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眾叛親離

字數:4192   加入書籤

A+A-


    三日,七十二個時辰。
    不眠不休,人馬未歇。
    “破浪號”的船體在狂暴的航速下發出不堪重負的呻吟,謝長風親自掌舵,將這艘巨艦壓榨到了極限。
    喬兮月一口又一口地灌下濃黑的苦藥,強行壓製著翻湧的氣血和眼部的刺痛。
    當天津港那熟悉的碼頭輪廓,終於出現在海平線盡頭的瞬間,喬兮月竟雙腿一軟,險些跪倒。
    不是力竭,是那股吊著她最後一口氣的、名為“希望”的弦,在看到陸地的那一刻,驟然繃斷。
    “快!換馬!八百裏加急!”周景琰的聲音嘶啞,他顧不上自己鎖骨處那鑽心的劇痛,親自將姐姐扶上早已備好的戰馬。
    鐵蹄踏碎了京城的寧靜。
    然而,越是靠近那座熟悉的、巍峨的皇城,喬兮月的心,便越是一寸寸地往下沉。
    太安靜了。
    街道上,沒有坊間的喧嘩,沒有百姓的議論。所有人都像是被一隻無形的手扼住了喉嚨,看到他們那支卷著風塵與殺氣的隊伍時,隻是飛快地垂下頭,匆匆避入巷弄,那神情,不是敬畏,而是一種說不清的、混雜著恐懼與疏離的審視。
    宮門前,羽林衛的甲胄擦得鋥亮,陣列森嚴。可當為首的將領看到太子與公主的令牌時,臉上沒有半分欣喜,隻是例行公事般地行禮,那動作標準,卻僵硬得像一具提線木偶。
    “殿下,公主殿下,陛下正在養心殿,與眾位大人議事。”
    議事?
    母後病危,父皇還在議事?
    一股不祥的預感,如同一條冰冷的毒蛇,瞬間纏上了喬兮月的心髒。
    養心殿。
    殿門沉重,推開時,沒有想象中的爭吵與喧嘩,隻有一片令人窒息的壓抑。檀香的氣味混雜著濃重的藥味,熏得人胸口發悶。
    龍椅之上,父皇周瑾瑜的身形,仿佛在短短十數日間,被抽幹了所有的精氣神。
    他麵色蠟黃,眼窩深陷,那雙曾裝滿星河與山川的帝王之目,此刻渾濁不堪,布滿了蛛網般的血絲。
    他看著他們,那複雜的表情裏,沒有久別重逢的喜悅,沒有對兒子傷勢的心疼,更沒有對女兒歸來的安慰。隻有一種疲憊到極致的、仿佛在審視兩個麻煩的、疏離的態度。
    喬兮月的心,徹底涼了。
    “兒臣(臣女),參見父皇!”
    “起來吧。”周瑾瑜的聲音,沙啞得像是兩塊砂紙在摩擦。
    不等喬兮月開口詢問母後的病情,一道清潤的、卻又陌生到讓她渾身血液都幾乎凝固的聲音,從殿下文臣的隊列中,緩緩響起。
    “陛下,鎮國公主與太子殿下既已回京,那臣,便有本奏。”
    喬兮月猛地轉頭。
    是他。
    是那個她曾以為,會永遠站在她身前,為她遮風擋雨的男人。
    黎子釗。
    他穿著一身嶄新的、工整的青色官服,玉帶革靴,身姿挺拔如鬆。可那張曾讓她在無數個深夜裏輾轉反側的、溫潤如玉的臉,此刻卻覆著一層她從未見過的、拒人於千裏之外的寒霜。
    他的眉眼,依舊是熟悉的眉眼。可那雙總是盛滿了溫柔與愛戀的眸子,此刻卻平靜得像一潭深不見底的寒潭,沒有半分波瀾。然而,在他垂在官服長袖下的手,卻幾不可察地死死攥成了拳,指節因過度用力而微微泛白。那是一種壓抑著滔天巨浪的死寂。
    他看著她,那表情,不是在看自己的妻子,而是在看一個與他毫不相幹的、等待審判的罪人。
    “黎子釗,你……”周景琰又驚又怒,鎖骨處的傷口因激動而劇痛,他卻恍若未覺,上前一步,便要嗬斥。
    黎子釗卻連眼皮都未曾抬一下。
    在喬兮月敏銳地捕捉到,父皇搭在龍椅扶手上的手指,猛地抽搐了一下,那雙渾濁的眼中,閃過一絲刀割般的痛楚,卻又被他用更大的疲憊與冷漠,死死地壓了下去的瞬間。
    黎子釗從袖中,緩緩取出一份早已備好的奏折,雙手高舉過頂,朗聲開口,那聲音,字正腔圓,清晰無比,每一個字都像一柄淬了劇毒的冰錐,狠狠地、不偏不倚地,紮進了喬兮月的心髒!
    “臣,安康縣代知縣,黎子釗,彈劾鎮國公主喬兮月!”
    “其罪一,擁兵自重,無視君父!未得聖令,擅自調動泉州水師,裹挾商賈,組建私軍,遠征海外,此舉與謀逆何異?!”
    “其罪二,濫用國器,致使袍澤傷亡慘重!為求速勝,竟將國之重器‘開山神雷’肆意揮霍,更以詭譎之法引動天雷,致使太子殿下龍體受損,險些釀成動搖國本之大禍!”
    “其罪三,結交匪類,意圖不軌!其麾下所謂‘橘神衛’,多為市井無賴、江湖草莽,更與東南巨寇謝長風往來過密,名為平叛,實則早已成地方一霸,尾大不掉,實乃國之大賊!”
    一句句,一聲聲。
    那曾經最溫柔的情話,此刻化作了最鋒利的刀刃。
    那曾經最堅定的支持,此刻變成了最致命的指控。
    喬兮月的腦中,“嗡”的一聲,一片空白。她聽不清他在說什麽了。她隻覺得,整個世界都在旋轉,腳下的金磚變得柔軟,頭頂的雕龍在扭曲。
    這是假的。
    這一定是那該死的“神明”,為她編織的又一個幻境!
    她死死咬住舌尖,劇痛讓她試圖清醒,可眼前那道青色的身影,卻真實得讓她心碎。
    “夠了!”周景琰發出一聲不似人聲的咆哮,他再也忍不住,一把奪過黎子釗手中的奏折,當著滿朝文武的麵,狠狠撕成了碎片!
    “黎子釗!你這個忘恩負義的白眼狼!你瘋了嗎?!”他指著黎子釗的鼻子,氣得渾身發抖,“你忘了是誰把你從一個窮酸書生提拔到今天的位置?忘了是誰在安康縣救了你,救了那一城的百姓?!我皇姐在前方為大周流血拚命,你卻在背後捅刀子!你還是不是人!”
    黎子釗麵對這滔天的怒火,臉上依舊沒有半分波動。
    他甚至沒有去看一眼地上那散落的奏折碎片,隻是對著周景琰,緩緩地、一字一頓地開口,那聲音,平靜得可怕。
    “太子殿下,臣隻是在陳述事實。至於事實的背後,公主殿下究竟是為國為民,還是包藏禍心,自有陛下與天下人,來論斷。”
    話音剛落。
    戶部尚書劉庸渾身一顫,他下意識地抬頭,與黎子釗那冰冷的視線在空中交匯了一刹那。
    黎子釗的目光沒有半分溫度,隻是用指節,輕輕叩了叩自己腰間的玉帶。
    劉庸如同被蛇盯住的青蛙,老臉瞬間煞白,隨即第一個出班附議,他老淚縱橫,對著龍椅叩首:“陛下!黎……黎大人所言,字字泣血啊!國庫為之一空,皆為公主一人之私欲!此風若長,國將不國啊!”
    “請陛下,嚴懲鎮國公主,以正國法,以安天下!”
    “請陛下嚴懲!”
    一時間,朝堂之上,黑壓壓跪倒了一片。那一聲聲的“請陛下嚴懲”,如同一道道催命的符咒,匯成一股巨大的、無形的聲浪,要將喬兮月徹底淹沒。
    眾叛,親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