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貨源

字數:3818   加入書籤

A+A-


    前進機械廠,從成立到開始生產,實際上時間並不長,NC市裏的其他工廠單位並不知道市裏還有這個廠,更不知道它的能力。
    在工業局通知他們前進廠能夠加工機械零件後,一些廠就主動跑來前進廠,問詢情況。
    實在是國內經過戰爭,許多生產都已經斷絕,而南昌解放這一年多,許多生產開始逐步恢複,但國內的生產體係並沒有跟上,使得許多工廠和單位缺乏大量易磨損的部件。
    比如抽水機、軋花機、碾米機上的損壞軸、齒輪、軸承座、連杆等。
    自行車的中軸、滾珠、腳踏軸、鏈輪等。
    生產人力車、板車的車軸、軸承、套筒、刹車部件等。
    紡織廠、米廠、電廠的傳動軸、齒輪、蝸杆、皮帶輪、鍵、銷等非常通用的零件。
    這些零件大部分加工起來並不複雜,就是材料上NC市場上卻不能提供。
    現在國家鋼材產量小,特別是才剛剛恢複鋼鐵生產,所有生產出來的鋼材,首先被用於國家確定的重點工程,如鐵路修複、水利建設和軍需生產。
    其他方麵的需求,都需要私人企業向主管單位申請。
    或者國家為了利用私營企業的生產能力,開始普遍采用“加工訂貨”的方式。
    即國家提供原料,私營工廠按照國家的指令和要求進行生產,賺取加工費。
    這時,鋼材主要是國家提供的,而不是企業自己去市場購買。
    也就是說,雖然國內還沒有實行計劃經濟進行統購統銷,但由於鋼材的稀缺性,已經開始有計劃了。
    之前陳曉克還可以說能夠從外界搞到一些材料,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話已經越來越不可能說出來了。
    同樣給部隊生產的零件,所需材料,也是需要前進廠向政府提出需求申請材料。
    現在廠裏還能依靠庫存,但是今後就隻能依靠政府提供什麽,他們用什麽了。
    ……
    眼看市裏需求這麽多,陳曉克感覺前進廠生產能力是不足的,需要進一步擴張。
    也就是擴大機床設備數量,增加人手。
    當然設備和人員也可以找政府。
    反正陳曉克也清楚今後要發生什麽事,而且他也沒有想著要當什麽大老板。
    更早一些建立合作關係更好。
    今後就要采取能夠在1950時空解決的問題,就在這裏解決。
    實在不行再想著從現代輸送。
    既然已經想好,陳曉克就騎上摩托車去工業局找沈局長。
    街道上,陽光依舊和煦,但空氣中似乎彌漫著一絲不同以往的緊繃感。
    廣播裏傳來的不再是單純的生產新聞,時而會插播一些關於“美帝國主義侵略暴行”的社論和“全國人民團結一心”的號召。行人步履匆匆,交談聲中,“戰爭”、“鴨綠江”、“東北”成了高頻詞。
    一種無聲的戰爭動員,正在這座城市的脈絡中湧動。
    陳曉克騎著摩托車穿過街道,能清晰地感受到這種變化。
    工業局局長辦公室。
    沈局長桌上的文件似乎比以往更多,且大多帶著“急件”或“密件”的戳記。他見到陳曉克,臉上帶著疲憊卻理解的笑容。
    “曉克同誌,我正想著找你。你們廠這兩天的情況我聽說了,任務壓得很重,幹得不錯!”沈局長示意他坐下,“怎麽,遇到大困難了?”
    陳曉克沒有寒暄,直接切入主題:“局長,困難確實不小,主要是產能實在跟不上了。現在不僅是市裏各廠的維修件。我們廠就那麽幾台老設備,劉師傅他們幾個人,就是天天不睡覺也幹不完。長此以往,隻怕要耽誤大事。”
    他誠懇地看著沈局長:“局長,我想請求政府的支持。廠子需要擴充,需要增加設備,增加人手。否則,恐怕難以承擔起您和上級期望的重擔。”
    沈局長聽完,沉吟了許久,手指無意識地敲著桌麵。他站起身,走到窗前,看著外麵略顯蕭瑟的院子,歎了口氣。
    “曉克同誌,你的難處,我懂。你想擴大生產,支援建設,這份心,我更懂!”他轉過身,語氣沉重而坦誠,“但是,現實情況,我得跟你交個底。”
    “設備…”沈局長搖搖頭,“全新的,一台也沒有。預算沒有,指標更沒有。現在所有能生產新機床的廠子,任務都排到明年去了,優先保障的是東北和華北的重工業建設以及…部隊的兵工廠。”
    JX省製定的一些計劃,都因為朝鮮戰爭,給軍工讓路了。
    他話鋒一轉,帶著一絲無奈和期望:“不過,廢舊設備倒是還有一些。物資局的倉庫裏,還有一些老舊床子,多是抗戰時期遺留下來的‘萬國牌’,破的破,殘的殘,很多都缺零件。我可以批條子,讓你自己去挑,拉回去。但是,能不能修好,能不能用起來,全靠你們自己想辦法。這算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了。”
    “人員…”沈局長說到這個,神色稍緩,“這個倒是可以想想辦法。勞動局那邊登記在冊的、有機械加工經驗的老師傅雖然不多,但還是能擠出兩個調給你。另外,我可以讓街道再給你們多安排幾個成分好、手腳勤快的學徒工。老師傅帶學徒,是我們現在的老傳統,也是解決人手問題的好辦法。”
    他走回桌前,雙手撐在桌麵上,目光灼灼地看著陳曉克:“曉克同誌,政府現在的難處,希望你能理解。所有的資源,首先要保證大局,保證軍工。我能給你的支持,就是政策上的允許,以及這些破銅爛鐵和有限的人手。剩下的,就要靠你們‘前進廠’自己闖出一條路來了!怎麽樣,有沒有信心?”
    陳曉克心中早有預料,政府不可能提供現成的現代化設備。沈局長的回答,雖然困難,卻恰恰給了他最需要的東西——合法性和來源可解釋的物資。
    他立刻站起身,語氣堅定地回答道:“局長,我明白了!謝謝組織的信任和支持!有您這句話,有這些老設備和人手,我們就有了底氣!您放心,設備再老,我們想辦法修!人手再新,我們用心教!保證不會耽誤任何生產任務,絕不給組織丟臉!”
    “好!要的就是這股子闖勁!”沈局長欣慰地一拍桌子,“條子我這就給你開。去吧,帶著劉師傅,去倉庫裏‘淘金’吧!希望你們能給我帶來驚喜!”
    離開工業局,陳曉克的心情反而踏實了許多。
    政府無法提供現成的援助,這反而減少了他暴露的風險。
    那些“破銅爛鐵”,正是他發揮現代知識和來自另一個時空的“配件”優勢的最佳舞台。
    他騎上摩托車,直接回廠,先把這些破銅爛鐵拉回來。
    他再回現代盡快把剩下的滾齒機核心部件運回來。
    這樣就沒有漏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