬上一口,喲,螃蟹味的!
    “暖寒花釀驢蒸”,是用黃酒蒸得特別軟爛的驢肉,據說冬天吃了可以祛寒氣。
    “纏花雲夢肉”,是用布把醃好的肘子卷壓堅實,用麻繩捆紮,下醬料湯煮熟後切片涼氣,嚐一嘴,有點像水晶肴肉。
    其他的像“漢宮棋”、“鴨花湯餅”、“白龍臛”、“仙人臠”、“賜緋含香粽子”、“鳳凰胎”、“五生盤”等等許多菜色,甚至還有果子狸做的“清涼臛碎”。
    大家走到這道菜前,都頓一下腳步,直奔下一道菜。
    先吃飽的醫護們,把值班的同事們換出來吃這份真情實意的“東宮宴”,這些菜不見得比食堂大廚做的鮮美多少,但都感受到了太子與太子妃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