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汽錘
字數:7006 加入書籤
回到現代,這裏已經是夏天了。
從家裏換了一套簡單的衣服,出來轉悠一會兒,簡單吃點飯,感受現代社會的樣子,已經讓陳曉克感覺有那麽一絲不太適應了。
好在回去後洗了個澡,再打開手機,看了一會兒新聞,他還是找回了現代的感覺。
世界還是如此紛亂,而中國還能穩坐釣魚台。
看著近期發生的各種國際事件,特別是跟中國有關的事件,讓陳曉克特別有感觸。
工業生產能力才是一個國家的實力基礎。
之前陳曉克都沒有感覺到。
美帝現如今能夠領先世界的東西已經不多了,這就造成他們再想四處發威已經變的力不從心。
看看破爛不堪的軍艦,隻有PPT的六代機,就能知道他們沒有了龐大的製造業,下場是什麽樣子的。
也就對付一些小國還可以,麵對工業生產能力更強大的中國,就隻能采取其他辦法。
這就給人一種,他們黔驢技窮的感覺,一點都不像我們記憶裏的帝國主義。
有些太溫順了。
而1950時空,還是要快速增加工業生產能力,這是一切的根本。
隻是今天陳曉克不去練習車間。
趙師傅給他發了信息,說家裏有事要休息一下。
陳曉克自然不可能不同意。
既然如此,他也就決定休息一下,調整一下自己。
感覺辭職後他過的比之前還要忙碌,兩個時空都有事情要幹。
但這樣的忙碌也讓人更加充實。
特別是他不斷學習技術,哪怕是學習這種看似淘汰的技術,也讓他感覺自己在成長,變的強大。
原本他以為強大這個詞,用在個人身上似乎是沒有意義,但是現在感覺,這就是一個人相對應這個世界的掌控力。
有的人可以屢戰屢敗,但最終還是能夠站立起來。而有的人既沒有戰鬥的勇氣,也沒有發展的能力,隻能在很低的層次不斷掙紮。
這就可以說是一個人強大與否。
原本的陳曉克也算是有一些能力,但他夠不上強大了這兩個字,隻能算是這個世界裏一顆微不足道的螺絲釘。
也就是一個工業化的產品,有需要的也不是必要。
現在再看看自己,從勞動中已經又瘦了二十多斤,身體有力量,肌肉更加緊實。
不說像健身那樣的明顯的肌肉,也更有一種對事物的掌控力。
心裏想著這些事情,手機突然閃動一下。
陳曉克拿起來,點開一看是符老。
原來他要約陳曉克再次見麵,還是那個魚塘。
陳曉克感覺自己也沒有太多的事,就同意今天下午在魚塘見麵。
陳曉克以為符老有什麽重要的事情,可是兩個人坐下之後,符老遞給他一瓶水,詢問了一下他近期的情況。
陳曉克也就把大致情況說了一下。
隻是聽說陳曉克說起他穿越時,感覺非常輕鬆後,就表示,“你的方法是對的,你現在這個樣子應該是已經開始融入那邊的社會了。”
“是嗎?”
“是的,我回想起來,我曾經也在那邊建立過一個商號,方便收集物資,那時去那邊也沒有困難,隻是後來商號被當地的軍閥看中,直接奪了過去,就不那麽容易穿越了。”說著魚竿動了一下,符老趕緊收杆,可是魚兒已經跑了。
他掛上餌料再次拋竿過去,才接著道,“你碰上了好時候呀!”
符老也是感慨,陳曉克不願意做生意,去的時間就正好。
陳曉克自己倒沒有這種感覺,他反正就喜歡搗鼓一些東西,去那裏也餓不死他就是了。
但是融入那邊的社會,就會讓自己穿越時空時輕鬆,這一點陳曉克之前還沒有想到。
但是想想也可能就是如此,你已經融入時空,時空為什麽還要排斥你?
符老邊釣著魚,又說起來這些年的過往,特別是他曾經穿越時光導遊物資的事情。
似乎是他最意氣風發的時候。
他拿出來大量珍貴的寶貝,在拍賣市場上叱吒風雲,並在90年代就開始涉足許多產業,都能大筆的掙錢。
最後還上了市,一時風頭無兩。
符老跟陳曉克說了許多話,這些話似乎他已經很久沒有跟人說過了。
陳曉克一開始還不明白,但是不久他就知道,這些話他似乎也隻能跟陳曉克說起。
最後老人也沒有釣到幾條魚,但看著人卻明顯輕鬆許多。
陳曉克回去的路上,也感覺自己似乎放下了一些心事。
老人沒有問陳曉克找人的情況。
實際上陳曉克也在用心觀察周邊的人,隻是人海茫茫,要想找到這個人太難了。
……
休息一天,陳曉克再次來到訓練車間裏。
空氣中彌漫著切削液和機油的混合氣味,與1950年代“前進廠”的味道驚人地相似。
這裏沒有數控機床的嗡鳴,隻有老式皮帶車床沉穩的旋轉聲、牛頭刨床有節奏的往複撞擊聲,以及手搖銑床齒輪齧合的清脆響動。
陳曉克站在一台有些年頭的臥式鏜床前,神情專注。
他身邊依舊站著一位頭發花白、精神矍鑠的老者——趙師傅。
“曉克啊,腦子裏的圖紙畫得再花哨,最後都得落到這鐵疙瘩上,靠手藝說話。”趙師傅聲音洪亮,帶著老一輩工匠特有的篤定,“你這汽錘的氣缸套,內孔要鏜得又直又光,差一絲,活塞就跑不順,力氣全耗在磨蹭上了!”
陳曉克跟他說要製造蒸汽錘時,趙師傅也沒有問他又要幹什麽。
隻是依舊開啟了指導模式。
“我明白,趙師傅。”陳曉克深吸一口氣,將一根粗壯的QT5007球墨鑄鐵毛坯小心翼翼地吊裝到鏜床的工作台上,用壓板仔細固定、找正。
“幹這活,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趙師傅指點道,“先粗鏜,留足餘量;再精鏜,刀要磨得利,進給要勻,手下的感覺最重要!最後一步,”他指著旁邊一架老舊的內圓磨頭,“得上這個,一點點蹭,靠的是耐心,磨出那鏡麵光來!”
陳曉克點點頭,開始了漫長而枯燥的鏜孔作業。
他搖動手輪,控製著鏜杆緩緩進入毛坯,鐵屑呈著暗藍色的螺旋狀不斷排出。
他全神貫注,用耳朵聽切削的聲音,用手感受進給的阻力,不斷微調,確保尺寸和圓度。
汗水浸濕了他的工裝。
接下來是活塞錘杆的加工。
他選用42CrMo合金鋼棒料,在老式車床上,用鋒利的硬質合金刀,一遍遍精細車削。
趙師傅在一旁眯著眼看:“尺寸到了不算完,得磨!磨床上去,把最後那幾絲磨出來,表麵粗糙度才能達標!”
陳曉克點點頭。
最精巧的活是加工配氣閥的閥芯和閥體,這需要極高的配合精度。
陳曉克在趙師傅的指導下,用精密小車床和手工研磨相結合的方法。
他先車出大致形狀,然後用在機油中調和的金剛石研磨膏,將閥芯與閥體配對,進行手工對研。
這是一個極其考驗耐心和手感的過程,直到閥芯能在閥體內順滑移動且無明顯間隙為止。
“這手藝,現在沒幾個年輕人會了,也靜不下這個心。”趙師傅看著陳曉克一絲不苟地研磨,滿意地點點頭,“但這才是真功夫!比那按按鈕的機器,出來的活兒有靈性!”
那些高性能的聚氨酯密封件,陳曉克無法手工製作,但他找到了符合時代“偽裝”要求的替代品——他采購了耐磨丁腈橡膠材質的V形和O形密封圈,這種材料在1950年代也已出現,隻是性能遠不如現代產品。
可是這足以蒙混過關。
最後,他用手工板牙和絲錐加工出那一套高強度螺栓,並對它們進行了火焰加熱淬火的熱處理,以達到12.9級的強度要求。
所有零件加工完成後,陳曉克用油石精心打磨掉毛刺,塗抹上防鏽脂,用油紙和木箱仔細封裝。
趙師傅看著這些即將發走的零件,拍了拍陳曉克的肩膀:“小子,手藝練得不錯了!這些家夥事兒,是給哪個老廠子的救命寶貝去吧?幹的是積德的事!”
陳曉克沒有回答,就隻是笑了笑,任憑趙師傅去猜測。
看著這些凝聚了傳統加工技藝和現代材料知識的“火種”,心中充滿了成就感和期待。
……
蒸汽錘完成,並不是終點。
在趙師傅的指導下,陳曉克如同一個勤奮的學徒,將“前進廠”急需的下一批“工業火種”逐一加工出來。
車間裏,老機床的轟鳴聲仿佛是與另一個時空的共鳴。
下一個就是台鑽。
水泵機組是“零件集合體”,需要大量螺栓、銷軸進行連接和固定。
這意味著有數不清的孔需要加工。
機座上的安裝孔、軸承端蓋上的螺栓孔、泵殼上的連接孔、法蘭上的水管孔等。
這些孔要求位置準確、尺寸統一,否則無法裝配。
手工劃線鑽孔效率低下,精度差,勞動強度極大。
這時有了台鑽,就可以更加完美地完成這個任務。
陳曉克選用軸承鋼,在車床上精心車製出高精度主軸,並經熱處理和精密磨削,保證其徑向跳動小於0.005mm。他配套加工了精密齒輪組和一副淬火磨削的絲杠螺母,用於進給機構。
這些部件將賦予那台由“前進廠”自鑄床身組裝的鑽床,以遠超時代的鑽孔精度。
一根采用42CrMo鋼鍛造、車削並經調質處理的高強度曲軸是核心。
陳曉克配套加工了連杆、精密導向柱和一套變速齒輪。
這套核心將是自製的“C”型框架壓力機,擁有平穩而強大的壓裝能力。
第三個是劃線平台。
在加工大型、複雜零件時,第一道工序就是劃線。
工人需要根據圖紙,在毛坯上畫出所有的加工界限、孔位中心線、輪廓線。如果劃線本身的基準就不準,後續所有加工都會累積誤差,導致零件報廢或無法裝配。
沒有高精度的平台,劃線隻能憑經驗,誤差巨大。
這是精度之基。
陳曉克訂購了一塊經過應力消除和精密研磨的小尺寸零級鑄鐵平台。
同時,他親手刮研出一套高精度直角尺、方箱,並準備了一套包含量塊、百分表在內的精密量具。
這將為“前進廠”建立一個可靠的精度基準。
所有部件再次經過防鏽處理,被仔細包裹、裝箱。
這麽一趟趟地運輸,再在前進廠組裝,快速地投入使用。
使得水泵機組的生產量,不斷地提升著。
到了雨季時,已經達到了月產62台。
隻是今年的雨季,卻沒有讓人民等來大雨。
所以前進廠等來了工業局更多的電話。
沈局長沒有多催促,隻是一個勁的問前進廠的需求。
這也無聲地告訴陳曉克,農業需要水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