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 章 新城這麽大,當初是怎麽從母後肚子裏出來的呀?

字數:3572   加入書籤

A+A-


    這個祿東讚果然不簡單,竟將中原文化研究的如此透徹!
    魏征心頭一凜,冷笑一聲:“好一個禮尚往來!祿大相,你隻知《禮記》有往來之說,可曾讀《左傳》?”
    “《左傳·隱公十一年》有言:度德而處之,量力而行之,相時而動,無累後人!此方為真正的聖賢之道!”
    “如今大唐之“德”,在於安民,之“力”在於恢複,之“時”在於休養!根據實際情況“度德”、“量力”而調整政策,正是遵循古訓,避免累及後人!”
    “爾等不顧大唐實情,隻知一味索求厚禮,此舉絕非相時而動,乃是刻舟求劍,徒具虛禮,而失其實質!此等隻求表麵光鮮,不顧他人死活的“禮”,不要也罷!”
    魏征這一步,極其高明。他不再與對方糾纏“禮”的具體條文,而是引用《左傳》,上升到“德”、“力”、“時”的治國哲學層麵,指出變通的必要性。
    直接將祿東讚固守的“古禮”貶低為“刻舟求劍”的虛禮。
    這背後,顯然是受到了林平安昨日那番“打破僵化規矩”言論的影響。
    祿東讚臉色終於變了,魏征跳出了常規的禮法辯論框架,讓他有些意外。
    他深吸一口氣,強自鎮定道:“魏公乃當世大儒,豈不知“國之大者,不示弱於人”?大唐若因區區財貨而示弱,隻怕四方野心之輩,會心生妄念,屆時邊境不寧,豈非因小失大?外臣等此番,亦是替大唐考量啊!”
    他開始轉換角度,試圖用國家安全來施加壓力。
    “哈哈哈……”
    魏征哈哈大笑道:“祿大相,你終於說出實話了!繞了這麽大圈子,什麽古禮,什麽大義,歸根結底,不過是覺得回禮薄了,便是大唐示弱!”
    “你等便可心生妄念,甚至不惜以邊境不寧相威脅!此等行徑,與市井無賴敲詐勒索何異?!”
    “《春秋》大義,在於尊王攘夷,在於明辨華夷之防!爾等若真心臣服,自當恪守臣節,體恤君父!若心存妄念,即便傾盡大唐府庫以奉之,亦難填爾等溝壑!陛下!”
    魏征猛地轉向李世民,拱手朗聲道:“《司馬法》有雲: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今日若對這等脅迫讓步,才是真正的示弱,才會真正引來豺狼窺伺!”
    “臣請陛下,堅守決議!我大唐將士的刀鋒,比任何厚禮都更能讓宵小之輩清醒!”
    他聲如洪鍾,震得殿內嗡嗡作響,那股凜然正氣,讓不少原本心存猶豫的官員都為之動容。
    祿東讚被魏征這連番猛烈的攻擊駁得一時語塞,臉色陣紅陣白。
    他現在終於明白為何強如李世民都得避讓魏征三分,因為魏征這嘴是真能說!
    祿東讚一咬牙,也不理魏征了,直接以頭觸地,朝端坐龍椅上的李世民悲呼道:“請天可汗陛下體恤我等,遵循古製!”
    一眾藩邦使者紛紛有樣學樣,以頭觸地,齊聲悲呼。
    “請天可汗陛下體恤我等,遵循古製!”
    李世民本欲發作,可對方突然軟了,竟然開始裝可憐賣慘了,這讓他有些犯難了。
    畢竟大唐乃是天朝上國,人家跪在你麵前乞求施舍,連臉都不要了,若再拒絕,大唐顏麵何存?!
    與此同時,立政殿。
    長孫皇後端坐在軟榻上,手中拿著一件未完工的小兒肚兜,一邊縫製,一邊與坐在一旁的高陽說著體己話。
    高陽今日穿著一身緋色宮裝,嬌豔明媚,隻是聽著母後關於如何打理家事、體貼夫君的教誨,時不時俏臉微紅,偶爾嘟著嘴小聲反駁一句“他才不用我體貼呢”,眉眼間卻流轉著新婚燕爾的甜蜜與嬌羞。
    殿內一角波斯絨毯上,則是另一番景象。林平安毫無形象地盤腿坐在地上,與小兕子逗弄著兩歲的新城公主。
    小新城像個粉白的糯米團子,穿著厚厚的錦襖,一雙烏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盯著林平安,嘴裏“咿咿呀呀”地流著口水。
    林平安手裏拿著一個造型滑稽的布偶小狗,靈活地動著,引得小新城伸出胖乎乎的小手去抓,不停地發出“咯咯”的笑聲。
    小兕子則跪坐在林平安身邊,她身子弱,裹著厚厚的狐裘,小臉卻因為興奮而紅撲撲的。
    她看著幼妹,又看看林平安,突然扯了扯林平安的袖子,一雙烏黑秀眸滿是求之欲。
    “姐夫,姐夫,新城妹妹這麽大,當初是怎麽從母後肚子裏出來的呀?”
    小兕子歪著頭,表情極其認真:“是不是要用刀把母後的肚子“嘩”一下剖開來?那母後會不會很痛很痛呀?”
    呃……
    林平安臉上的笑容瞬間僵住,嘴角抽搐。
    他穿越而來,醫術通天,可麵對一個九歲小女孩提出的如此“高難度”且充滿童真的生理知識問題,一時竟有些語塞。
    這該怎麽解釋?用“送子鸛鳥”的故事糊弄?還是直接上生理解剖圖?貌似都不太合適。
    他這短暫的卡殼,立刻被小兕子捕捉到了。小丫頭像是發現了什麽了不得的秘密,眼睛一亮,帶著點小得意:“原來還有姐夫不知道的東西呀!我還以為姐夫什麽都懂呢!”
    不遠處的長孫皇後聽到女兒的驚人之語,先是愕然,隨即不禁以袖掩口,哭笑不得地搖了搖頭,鳳眸中滿是無奈與寵溺。
    而高陽更是聽得麵紅耳赤,羞赧地瞪了林平安一眼,仿佛是他教壞了小兕子一般,低聲啐道:“這丫頭,真是什麽都敢問!”
    長孫皇後看向高陽,柔聲道:“漱兒,你既已出嫁,也要早些為林家開枝散葉才是,爭取明年啊,給平安生個大胖小子,也讓本宮和你父皇早早抱上外孫。”
    高陽聞言,臉紅如血,低聲呐呐道:“母後……平安他說……說我年紀還小,身子骨還沒完全長開,現在生產有風險,要……要孩子怕是還得等兩年呢。”
    長孫皇後本想再勸,但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她想起林平安那神乎其技的醫術,想起他之前委婉提過女子過早生育和多生對母親和孩子都不好的言論。
    再聯想到自己這些年纏綿病榻,或許……平安說的真有道理?
    長孫皇後看了一眼林平安,說道:“平安是醫道聖手,他既這麽說,自有他的道理,漱兒你聽他的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