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世界十一:保留節目
字數:3784 加入書籤
查出來馬夫人的毒是忠勇伯下的,馬夫人被救回來了,身子好些可以說話後,她就開始倒豆子般細數忠勇伯這些年做些的事情。
做下的那些事情放在尋常官員身上那是足以滿門抄斬的,可陛下記著當年他救駕的功勞,隻罷了他的官,削了爵位,貶為了庶人,並抄沒家產,趕出伯府。
馬金月也救活了,隻是還未養好身子,就和馬家人一起被趕出了伯府。
一家人就要淪落街頭之際,是忠勇伯的一個妾室的娘家拿出了一套院子給他們住。
這妾室家中是富商,當初忠勇伯見色起意,就強娶其為妾。
對外還說是她貪慕富貴,伯夫人更是在她入府當天就端去了一碗絕子湯。
伯府敗落,她無疑是最開心的那個。
原本想著馬天佑已經不是忠勇伯了,他們家也不用忌憚忠勇伯府的勢力了,她想要留下和馬天佑同歸於盡的。
可她的哥哥出現了,要帶她回家,讓馬天佑寫了放妾書,條件是給他們一座小院子。
現在一家人都住進了那座偏僻的小院子裏。
除了這個小妾,還有馬家三兄弟的妻子,三個妻子的娘家人都不是眼看著女兒受苦的人。
在抄家當天,就來帶女兒回家了。
至於孩子,馬天佑說什麽都不許他們將馬家的血脈帶走。
倒是有孩子的馬家老大馬家老二不想孩子跟著吃苦,願意讓孩子跟著妻子走。
“你們懂什麽!”渾身髒亂一臉陰沉的馬天佑冷聲開口,“孩子讓她們接走了,等你們的銀子用完,等著餓死嗎?”
現在他的手還在用藥,他們又幾乎沒有什麽謀生的本事,不靠這些孩子靠誰?
就算他們有謀生的本事,這京城裏,又有誰願意雇他們?
見怎麽說馬天佑都不讓孩子跟著走,他們也不強求,其實也不是很想要有馬家血脈的孩子。
於是馬家老大和馬家老二的四個孩子就這麽留了下來。
京兆伊想著林疏月說的不要讓馬金月出來害人了,於是找了人盯著那小院。
林疏月自己也派了人去,這人每日都會來給她稟報小院的情況。
謝奇文那邊則是每天都在看現場直播。
一眾人被趕出來的時候身上被搜了個幹淨,他們靠著馬家三兄弟用和離書換的銀子過活。
由奢入儉難,這一點銀子也是根本就支撐不了多久。
銀子用完了,他們就讓孩子去找他們的母親要。
馬金月和馬夫人重傷躺在床上,根本沒人管,但兩個人都很堅挺。
剛開始的時候,她們行動不便,就會在馬家老大帶吃的回來時艱難爬出來搶一些吃的,勉強維生。
後來慢慢竟然好了起來,哪怕偶爾沒吃的,也能站起來行走了,隻是瘦的可憐。
兩個人身無分文,馬家父子開始要求她們洗衣做飯收拾家裏,才給點吃的。
馬天佑憎恨馬夫人毀了他的一切,開始對她拳腳相加,包括馬金月。
日子一天天過去,謝奇文就這樣白天打仗晚上看直播回放,看完之後看看林疏月。
三月,謝奇文帶兵擊退烈風一族,四月,連破烈風兩城,烈風見識到了謝奇文的可怕,怕自己落得和邯穆一樣的下場,忙派使臣求和。
五月,謝奇文帶著烈風的質子班師回朝。
路遇問荊草,發現一座還未開采的金礦。
皇帝看見奏折的時候,人都樂瘋了。
“謝奇文,謝奇文……”他拿著奏折問禦書房裏的大臣,“你說,這樣好的孩子,怎麽不是朕的兒子呢?”
眾臣大驚,丞相忙開口,“陛下,天下萬民皆是您的子民。”
這要真是哪位皇子,陛下如今就不是高興,而是忌憚了。
“你說的對,有這樣一位臣子朕應該知足,這說明,天佑我大夏啊。”
說完他又問:“你們說,朕該給他些什麽封賞好?”
說來他還真有些拿不準,按理,謝奇文的功績是可以封個國公了,可謝奇文還這麽年輕,將來也必定還有仗要打,現在就封國公,將來要怎麽辦?
總不能真封個異姓王?
丞相:“陛下何不等定遠侯自己回來問問他?”
皇帝:“是,是該問問他。”
他也該看看這個年輕人究竟有多大的野心。
七月,謝奇文趕在林疏月生產前一個月回到京城。
大殿上,皇帝問他想要什麽封賞。
他直接當著眾大臣的麵,大聲道:“臣想用身上的軍功給臣的妻子換一個縣主的爵位。”
眾臣嘩然,都以為自己聽錯了。
皇帝也不敢置信的詢問,“你確定?你知不知道,你此次的功績,朕給你封個國公都是可以的,若是封了,你將會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憑自己的功勞封國公的人。”
謝奇文篤定:“臣確信。”
又拱手,誠懇道:“臣的妻子實在太苦了,臣心疼她。臣努力上進都是為了妻子,臣隻想讓妻子過的好,盡全力給她臣能給的最好的。”
這已經是他的保留節目了,隻要穿到古代,隻要他能建功立業,必定給妻子弄個爵位回來。
這個時代的女子太不容易了,什麽誥命身份,其實都是跟著丈夫走的。
丈夫什麽位置,她就是什麽誥命。
有朝一日丈夫獲罪,她身上的誥命自然也就沒有了。
但縣主、郡主這樣的爵位不同,那是屬於她們自己的,是這個時代比較穩固的不用靠男人也能安身立命的東西。
這一下給皇帝整不會了,謝奇文回來前他還想過,將來謝奇文功勞太過,他要如何盡力保下這個奇才。
不曾想,這謝奇文的心中竟然毫無爭權奪勢的心,隻有些情情愛愛。
皇帝有心勸他兩句,“奇文啊,你可得想清楚,這樣的功勞不是玩笑。”
“陛下,自從臣娶到臣的妻子時就已經在想了,想的很清楚了,臣確信,隻為臣妻林氏求一個縣主爵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