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新引擎!

字數:4519   加入書籤

A+A-


    江昭寧雙手輕輕向下壓了壓,掌聲漸漸平複,會場恢複了落針可聞的寂靜。
    隻有窗外的陽光越發透亮,斜斜照進來。
    在嶄新的主席台桌麵上投下一片明晃晃的光斑,刺得人有些眼暈。
    他沒有拿稿子,直接對著話筒開口,聲音沉穩而清晰,在整個會議室回蕩:“同誌們,今天是東山縣文化和旅遊局正式掛牌成立的日子,一個曆史性的新起點。”
    “在此,我代表縣委、縣政府,向新局的成立,表示熱烈的祝賀!”
    他略微停頓了一下,目光再次掃過台下專注的臉龐,繼續說道:“為什麽成立這個新局?”
    “答案很簡單,就是要讓文化這塊招牌更亮,讓旅遊這出大戲唱得更響!”
    “東山縣不是沒有寶,我們擁有厚重的曆史文脈,擁有被低估的自然稟賦——林間清溪、千年古刹、連綿的東林山脈。”
    “還有蓮湖灣碧波蕩漾,濕地公園風景如畫,曆史文化遺址遍布各鄉鎮,進士坊別具一格,民俗文化獨具特色……”
    “這些都是老天爺賞飯吃的硬資源!”
    他語速不快,每一句都重若千鈞,“問題是,過去這些寶藏是蒙塵的,是‘養在深閨人未識’。”
    “好東西捂在那裏,別人看不見,摸不著,再好也是‘閑棋冷子’。”
    “這就好比你釀了一壇子極品好酒,可你非要把它藏在巷子最深處,酒香再好也飄不出來!”
    這番話仿佛直接說中了會場裏許多人的心事。
    底下前旅遊局的幾個老同誌暗暗點頭,忍不住挺直了腰背,喉頭微動,幾乎忍不住要附和出聲。
    “思路必須變。”江昭寧的語調上揚了些,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度,“現在要做的是什麽?是搭台子!是唱戲!是吆喝!”
    他的目光銳利起來,“要敢想、敢闖、敢幹!”
    “要鉚足勁兒把我們東山推出去!”
    “文化是底蘊,是根基,旅遊是活力,是效益,兩者交融,才有大發展。”
    “我看,下一步的工作重點,就是打造一張拳頭產品——”他加重語氣,“‘東山一日旅行圈’!”
    “一張門票,讓天南海北的遊客,一天之內,就能把東山的精華玩遍、看夠、體驗足!”
    台下明顯起了些細微的騷動。
    這個提法很新。
    “核心概念就是整合!”江昭寧抬起一隻手,有力地向下一斬,仿佛在切割阻礙,“清涼寺的禪意文化、東山的農家樂采摘體驗、進士坊別具一格、蓮湖灣碧的濕地公園。”
    “還有我們正在規劃的沿江風光帶水上樂園、以及整個東林山脈的觀光棧道風光帶……”
    “這些統統都給它串起來,擰成一股繩,捆綁銷售進這張‘一日圈’門票裏去!”
    “除了清涼寺35元的門票不動,其他的‘一日圈’門票實地考察後再定價。”
    “在這些景點成型營業之際,然後將清涼寺35元門票也包括進去,打包成門票套餐出售。”
    他的目光掃過前排的林方政、秦怡等人,“這需要規劃、需要營銷、更需要精打細算的服務配套。”
    “比如農家樂的菜品標準化、民宿的衛生評級、沿江風光帶的安保導覽服務……每一環都要經得起遊客拿放大鏡看。”
    “這不是哪一個人、哪一個股室的事情。”
    “是要全局上下擰成一股繩,群策群力去推進,去落實的大工程!”
    他身子微微前傾,目光更加灼灼地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同誌們,縣委縣政府下了這個決心,看中的是什麽?”
    “看中的是旅遊業成為我們東山未來撬動經濟的新杠杆!”
    “是它將來能創造大量直接的經濟效益,還有無數的就業崗位!”
    “文旅局,”他提高聲調,一字一頓,“這個機構從今天起,就不再是清水衙門了!”
    “它被寄予厚望,是要真正能打糧食、能扛指標的地方!”他一拍桌麵,“今後的東山,不僅要靠工業,還要靠這片青山綠水!”
    “文旅局,就是這個新引擎!”
    “嘩——!”
    短暫的寂靜之後,雷鳴般的掌聲轟然炸響,熱烈、激動,比江昭寧剛進來時要真誠和振奮得多。
    江昭寧這番藍圖描繪,清晰、務實、充滿魄力。
    像一顆投入湖麵的巨石,激起了巨大的回響。
    那些原先有些邊緣感的人員,此刻臉上露出了振奮的神采。
    秦怡坐得很直,緊握的手擱在膝蓋上,眼神熠熠生輝。
    林方政依舊神色平靜,隻是放在膝頭的手指極輕地蜷縮了一下,又緩緩鬆開。
    鄂建設也跟著用力鼓掌,臉上擠出符合場合的笑容。
    可眼神深處那絲不易察覺的遊離與困惑,卻難以完全掩蓋——整合捆綁?一日遊圈?
    這和他原來習慣的“分門別類”管文化場館的模式,相差實在太大了。
    掌聲如雷,持續良久。
    江昭寧微微頷首,目光裏沒有絲毫鬆動。
    大會結束後,江昭寧示意文旅局班子成員留下。
    眾人隨著書記來到旁邊的小會議室。
    小會議室布置簡潔,橢圓形的紅木桌子居中擺放,牆上掛著東山風景畫。
    工作人員迅速為每個人沏上茶後悄然退出。
    橢圓桌的一邊,坐著江昭寧。
    江昭寧神色如常,雙手交疊放在桌上。
    另一邊,坐著文旅局嶄新的五人班底:林方政居中,左側是鄂建設,吳娟;右側是劉長河,剛被任命的副局長秦怡。
    林方政坐姿最端正,肩背挺直如鬆,臉上看不出半分大會結束後的輕鬆,隻有一種更凝重的專注。
    吳娟神態自若,攤開日記本準備記錄。
    而劉長河則努力維持著一個副職應有的姿態,但他攤開的筆記本上幹幹淨淨,筆尖懸停,無處落下。
    秦怡緊挨著他,她的坐姿也不差。
    隻是肩膀微微內扣,下巴微收,目光低垂,落在自己空白的筆記本紙頁上,似乎想在那片空白裏理清某種秩序。
    焦點,或者說壓力中心,無疑是江昭寧斜對麵的鄂建設。
    他的背脊在椅背上僵著,想靠又不敢全靠,身體微微歪向遠離江昭寧的那一側。
    江昭寧端起茶杯,蓋沿輕碰杯口,發出細微的“叮”聲,打破了令人難捱的沉默。
    他慢條斯理地呷了一口,清亮的茶水滑入喉中,發出輕微的聲響,在寂靜中被放大了無數倍。
    他放下杯子。
    “大方向,剛才會上我說過了。”江昭寧開口,聲音不高,卻像重錘敲在每個人的神經上,“具體分工,你們班子可以慢慢厘清磨合。”
    鋪墊之後,才是真正的定調:“不過核心原則要定在前麵——局長,”目光如釘,紮在林方政臉上,“自然是管業務的。”
    江昭寧每一個字都清晰無比,“整體規劃、項目謀劃實施、市場推廣、景區運營管理,還有服務質量監管這根硬骨頭——都是你這位局長統籌,一把抓起來。”
    他的語氣不容置疑,斬斷了任何推諉的縫隙,“這是硬任務。”
    “要見真章,出實效。無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