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馬上就過來

字數:4353   加入書籤

A+A-


    他和王海峰,幾年來,甚至可以說合作得相當“默契”。
    這默契建立在對東山官場潛規則的共同認知上。
    王海峰很懂“規矩”,在一些不太重要、不太敏感、或者涉及“大局穩定”的問題上,很懂得給劉世廷這個手握實權的縣長麵子。
    比如處理一些鄉鎮幹部侵占集體少量財產的小案子時,他會“酌情”考慮當事人的“曆史貢獻”和“當地維穩需要”,往往是從輕發落或者內部警告。
    在查處某些企業輕微的偷稅漏稅問題時,隻要沒有造成重大損失或惡劣影響,劉世廷打過招呼的,他多半也會“網開一麵”。
    隻象征性地罰點款,避免過度調查引發企業動蕩,影響地方經濟數據。
    王海峰的“識趣”和“分寸感”讓劉世廷一度認為他是“自己人”或者說“可控的”。
    作為回報,劉世廷在常委會上對於王海峰提出的那幾個無關痛癢的“廉政建設”方案——通常是一些學習文件、理論研討之類的活動——給予了充分的支持。
    甚至動用縣長辦公經費給予撥款,營造出一種“黨委重視、政府支持反腐倡廉”的和諧局麵。
    這是一套心照不宣的互利機製:王海峰用尺度內的“寬鬆”換取自身的安穩和劉世廷的支持。
    劉世廷則用一些無關緊要的“支持表態”和表麵的和諧,換取紀委在他核心利益圈外的綏靖。
    這種微妙的平衡是何時開始崩塌的呢?
    劉世廷緊閉雙眼,眉頭緊鎖,記憶的膠片飛速倒帶。
    劉世廷仔細回想,似乎是從江昭寧調來之後。
    一來就大談“政治生態淨化”,擺出一副要大幹一場的架勢。
    起初大家都以為這隻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做做樣子罷了。
    誰曾想,他是來真的。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王海峰這個一向謹小慎微的老紀委,現在居然成了他手中的一把利劍。
    劉世廷睜開眼睛,目光落在對麵牆上掛著的“清正廉潔”四個大字上。
    那是他上任時特意請省裏的書法名家題寫的,如今看來卻格外諷刺。
    他站起身,踱步到書架前,隨手抽出一本《資治通鑒》。
    這本書他已經很久沒有翻看了,書頁邊緣已經有些泛黃。
    他漫不經心地翻動著,目光停留在一段話上:
    “夫權者,人主之獨製也。臣下擅之,則謂之專;專則危,危則亂。”
    劉世廷苦笑一聲,合上了書本。
    權力這東西,果然是誰碰誰燙手。
    他現在最擔心的是,王海峰手裏到底掌握了多少證據?
    那些被他帶走的人,能扛得住多久?
    門外又響起了敲門聲。
    “進來。”劉世廷迅速回到座位上,恢複了平日的威嚴神態。
    門被小心翼翼地推開了一條縫,沈近南身影幾乎是從門縫裏擠進來的。
    他的臉色非常尷尬,甚至帶著一點做錯了事般的惶恐,額頭和鬢角處能清晰地看到一層細密的汗珠,在燈光下閃著微光。
    他走近幾步,站在距離辦公桌尚有兩米的位置,低著頭,聲音因為緊張而有些結巴:“劉…劉縣長,王書記他…他……”
    “他說什麽?!”劉世廷的聲音瞬間失去了所有的溫度,銳利得像把刀子。
    他身體微微前傾,目光如冷電般鎖在沈近南那閃躲不定的臉上。
    沈近南被這目光刺得一哆嗦,更矮了半分腰:“他說…他說正在開一個非常重要的案情分析會,實在是…抽不開身……”
    他艱難地吞咽了一口唾沫,喉結滾動,眼睛飛快地瞟了劉世廷一眼,又迅速垂下,“他說…等會議結束,馬上就…馬上就過來。”
    “哦?重要的案情分析會?”劉世廷嘴裏慢慢咀嚼著這幾個字,臉上沒有任何表情。
    但辦公室裏的空氣驟然降至冰點,連沈近南都感覺自己的後背在發冷。
    劉世廷身體緩緩向後靠進寬厚的真皮椅背裏,皮革隨之發出輕微的吱呀聲,清晰可聞。
    他嘴角勾起一個極其冰冷的、完全沒有笑意的弧度:“讓他忙。我們……有的是時間等。”
    每一個字都像是從牙縫裏擠出來的冰碴。
    他根本不信!
    什麽重要的分析會,這簡直是赤裸裸的、毫不掩飾的下馬威!
    王海峰這是在向他,向東山縣政府的一號,公開宣告——現在,是紀委的回合了!
    那所謂的會議,不過是他王海峰精心排演的一出戲,目的隻有一個:晾著他,煎熬他,讓他如坐針氈!
    “王書記…他就隻說了這個?”劉世廷的聲音低沉,裏麵壓抑的怒火仿佛隨時會噴湧而出。
    “沒、沒多說別的……”沈近南感覺呼吸都不順暢了,他努力想證明自己辦事盡力,也試圖緩和氣氛,“但是縣長,王書記辦公室……裏麵確實擠滿了人!”
    “有紀委的,還有不少從各鎮抽調上來的骨幹……桌上堆的卷宗、文件都快成小山了……”
    “燈光很亮,氣氛確實挺緊張,像是……像是真的在討論什麽大案子。”
    沈近南一邊說一邊用手比劃著,形容著那種堆積如山、繁忙緊張的狀態。
    他的觀察本意是證明王海峰的確在忙,並非有意怠慢,可這描述聽在劉世廷耳中,無疑是火上澆油——那不是在忙案子,那分明是在忙著羅織對付他劉世廷的網!
    “哼!”劉世廷從鼻腔裏發出一聲短促而沉重的冷哼,像一塊巨石投入死水。
    他揮了揮手,動作帶著明顯的不耐煩:“行了,知道了。忙好啊!幹工作就該有這股子勁兒!”
    他刻意用一種近乎讚許的語調說出反話,“你出去吧。王書記會議一結束,‘馬上’請他過來。”
    “馬上”二字再次被他咬得很重。
    “是,縣長。”沈近南幾乎是倒退著快步離開了辦公室,再次小心翼翼地帶上了那扇沉重的實木門獸。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辦公室裏的氣氛越來越凝重。
    不知過了多久,可能是一個世紀,也可能隻有十幾分鍾,時針終於艱難地、不容情麵地指向了“9”。
    終於,在九點二十分的時候,門外傳來了不緊不慢的腳步聲。
    沈近南帶著王海峰來了!
    王海峰推門而入,臉上帶著公式化的微笑:“劉縣長,實在不好意思,讓您久等了。”
    王海峰微微頷首致歉,聲音清晰而平穩,卻聽不出多少真誠的歉意,“剛才那個會,案情太重大了,方方麵麵牽扯極多。”
    “同誌們爭論得很激烈,我這個主持會議的人,確實分不開身。”
    他一邊說著道歉的話,一邊很自然地走進了辦公室,並隨手將門在身後虛掩上,動作流暢而自信。
    劉世廷打量著眼前的王海峰。
    與往常不同,今天的王海峰穿著筆挺的深色西裝,係著一條暗紅色的領帶,整個人顯得精神抖擻。
    與平日裏那個總是穿著老舊中山裝、略顯佝僂的形象判若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