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改名
字數:4499 加入書籤
母女倆正說著話,平安在林寄明的保護下,跌跌撞撞跟著金寶往院門的方向走去。
見金寶出了院子,站在草叢裏撩起後腿撒尿,他也有樣學樣的一手抓著林寄明,一手扶住門框抬起後腿尿了起來。
陡然望見這一幕,知夏捧著肚子哈哈大笑起來。
“我之前覺得四海跟金寶在一起,學了它不少習慣,沒想到平安學的更像。”
趙玉珍順著她的目光望去,又好氣又好笑。
“平安,老娘給你穿開襠褲,不是為了讓你學狗撒尿的!”
最近天氣眼看著熱了,一歲的孩子閑不住,總想到處跑,把不住尿也兜不住布的。
趙玉珍嫌總惦記給孩子把尿麻煩,想著平安是個男孩,便給他做了開襠褲。
反正也不咋出門,在家的時候穿穿既涼快又方便。
林寄明抬手擋住唇角的笑意。
“孩子還小,慢慢教他就懂了。”
“還小也不是他學狗的理由啊。”趙玉珍沒好氣,“孩子這會在你手裏呢,他學狗撒尿你都不製止。”
林寄明隻覺得自己冤枉。
“他抬腿就撒了,我也不能用手給他兜著。”
知夏好不容易緩過神來,望著老爹在娘麵前一臉委屈的模樣,就好像被娘欺負了似的,忍不住再次笑了起來。
爹還真是,外人麵前不帶怕的。
在娘麵前,就是個任勞任怨的受氣包。
趙玉珍也是頭疼的很,也不管孩子是不是能聽懂,拉著平安就是一頓說教,好一會才將人放開。
林寄明沒製止,守在旁邊等趙玉珍念叨完,便又繼續拉著平安玩去了。
……
何玉梅下工之後,直奔杏花村。
她來到陳家,進門先跟陳家人打了招呼。
“伯父伯母,姐夫,都在家呢。”
賀氏滿臉笑意。
“玉梅來了。”
何家幾個孩子都是可憐人,自小父母雙亡,啥事都得自己出主意。
不過雖然缺了爹娘教導,幾個孩子都沒長歪,也有自己的本事,這就很難得了。
何臘梅沒好氣的望了她一眼。
“怎麽?就差喊我這一聲姐姐?”
何玉梅笑著奔向她,靠在她肩頭撒嬌,“好姐姐,我是特意來找你問一件事情的。”
何臘梅自然沒有真生妹妹的氣,她眉眼帶笑。
“回秋水村之後,這麽久也沒見你來一回,今天太陽打西邊出來了,這麽忙還特意繞到往杏花村一趟。”
何玉梅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將她拉到一旁,小聲問。
“姐,你昨日說劉嬸給我保媒,包的是哪家的媒?”
何臘梅抿唇一笑。
“你不是還不想嫁人?”
何玉梅有些著急,“哎呀,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心思,還在這裏跟我兜圈子呢。”
為著解惑,她已經憋一路了。
本就沒想瞞她,何臘梅見她神色焦急,便直接說了。
“是林家的媒。”
何玉梅心底一喜。
“那……那……”她一臉緊張的看向何臘梅,“你真給拒絕了?”
何臘梅“噗嗤”一笑。
“姐姐既已知你心意,又怎會拒絕這門親事?這可是點著燈籠都難找到的好親事呢,所以你是願意還是不願意?你若再不願意,我就真給回絕了。”
何玉梅也沒忸怩,點頭如搗蒜。
“願意願意,非常願意。
“婚期呢?”何臘梅問她,“你和五福同歲,今年都是十六,要成親也能成,還是想過兩年?”
何玉梅想了想。
“我其實還是想過兩年的,豐年今年十四,雖說不算小,留他一人在家孤孤單單的,就像咱倆將他拋棄了似的。”
何臘梅望著她,“豐年不是三歲孩子了,咱們爹娘走的早,他比同齡的孩子都要懂事很多,你如果隻是擔心豐年,到時候姐姐會好好跟他說。”
何玉梅搖頭。
“豐年雖也是原因之一,卻不僅僅是因為他,這件事對我來說確實有些倉促,我還沒做好準備,這是其二,其三,成衣鋪子才開業,我不想分太多心思出去,姐姐也知道,知夏在這個鋪子上投入的銀錢和心血都不少。”
還有一樁事她沒敢跟何臘梅講。
那便是自卑。
從小經曆父母雙亡,她比尋常女子心思更加敏感,家世上的懸殊,讓她覺得壓力很大。
她不想將來別人討論起這件事,說她何玉梅如何如何死皮賴臉的攀上了高枝,說她不配進林家的門,不配站在林五福身邊。
所以,她想做出一番成就,以此來證明,自己對林家是有些價值的。
至少將來有人說上麵那些話的時候,也會有那麽一兩個人站出來肯定她的價值。
何臘梅一聽。
“那就先將親事定下來,給你和五福一些時間培養感情,緩個一兩年再成親,到時我去跟嬸子講。”
何玉梅拉著她的胳膊,靠在她肩膀。
“姐姐最好了。”
何臘梅側眼看向她。
“你是我親妹妹,不對你好對誰好?”
……
跟何玉梅將事情都商量好之後,何臘梅第二天就為著妹妹的事,往林家老宅跑了趟。
“嬸子,這會忙嗎?”
趙玉珍見是何臘梅,忙招呼。
“是臘梅啊,快進來。”
何臘梅進了院子,客氣的笑了笑。
“嬸子,我來是為玉梅和五福的事。”
趙玉珍正想知道這對姐妹兩對這樁婚事態度不一,到底是怎麽回事呢。
她招呼何臘梅在桌旁坐下,還叫梁氏泡了茶來。
“玉梅和五福怎麽了?可是玉梅對這樁親事有勉強的地方?”
何臘梅忙搖頭。
“那倒不是,無論我還是玉梅,對這樁親事都挺滿意的,隻不過玉梅說她還沒做好成親的準備,再加上家中弟弟年紀尚小,想遲一兩年再成親,不知伯母這邊可否通融一二?”
趙玉珍一聽,鬆了口氣。
“我當是什麽事呢,就算你不來說,我也是會將倆孩子婚事往後推一推的,遲一些成親,倆孩子年紀大一些心智更成熟,相處的時候,大家有些小毛病也更能包容。”
何臘梅喜笑顏開,她從袖袋裏掏出何玉梅的庚帖,往趙玉珍的方向遞去。
“這是我妹妹的庚帖,玉梅當初出生時,爹娘在玉梅和秀梅這兩個名字裏猶豫了許久,最終選了玉梅這個名,考慮到玉梅跟嬸子的名字相衝,我昨天特意往秋水村跑了趟,讓族裏給她改成了秀梅,嬸子要是習慣了叫玉梅,還跟以前一樣叫也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