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 章 長樂探監
字數:3541 加入書籤
                    王禦史被噎了一下,但立刻抓住“毆打皇子”這一點死死不放:“孔祭酒!縱然齊王有錯,也輪不到他林平安動用私刑!此風一開,國法何在?皇權尊嚴何在?!”
    孔穎達雖占著道德高地,但在“程序正義”和“皇權尊嚴”這套說辭麵前,一時也難以徹底駁倒對方,場麵再次陷入膠著。
    就在雙方僵持不下之際,殿外禁衛快步入內,朝李世民拱手稟報:“啟稟陛下,馬嘉運、王恭,蓋文達等諸位大儒,於殿外求見!”
    此言一出,喧嘩的大殿瞬間為之一靜。
    王禦史等人的臉色頓時變得無比難看。
    這幾位,都是前幾日朱雀門外高台上,與林平安論道,最後卻被其折服的大儒!他們此刻聯袂而來,目的不言而喻!
    李世民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精光,沉聲道:“宣。”
    片刻後,以馬嘉運、王恭、蓋文達為首的七八位白發蒼蒼的大儒,身著儒袍,神色肅穆地步入大殿。
    他們雖年事已高,步履卻沉穩,身上自帶一股皓首窮經沉澱下來的浩然正氣,讓原本喧鬧的朝堂頓時肅靜下來。
    幾位大儒向李世民行禮後,蓋文達直接開門見山朝,李世民拱手道:“陛下,齊王虐童,人神共憤,林侯仗義出手,事出有因,情有可原!”
    “《禮記》有雲:‘敖不可長,欲不可從,誌不可滿,樂不可極。’齊王之行,四者皆犯!”
    “而林侯之舉,合乎孟子所謂‘舍生取義’之道!陛下,天子犯法,尚與庶民同罪,何況皇子乎?若因身份尊貴便可逍遙法外,則國法不公,民心何附?”
    幾位大儒你一言我一語,引經據典,將“程序正義”批駁得體無完膚,強調“天理”高於“律法條文”,林平安的行為正是維護了最基本的“天理人倫”。
    他們學問淵博,言辭犀利,王禦史等人在他們麵前,如同蒙童麵對博士,根本毫無招架之力,被駁得麵紅耳赤,啞口無言。
    眼見火候已到,蓋文達深吸一口氣,從袖中鄭重取出一卷書冊,朗聲道:“陛下,諸位同僚!老朽近日偶得一蒙學經典,願與諸公共賞之!”
    說罷,他不顧朝堂禮儀,直接朗聲誦讀起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清脆而富有韻律的句子回蕩在太極殿內,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卻蘊含著為人、為學、為史、為政的大道理。
    殿內百官,初時愕然,隨即都被這淺顯卻又深邃的文字所吸引,臉上露出震撼之色!
    這……這是足以流傳千古的啟蒙聖典啊!
    蓋文達念畢最後一句“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整個大殿落針可聞。
    他環視眾人,擲地有聲道:“此《三字經》,便是林侯為啟蒙天下稚童,親筆所著!”
    “能寫出‘人之初,性本善’,能心懷天下蒙童,著此聖典者,其心何其光明!其誌何其高遠!”
    “爾等卻在此以齷齪之心,度君子之腹,汙蔑其行為不端,品行有虧?簡直滑天下之大稽!爾等讀的聖賢書,莫非都讀到狗肚子裏去了嗎?!”
    這一頓劈頭蓋臉的怒斥,如同狂風暴雨,將王禦史等人徹底淹沒。
    他們臉色慘白,嘴唇哆嗦,在《三字經》的光芒和林平安著者身份的衝擊下,在他們最引以為傲的“道德文章”領域,被幾位儒家泰鬥批得體無完膚,連抬頭對視的勇氣都沒有了。
    李世民看著這一幕,知道時機已到。
    他輕咳一聲,麵上帶著帝王的威嚴與一絲“不悅”:“眾卿之意,朕已知曉!然,林平安毆打折辱皇子,終究是事實!朕,已將其打入大理寺獄,以示懲戒。”
    “陛下不可!”
    孔穎達和蓋文達等人聞言大急,也顧不得君臣禮儀了,立刻調轉槍口。
    “林侯雖有不當,然功遠大於過,情更屬可原!將其下獄,豈非讓天下義士寒心?讓這《三字經》蒙塵?望陛下明察,即刻釋放林侯!”
    “望陛下明察!”
    一眾大儒齊齊躬身,態度堅決。
    他們引經據典,從孔孟之道說到治國平天下,言語間甚至帶上了“若因此事懲處義士,恐傷陛下聖明”之類的諫言,雖未直言,但那架勢,仿佛李世民若不放人,就成了不辨是非的昏君一般。
    李世民被這群平均年齡超過六十歲的“國寶”級大儒圍著“勸諫”,臉上適時地露出既無奈又不得不重視的神情。
    他沉吟片刻,仿佛在巨大壓力下做出了妥協,最終沉聲道:“罷了!眾卿所言,亦不無道理!林平安行事雖過於衝動,然其心可憫,其功亦不可沒!”
    “便依眾卿所言,然國法威嚴亦不可輕廢……便關押其三日後釋放,小懲大誡,功過相抵吧!”
    聽到隻是關押三日,一眾大儒相互看了看,知道這已是陛下能做出的最大讓步,這才紛紛躬身。
    “陛下聖明!”
    隨即,眾人朝李世民拱了拱手,便退出了太極殿。
    看著這群德高望重的大儒們心滿意足地退出太極殿,殿內百官,無論是支持的還是反對的,都久久未能回過神來。
    很快,早朝散去。
    …………
    時近正午,大理寺天牢最深處的“特等單間”內,氣氛與外界的陰森潮濕截然不同。
    林平安正四仰八叉地躺在一張鋪著軟墊錦被的定製大床上,翹著二郎腿,嘴裏甚至還哼著不成調的小曲。
    這牢房,與其說是囚室,不如說是某家高檔客棧的天字一號房,桌椅板凳、茶具等一應俱全,欄杆全部用木板包起來了,隔音極佳,隱私無憂。
    大理寺卿孫伏伽坐在桌邊,努力找著話題與林平安尬聊,從天氣聊到詩詞,又從詩詞聊到地方習俗。
    牢房外往來巡視的獄卒見狀,都不由心頭一凜,這位爺,惹不起啊!
    就在這時, 一名獄卒小跑而來,在門外壓低聲音稟報,“大人,侯爺,長樂公主殿下駕到!”
    孫伏伽聞言,大喜過望,總算可以結束這尬聊了,他朝林平安拱了拱手,逃也似地退了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