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再沒有扯皮的餘地!

字數:4224   加入書籤

A+A-


    話音甫落,江昭寧那冰冷如刀鋒的視線猛地收回,再次掠過那些端坐或局促的麵孔,最終定格在林方政和鄂建設身上:“根子不正,葉子焉能不發黃?”
    “多頭管理,責隨權移,誰都不是明確的責任人,誰都有充足的理由甩開那燙手山芋!”
    “機製上埋下的病根,靠道德說教、靠協調,有用嗎?”
    短暫的沉默如同一塊沉重的黑綢,籠罩了整個會議室。
    “怎麽辦呢?”他沒有給任何人留下思考和反應的空隙,目光銳利如探照燈,掃過全場每一位常委,“既然扯了這麽多‘麻紗’,那就幹脆一點——”
    他的聲音陡然轉成斬鐵截釘的命令:
    “文化局、旅遊局……從職能到編製,徹底合並!”
    “整合為一——成立新的文旅局!”
    他眼中最後一抹猶豫徹底消失,眼神如同磐石般堅硬:“職能合並清晰,責任徹底歸口!從今往後,文旅一體!”
    “再遇到清涼寺這樣的事,那就是它一個部門的職責,自己的賬!自己的管!自己擔!”
    “再沒有了扯皮、推諉的灰色地帶!責任如山,責!無!旁!貸!”
    最後四個字,如同重錘擊打在金鑼上,帶著震耳欲聾的轟鳴和不容置疑的力量,轟然炸響。
    會議室被這突如其來的宣告釘在了原地。
    空氣仿佛成了粘稠的膠質,凝固了每一張臉上複雜難辨的表情,也幾乎凍結了窗外的流雲。
    江昭寧並未停歇,語調帶著不容置喙的節奏感。“劉主任,”他的目光精準地投向列席會議的劉誌剛,“立即草擬方案,明確新局構架、職能劃轉細則、預算統一歸口,以及各部門資產人員過渡安排……兩天內呈報常委會議審!”
    不容喘息,他緊接著看向兩位當事人,目光如鋒:“林局長、鄂局長!”兩人觸電般挺直了身體,“你們兩家回去後即刻著手內部摸底梳理!”
    劉世廷開口道:“此事,還要從長計議,兩個局合並再建牽扯的事太多。”
    江昭寧胸膛劇烈起伏。
    他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壓下翻騰的怒火,但那目光中的決心卻如淬火之鋼,更加堅硬銳利。“體製不順,是萬弊之源。”
    “今天能為了清涼寺的修繕費扯皮,明天就能為任何交叉地帶的工作互相掣肘!”
    “這種頑疾,必須從根子上剜掉!我的意見,不變!”
    “旅遊、文化兩局合並,勢在必行!成立新的文旅局,統一事權,統一財權,統一負責文化遺產的保護與活化利用!”
    “一龍治水,責無旁貸!再沒有扯皮的餘地!”
    他的聲音斬釘截鐵,不容置疑,目光再次掃過每一位常委,“這是唯一的破局之道!誰支持?誰反對?”
    江昭寧斬釘截鐵的“誰支持?誰反對?”如同一塊巨石投入深潭,在死寂的會議室裏激起沉重的回響,也重重砸在每個人的心上。
    常委們神色各異,空氣仿佛凝固了。
    窗外的光影在地板上拖得很長,靜得可怕。
    這雷厲風行的指令如同利斧斬斷亂麻,卻也像驟然拔起的閘門,放出了在場所有人心中奔湧的暗流。
    鄂建設額頭的汗珠不斷滲出,臉色蒼白得像刷了一層劣質白堊,那幾乎透明的皮膚下,每一根筋絡都因過度緊張的抽動而微微凸起。
    他嘴唇輕微翕動著,試圖發出什麽聲音來為自己的立場再做最後一絲辯解。
    然而在江昭寧那雙洞穿表象的冷峻目光之下,他如同被無形的烙鐵按住了咽喉,最終隻發出了一聲短促、沉悶的氣息,如同破舊的皮風箱漏了氣。
    所有辯解的話語都被那隻無形大手狠狠地壓回了喉嚨深處,碾碎成渣。
    他唯一能做的,是挺直已然發僵的背脊,僵硬地點了一下那顆沉重的頭顱,汗水隨之甩落,砸在身前的筆記本上,洇開一小片深色印記,邊緣卻早已凝固。
    秦怡的反應截然不同。
    她端坐的姿態紋絲不動,如同受過最嚴苛訓練的特工,但那雙眼底深處卻似有火苗猛地躥動了一下,瞬間點燃,隨即又被強行抑製的暗光覆蓋。
    她放在膝上的雙手,在桌麵下短暫地捏緊,指節因用力而發白,仿佛在捕捉某種稍縱即逝的機會或是在壓製內心翻騰的激動與思慮。
    這短暫的動作之後,她的神色便如同潮水退去後的沙灘,恢複了職業性的、幾無破綻的平靜。
    然而,她用力抿緊的唇角線條卻暴露了一絲內心的波瀾——那不是排斥,更像一種“終於到了這一天”的了然與隨之而來的審慎權衡。
    江昭寧的目光銳利如手術刀,不容置疑地掃過全場:“相關常委若有初步意見或補充建議,現在正是提出論證的時機。”
    他略微放緩語調,“文旅合並涉及麵廣,前期務必考慮周全,尤其職能邊界劃分、資金池並軌、人員專業轉型路徑。”
    “包括清涼寺這類標杆性項目的曆史遺留權責追溯問題……這些都是合並前預案必須啃下來的硬骨頭,一點都不能含糊。”
    話音落地,短暫的沉默被某種焦灼的低語取代。
    幾位常委迅速交換著眼神,如同無聲的電波在空中交織碰撞。
    劉國梁放下一直在指尖轉動的筆,率先開口,語調沉穩而務實:“書記的決策切中要害,我完全支持。”
    “職能整合理順後,責任就落到一處,這從根本上杜絕了職責不清導致的扯皮,是大勢所趨。”
    他話鋒一轉,“合並,這意味著短期內要付出巨大的改革成本。”
    “兩個局現有的人員如何消化?”
    “超編的、臨近退休的、各種關係塞進來的,都是棘手難題。”
    “兩套班子合並後的領導職數如何削減?那些正職副職的位置,牽動著多少敏感神經?”
    “還有辦公場所整合、兩套財務並賬、曆史遺留的債權債務厘清……每一件都是耗費人力物力的硬骨頭。”
    江昭寧的目光落在周明清身上:“機構合並的具體方案,組織部牽頭,會同編辦、人社局,一周內拿出詳細草案,包括職能整合方案、人員分流安置原則、領導班子配備建議!”
    “要快!要細!要敢於碰硬!”
    他環視全場,聲音帶著一種開山劈石的果決,“清涼寺的危簷等不起,體製的沉屙也拖不起!”
    “這把破局的刀,既然舉起來了,就必須劈下去!”
    “而且要快、要準、要狠!為古寺,也為長遠!”
    李娟微微欠身,補充道:“還有個關聯的外部影響問題,就是社會認知——合並的消息一旦公布,外界,特別是那些關心清涼寺的文保專家、文化學者、旅遊業者乃至網民,一定會有各式各樣的聲音。”
    “擔心旅遊導向會傷害文保的純潔性,或者擔心過度文保會限製旅遊開發,這些疑慮都需預判、引導。”
    趙永春此刻輕咳一聲,眉頭微鎖:“江書記提的都很具體、很必要。不過……”
    他謹慎地斟酌著詞句,“文旅合並在省內尚屬少有先例,清涼寺又是個敏感複雜的個案。”
    “這麽龐大機構的撤並重組,直接一步到位,動作力度是不是過大過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