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加官進爵,分左右丞相!

字數:7754   加入書籤

A+A-


    三日後。
    章台宮門前。
    姚賈笑嗬嗬的與朝公們打著招呼。
    還有宿衛宮中的中郎將。
    他們皆是頭戴鶡冠,手握秦鈹。
    千萬別瞧不上他們。
    他們基本都是將二代。
    能守章台的,豈是普通人?
    比如站在最前麵的青年。
    名為蒙恬,出自蒙氏。
    為將軍蒙武長子!
    自幼便常伴大王於宮中。
    年紀輕輕,就已官至右中郎將。
    這把寶劍已打磨的很鋒利。
    不出三年,便可出鞘!
    秦國的郎官製度這時候算先進的。
    取公卿子弟入宮為郎。
    有議國事的議郎。
    有宿衛宮中的中郎。
    有陪伴大王左右的侍郎。
    他們都歸郎中令管轄。
    在宮中跟著大王學習政務。
    是秦國極其重要的出仕途徑。
    現在,秦王就栽培了一大批郎官。
    這些人都是他的死忠心腹!
    也是他一手提拔上來的。
    通過郎官,也能與貴族綁定。
    他們知道,秦國究竟誰才是王!
    蒙恬、蒙毅、李信、王離、馮劫、李由……
    這些人背後都有著宗族支持。
    但他們的能力也是相當出眾。
    否則如何脫穎而出?
    “姚公今日來的倒是挺早。”
    禦史大夫隗狀緩步上前。
    打量著姚賈。
    “話說,公孫先生呢?”
    “這兩日聽說都在終南宮。”
    “大王還自禦史府調了批竹簡。”
    “賈也未能見到。”
    “姚公這回可是立下大功。”
    “是啊,姚公可要設宴款待。”
    “今日廷議,必能進爵。”
    “爵位高低,都是為大王效力。”
    姚賈是滿臉真誠。
    說的也是滴水不漏。
    他們也都隻是說笑而已。
    畢竟姚賈這回確實立下大功。
    順利將公孫劫帶回秦國。
    也是滿足了大王的心願。
    “咳咳!”
    昌平君緩步走來。
    百官皆是收起笑容。
    很快,兩側宮門被緩緩推開。
    謁者緩步走出。
    用極其高亢的聲音通知。
    “入殿!!!”
    昌平君意氣風發。
    自右側大門而入。
    秦國是以右為尊。
    昌平君作為相邦,自是右邊首位。
    其餘大臣是緊隨其後,各自入宮。
    寬闊的章台宮內充斥著嚴肅的氣氛。
    百官各自就坐。
    有禦史手握三尺木牘。
    在宮殿兩側巡視。
    凡有不敬者,皆削爵逐出章台。
    廷議是很嚴肅的事。
    就算大王沒來,也不能嘻嘻哈哈。
    秦國自商君變法起,便以法家治國。
    秦法事無巨細,織成了密密麻麻的法網,將他們全都籠罩在內。
    所以,老秦人往往比較嚴肅。
    謁者緩緩將官門合上。
    而後將最中間的大門打開。
    秦王政坐在王輦上。
    頭戴冕旒冠,著黑色朝服。
    腰間佩劍,意氣風發。
    有十六位武士扛著自陛石而過。
    “大王至——”
    “吾等拜見大王!”
    “大王萬年,大秦萬年!”
    “諸卿,坐!”
    “謝大王!”
    秦王政正坐於王榻。
    如鷹般銳利的眸子環視群臣。
    百官握著玉圭,各自入座。
    終於,他揚起抹微笑。
    “今日廷議,是有些事要宣布。”
    “姚卿!”
    “臣在!”
    “你此次出使趙國,不辱使命。”
    “以六座城邑,換回建文君。”
    “此為大功!”
    “吾秦法使民有功而受賞,此次便為你進爵一級,爵至十五級少上造。”
    “官至典客,位列九卿!”
    “臣,拜謝大王!”
    姚賈抬手長拜。
    眸子中滿是感激。
    他曾是梁之大盜,趙之逐臣!
    卻在秦國實現了自身價值。
    在秦國,無需擔心別的。
    隻要盡情施展自身才能。
    有本事的,就能節節高升!
    短短五年,他已位列九卿!
    典客說白點就是外交部長。
    主要負責和諸侯、異族打交道。
    他們若來鹹陽,還要負責接待。
    屬官則有行人,隨時派遣至遠方。
    這一職務可是相當重要。
    甚至關係到秦一統天下!
    百官也是紛紛起身恭賀。
    這職位早晚都是姚賈的。
    他的能力擺在這。
    先前更是破解四國合縱。
    隻不過一直差個時機而已。
    “公孫建文已經入秦。”
    “今日,寡人便要宣布件事。”
    “來人,傳建文君進宮!”
    王榻下有專門的謁者候著。
    聞言當即朝外高呼。
    “傳建文君進宮!”
    “傳建文君進宮!”
    “傳建文君進宮!”
    “……”
    一聲聲傳遞高呼。
    公孫劫此刻就在章台宮下。
    他抬起頭來,看著百餘階梯。
    皆是用白色巨石鍛造而成。
    中間的陛石則繪有諸多異獸。
    其中最惹眼的便是玄鳥。
    聽到呼聲,公孫劫長舒口氣。
    他今日換上了玄色長袍。
    腰間掛著美玉。
    整理好衣冠。
    堅定不移的踩著台階。
    一步步向上而行。
    他既來秦國,便為實現自身價值。
    踩在台階上,每一步都很穩。
    中郎們皆是投來注視。
    看著這位傳說中的人物。
    公孫劫脫下鞋履。
    隻著足衣。
    同時將佩劍交由中郎報官。
    而後就從右側官門踏進章台宮。
    章台宮可比趙國的龍台宮大的多!
    看似樸素,實則低調奢華。
    光是這負棟之柱,便無法估量。
    地麵更是鋪設著墨玉。
    打掃的一塵不染。
    公孫劫走的相當穩。
    朝中左右大臣皆是注視著。
    秦王政高居王位,麵露微笑。
    他等這一天太久太久了。
    早些年的時候,就曾邀公孫劫入秦。
    但卻被他多次拒絕。
    可越是如此,他就越欣賞公孫劫。
    可惜,公孫劫跟錯了大王。
    趙王遷並非明主。
    自上至下皆是短時昏庸之徒。
    他們不懂公孫劫的良苦用心。
    廢相除名!
    將公孫劫逼的離開邯鄲。
    他們根本就配不上公孫劫!
    現在,他來到了秦國!
    來到了鹹陽!
    來到了章台宮!
    如此,寡人必不負他!
    “趙人公孫劫,拜見大王!”
    “大王萬年,秦國萬年!”
    “免!”
    秦王政拂袖抬手。
    他看著公孫劫。
    如今也是意氣風發。
    比在趙國時要強太多。
    “寡人昔日曾質於邯鄲。”
    “建文君多次救寡人。”
    “此為救命之恩。”
    “建文君三歲識千字,五歲通詩經。”
    “十歲位列上卿,十八任相邦!”
    “與李牧並稱為趙國雙壁。”
    “師從荀子,精通百家。”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曉人和。”
    “尤擅工農,無人能出其右。”
    秦王政長舒口氣。
    “今寡人效仿先王!”
    “分置左右丞相!”
    “相邦昌平君任右丞相!”
    “建文君出任左丞相!”
    果然來了!
    百官同時抬起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