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 章 陛下,諸公,咱們大唐,是堂堂天朝,不是開善堂的啊!
字數:3449 加入書籤
就在李世民臉色黑如鍋底之際,林平安終於按捺不住,跨步出列,朝他拱手道。
“陛下!臣有本奏!”
隨著他的話音落下,百官的目光齊齊朝他身上聚集而來。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壓下心頭的火氣,沉聲道:“講!”
“臣以為,對各邦回禮,不必重禮,在其所獻賀禮價值基礎上,增加兩成,以示禮節即可!” 林平安再次發揮了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尿性。
“嘩——!”
整個太極殿瞬間炸開了鍋,如同冷水滴入了滾油!
“狂妄!”
“黃口小兒,安知國家大事!”
“此乃壞我邦交,動搖國本之謬論!”
…………
百官紛紛怒斥,尤其是那些世家出身的文官,更是群情激憤,因為維持“天朝上國”的體麵,與他們的政治理念和家族利益息息相關。
李世民臉色驟沉,他知道林平安會“胡言亂語”,卻沒想到他直接否定了這項奉行多年的國策。
他猛地一拍龍案,指著林平安,怒聲道:“你放肆!厚往薄來,方能彰顯我大唐氣度!豈容你在此信口雌黃!若無此策,諸邦離心,邊患再起,你擔當得起嗎?!”
(哎呦喂,瞧瞧,二鳳還跟我急眼了都!)
林平安神色不變,不卑不亢道:“陛下息怒!臣絕非信口雌黃,正是為我大唐江山社稷著想,才不得不言!”
他環視激憤的百官,而後看向李世民,侃侃而談:“陛下,諸位同僚,我們換個角度想想,若有一鄰人,每逢年節,便送你一捆稻草,而你卻回贈他一錠金子!”
“初時,他或感念您的恩德,但長此以往,他會如何想?他會覺得您人傻錢多!他會覺得這稻草換金子的買賣是天經地義!”
“一旦你哪天手中不寬裕,隻回贈他一枚銅錢,他非但不會感激您以往的厚贈,反而會勃然大怒,認為你侮辱了他,甚至會上門搶奪!”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同理於藩邦,我們持續的、不對等的厚贈,非但不能讓他們真心歸附,反而會養大他們的胃口和野心!”
“他們會將大唐的慷慨視為軟弱,將我們的賞賜視為理所當然!突厥、薛延陀,為何近年來屢有異動?”
“正是因為他們國力在我們的“資助”下不斷增強,自覺有了與我大唐叫板的底氣!”
“至於所謂邊患?”林平安一臉譏諷之色:“還是那句話,真正的和平,從來不是靠送錢送物和親換來的!是靠強大的國力、精銳的軍隊打出來的!”
“是靠在弓箭射程之內講道理講出來的!當我們停止這種無底洞般的賞賜,他們若敢齜牙,那便打回去!”
“打到他疼,打到他怕,他自然就知道該如何與我大唐相處了!用金銀絲綢換來的“忠誠”,如同沙土築牆,一推即倒!”
“荒謬!”王珪再也忍不住,厲聲駁斥:“林平安!你此言簡直禍國殃民!豈不聞漢高祖白登之圍乎?!”
“昔日匈奴冒頓單於遣使朝貢,所貢不過些許馬匹,漢高祖回禮稍薄,便被匈奴視為輕慢,導致溝通斷絕,四十萬鐵騎南下,圍高祖於白登七日!”
“漢室幾危!最終不得不行和親之策,歲歲納貢,方得喘息!此乃前車之鑒!若依你之言,輕慢諸邦,豈非重蹈覆轍,引狼入室?!”
王珪一番話擲地有聲,引用的曆史典故極具說服力,不少原本有些動搖的官員也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嘿!王老頭,拿白登之圍說事?劉邦那是國力不行,裝孫子沒裝明白,被人看穿了底褲!)
(我們現在是大唐!是不講武德的貞觀!我們需要裝孫子嗎?我們需要的是讓四方來朝,是真的來朝拜,不是來打秋風的!)
麵對王珪的質問和百官的怒視,林平安鎮定自若,腰板挺直。
“王尚書此言差矣!漢初積弱,如同一個剛病愈的壯漢,虛有其表,自然需要韜光養晦,甚至暫時忍辱負重!”
“但如今我大唐呢?陛下勵精圖治,國勢日隆,兵鋒所指,四海懾服!我們早已不是那個需要靠送錢送女人來換取和平的弱漢了!”
他目光炯炯地看向李世民,又掃過眾臣:“我們為何還要抱著過去那套陳腐的觀念不放?為何要把自己放在一個“施舍者”的位置上?”
“我們完全可以建立一種新的、更健康、更平等的外交關係!他們誠心朝貢,我們按價值回禮,以示友好即可!”
“若想獲得更多,可以,拿真東西來換!互市貿易,技術交流,都可以談!但想空手套白狼?門都沒有!”
“這就像做生意,講究的是公平買賣,互利互惠。老是做賠本買賣,再厚的家底也得敗光!陛下,諸公,咱們大唐,是堂堂天朝,不是開善堂的啊!”
林平安滔滔不絕,將現代的外交思維、經濟手段和技術保護理念,用這個時代能理解的語言包裝出來,雖然聽起來離經叛道,卻又隱隱指向一種更可持續、更具主動性的強國外交。
一時間,整個太極殿落針可聞,不少官員陷入沉思,連王珪也一時語塞,他發現這小子雖然歪理邪說,但邏輯自成一體,想反駁都難。
李世民端坐其上,麵色陰沉不定。
他聽著林平安的心聲和明麵上的諫言,心中早已掀起了驚濤駭浪。
那些他習以為常的“規矩”,被林平安用如此直白甚至難聽的方式撕開,露出了血淋淋的現實。
冤大頭、資敵、死要麵子活受罪……這些詞像針一樣紮在他的心頭。
他沉吟良久,緩緩說道:“林愛卿之言,雖顯突兀,卻也不無道理!邦交之道,確需與時俱進!”
“此事……容朕再細細思量!王愛卿,回禮清單暫且壓下,待朕與三省重議之後,再行定奪!”
話落,他不待百官反駁,起身大踏步離開了太極殿。
張阿難看向麵麵相覷的百官尖聲道:“退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