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不是念書的料

字數:4105   加入書籤

A+A-


    知夏忙伸手接過。
    “多謝甫安哥。”
    她笑著翻開手中的書,沈甫安的字筆畫流暢,字跡工整,看著很舒服。
    唯一有些不習慣的是,這裏的文字是不帶標點的,隻能自己去斷句。
    畢竟前世背過一小段,前麵的內容大概還記得幾句,且和繁體字區別不大,她都能認出來,越到後麵,生僻字越多,認的也越吃力。
    “甫安哥,這一句怎麽念?”
    “閏餘成歲,律呂調陽。”沈甫安念完後,有些詫異的看著她,“前麵幾句你都會了?”
    知夏臉不紅心不跳。
    “二叔家的林光宗在私塾念書,我聽他念過,所以記住了一些。”她抬眼看向沈甫安,“甫安哥這會忙嗎?我想看看你是怎麽寫這幾個字的,回頭教一教四海和我哥。”
    倒不是她完全不會,而是為了打消五福的疑慮。
    她能看出來,因為她們母女的變化,五福有時候表現的挺崩潰的,總不能再讓他有見了鬼的感覺。
    沈甫安點頭,隨她進了院子,拿起一根棍子在地上耐心教知夏將前麵四句、總共三十二個字寫了一遍。
    之所以沒再接著往下學,主要也是不想表現的太過特別。
    畢竟,一個從未念過書的人,剛開始接觸到文字的時候,是接受不了太多的。
    趙玉珍給四海洗頭之後,用帕子包著他的腦袋來了屋外,見女兒正在跟沈甫安學字,倒也沒過去打擾,隻在一旁給四海擦著頭發。
    學點字也好,往後看到知夏認字,五福便不會再疑神疑鬼。
    往後的日子還長著呢,街上確實有不少連她都不認得的繁體字,出門在外,目不識丁終歸是不行的。
    沈甫安眼睜睜看著知夏一筆一劃將他剛才教過的字寫了一遍,讓他震驚的是,她居然學一遍就會了。
    且字跡橫平豎直的,筆畫順序無誤,根本不像一個剛學寫字的人能寫出來的。
    “你之前練過嗎?”
    知夏搖頭,“那倒沒有,不過我平日喜歡拿棍子在地上寫寫畫畫,前幾日我在地上亂畫,我大哥還以為我在寫字呢。”
    沈甫安雖覺得不可思議,卻也知道,這世間,是存在天賦這種東西的。
    “好好學,依你這天賦,學起來應當不會比五福和四海慢,這幾日你們先將前麵的字練好,等過些日子我再來教你接下來的字。”
    知夏一點就通,倒是比同時教三個要來的輕鬆多了。
    知夏合上書。
    “那就多謝甫安哥了,就是不知道你往這邊跑,會不會耽誤念書?”
    “不礙事,費不了多少功夫。”沈甫安站起身來,“不早了,我也該回了。”
    轉而看向趙玉珍的方向。
    “嬸子,我先回去了。”
    “哎,慢走。”趙玉珍笑望著知夏,“夏夏,你送一送甫安。”
    知夏點頭,抱著書跟上沈甫安的腳步。
    “甫安哥,這書多少銀子?總不能讓你白忙活。”
    沈甫安在院門口停住腳步,回頭望向她。
    “銀子倒不必,改天要是再從山裏得了獵物,你多幫我們找找銷路就好了。”
    知夏點頭如搗蒜。
    “這個肯定沒問題。”
    沈甫安笑了笑,轉身離開。
    知夏關上院門,轉身回了院中,趁天還亮著,將哥哥和弟弟一並叫過來認字寫字。
    趙玉珍也在一旁瞅了幾眼。
    原本就是識字的人,學起來也快,拿起棍子在隨便寫了幾個,五福不經意瞥了眼,見娘比他和弟弟學的還要快,頓時又開始懷疑自己。
    弟弟學的慢還可以以年紀小為借口,他或許真不是念書的料。
    知夏並不知道哥哥心裏的想法,仍舊教的認真。
    ……
    次日一早,母子幾人吃過早飯,因為要往鎮上去,趙玉珍從米缸裏舀了一碗米,連同四海一並送去了隔壁桂嬸家,讓她幫忙照看一二。
    五歲的孩子,一頓飯根本吃不了一碗米,多餘的,就當作報酬了。
    四海畢竟還小,鎮上也不是一兩步路,帶著總歸是不方便,桂嬸家的狗娃跟他一般大,兩人玩也能有個伴。
    桂嬸見趙玉珍將孩子送來,也沒拒絕。
    對於趙氏,她是同情的。
    一個女人家帶著三個孩子,窮困潦倒的,婆家又那般厲害,日子有多不容易可想而知,也幸得她娘家人不錯,否則日子更不好過了。
    “咱兩家隔的近,孩子在我們家待個一天兩天也沒什麽,米就不用了,你拿回去吧。”
    趙玉珍將碗塞到她手中。
    “嬸子可得拿著,往後恐怕還有勞煩你的地方呢,到時你別嫌我們麻煩才好。”
    “那有什麽?”桂嬸說,“要是我們能幫上忙的,你就喊一聲。”
    最終,拗不過趙玉珍,桂嬸還是接了那碗米,“你等著,我去將米倒米缸裏,碗給你拿回去,你家都是剛買的新碗,免得碰缺口。”
    說著,往廚房走去。
    “哎。”趙玉珍又囑咐兒子,“四海,等會你就和狗娃到門外玩,要是看到有鬼鬼祟祟的人來了家裏,一定要喊人抓賊知道嗎?”
    糖、油鹽、芝麻、白麵,對於現如今的他們來說,每一件都是金貴的東西,雖然上了鎖,也隻能防君子,防不到小賊。
    對於叫喊這件事,四海在知夏的引導下,早已輕車熟路。
    “娘放心,我知道怎麽喊。”
    趙氏摸了摸他的腦袋,笑的一臉欣慰。
    “四海真懂事,你乖乖的,待娘從鎮上回來給你帶大肉包吃。”
    聽到有肉包吃,四海眯起一雙眼。
    最近吃的太好了,就像在做夢一樣,要什麽有什麽。
    趙玉珍又跟桂嬸和她的兒媳婦周氏聊了兩句,便將四海留在這裏,拿著自家的碗回去了。
    許是見兄妹倆這些日子每每往鎮上跑都將菜賣完了,他們賣什麽,村裏有些人閑來無事,也跟著賣。
    以至於五福昨天翻山越嶺,也隻找到了大半籃蕨菜,送去金杯樓恐怕也就三十文左右。
    不過有總比沒有好的。
    母子三人鎖好門就背著背簍去了鎮上。
    五福先去金杯樓賣蕨菜,知夏則領著趙玉珍在陳不凡給他們劃的攤位附近轉了轉,順便還往璞玉書院跑了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