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我肯定是你堅強的後盾
字數:4310 加入書籤
“不分就不分。”趙玉珍一邊說,端著碗轉身回了屋裏。
為了以後能少些麻煩,分是肯定要分的。
不過現在手裏總共就一兩九錢銀子,分出去鍋碗瓢盆床鋪褥子一置辦,手上就剩不下什麽了,最後恐怕還得喝西北風。
等她多少撈點銀子在手裏,順便叫人將老宅那邊兩間屋子先加固了再說。
明天鎮上賣完筍回來,還得往隔壁村跑一趟,加固屋子這事,得讓娘家兄弟來才能放心。
屋外,林水生鬆了口氣,走向後院。
林光宗望著桌上的菜,擰起眉頭。
“娘,今天沒有蛋嗎?”
家裏總共五隻母雞,平均每天會有兩到三個雞蛋。
自從他去了私塾念書,為了給他補營養,阿奶每天都會讓大伯母給他煮一個荷包蛋,午飯時間,娘還會給耀祖做一個水蒸蛋。
這兩個雞蛋的開支是雷打不動的。
隻有哪天雞生的多了,阿奶才會將蛋放到自己屋裏存起來,等到爹去鎮上的時候,拿去賣了換幾個銅板。
恰好今天雞窩裏隻兩個蛋。
李秀蘭往林水生的方向望了眼 ,轉而看向林光宗,“雞蛋被你大伯母早上弄了一個分給你堂兄幾人吃了,今天光宗先委屈一頓,明兒一早,娘就去雞窩撿蛋給光宗打荷包蛋吃。”
林光宗也沒鬧脾氣,隻說了聲好,便又繼續低頭扒米湯。
林春杏在旁邊哼了聲,一臉施舍的神情。
“也不想想現在能有一口吃的都是靠誰,沒有二哥,他們母子幾個哪能有這樣太平的日子?雞蛋這樣的好東西,哪是他們配吃的?”
林水生將這番話聽進了耳中,他神色嚴肅,一副當家人的架勢。
“總歸糧食在娘屋裏,大嫂進出都有娘看著,明兒開始,雞窩裏的蛋杏兒也盯著些,家裏雞本就不多,大房幾個孩子都大了,光宗和耀祖一個念書一個年幼,都需要補身子,得緊著他們才行。”
林春杏拍著胸脯保證。
“二哥放心,從明天開始,保管雞窩裏的蛋一個都跑不了。”
……
回到房裏,李秀蘭就跟林水生抱怨,“這樣麻煩,倒不如分出去,既能省糧又能省事,我看你剛才就不該去攔著。”
林水生往她的方向望了眼。
“你真這樣想?”
李秀蘭沒好氣的一屁股坐在床上。
“娘要是好好的,我是真想大房能分出去,如今大哥沒了,大嫂又有她自己的心思,大的小的都跟餓死鬼投胎似的,一天兩頓八個窩頭,金山銀山都不經造的,哪怕在村裏雇個人照顧娘,都用不了那麽多糧食。”
聽了她的話,林水生點了點頭。
“我以為你不樂意照顧娘,杏兒也到了要議親的年紀,再過一兩年就嫁出去了,才想著將大嫂留下,既然你這樣想,下次娘再提的時候,我就不反對了。”
李秀蘭斜了他一眼。
“哪是我不樂意照顧?我這不是還帶著耀祖嗎?再說了,往年農忙大嫂去了田裏,我不也背著孩子忙前忙後的?”
林水生笑著摟過她的肩。
“是是是,我媳婦兒最孝順最勤快了,隻是農戶人家,雇個人照顧娘也不現實,到時村裏人指不定怎麽議論呢,杏兒在家還能給你幫幫忙,杏兒出嫁之後,娘就隻能咱們自個兒照顧了。”
李秀蘭眼底閃過算計,她湊近林水生小聲道,“等杏兒出嫁之後,大嫂那邊也就安定好了,老宅到家裏就幾步路,大嫂也是娘的兒媳婦,咱們實在忙了,將娘送到大嫂那邊照顧幾日鬆快鬆快又有什麽要緊的?”
“也對。”
林水生笑著站起身,突然有了種撥開烏雲終見日的暢快。
“太水坡那邊的田給大嫂種也就種了吧,反正下等田產量不高,總歸田契在娘手裏,她最後肯定是會向著我這個親生兒子的。”
李秀蘭笑了笑。
“那是。”
……
大房並不知二房的算計,吃完飯後,五福便收碗去了後院。
大兒子不在屋裏,趙玉珍又拉著知夏竊竊私語起來。
“夏夏,你說接下來咱們該做點什麽才好?”
知夏望著她。
“媽,我說句實話,我這會人還有點懵。”
“別說你,我也懵。”
趙玉珍往還在桌旁啃窩頭的四海望了眼。
“五福已經十三,好歹能幫點忙,你年紀不大,也沒吃過苦,但你心理年齡成熟,四海還得幾個月才滿五歲呢,我就是想出去幹點什麽都放心不下家裏。”
知夏拍著胸脯。
“這不還有我呢嘛,我肯定是你堅強的後盾。”
趙玉珍被她逗笑,突然聽得屋外傳來程氏的聲音。
“趙氏,我肚子痛,要解手。”
她並沒有起身的意思,隻側身朝著屋外喊,“我昨天撞了腦袋,這會還暈乎著呢,娘叫弟妹去吧。”
說完,和知夏對視一眼,兩人都笑了起來。
知夏邊笑邊小聲說,“這老太婆比我奶奶還壞,分家就給兩間不值錢的破屋,還想讓你伺候她養老,做夢呢。”
趙玉珍往屋外望了眼。
“千層底做腮幫子,臉皮厚著呢,我打算明天去一趟趙家莊,讓你三個舅舅過來幫忙把老宅那兩間屋子稍微修一修,到時候慢慢置辦東西搬出去,這家的東西,撈不到就算了,要不是現在手裏沒有,咱也不稀罕那三瓜倆棗,將來有事找我,我也有由頭拒絕。”
知夏不解。
“老宅不是都要塌了嗎?為什麽不直接推了重建?”
趙氏有她自己的思量。
“推了重建成本太大,我們現在手裏根本沒錢,再說要真建好了,你那便宜奶奶可就真要撒潑打滾跟著去老宅住了,眼下我們隻是暫住,等將來賺到銀子了,要不要繼續住在這裏還得另做打算呢。”
婆家人雖然不怎麽樣,可杏花村的村民還算淳樸,大家相處的也是一團和氣的,平時有急事,還能有一兩個熟人能搭把手。
要是直接帶著孩子離開杏花村,家裏沒有頂梁柱,他們又人生地不熟的,還不知道會遇到些什麽事情呢。
知夏一聽,點頭,“也是,還是娘想的周到,老宅那邊兩間屋,咱們一家四口住也夠了,五福和四海一間,咱娘倆一間,到時候將院子籬笆圍的牢固一些,也不怕人翻進來挑事。”
兩人正說著,程氏又在正屋罵了起來。
李秀蘭倒是不情不願的去了正屋,結果被程氏排出的汙穢物熏的膽汁都快要吐出來了,扶著牆頭再也不肯進屋。
程氏覺得失了臉麵,劈頭蓋臉又是一頓罵。
大抵是罵她拈輕怕重,挑肥揀瘦,這幾年光挑輕鬆活幹,半點苦都吃不得,不是少奶奶的命,卻得了少奶奶的病。
不僅罵她,還連帶著大房也一起罵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