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雍丘,巴寡婦清

字數:4965   加入書籤

A+A-


    公孫劫走了。
    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片雲彩。
    而新鄭則悄然出現片工坊。
    在潁水兩岸豎起水車。
    將李信和蒙武留在新鄭。
    帶著數千民夫直奔雍丘。
    雍丘距離大梁城很近。
    鴻溝就自其中穿插而過。
    公孫劫乘於馬車,閉目養神。
    扶蘇好奇的看著四周,他這些年都在宮中,從未出關遊曆。此次跟著公孫劫沾光,能用自己的雙腳丈量秦國土地,遠比看輿圖和沙盤要真切多。
    見他如此,公孫劫不由一笑。
    “扶蘇,你對雍丘知曉多少?”
    “在書上看過些。”扶蘇正色回答,“雍丘古屬杞國,為禹裔所建。武王滅商後,尋得杞東樓公,複立杞國。後被楚所滅,幾經反複落在魏國手中。”
    “善。”
    公孫劫頷首讚許。
    雍丘水係發達。
    北屏大河,東控漕運。
    拿下雍丘,便可劍指大梁。
    隻是魏國沒有餘力守護雍丘。
    被王賁帶著八萬秦軍奪取。
    公孫劫拉開簾布。
    遠處河水湍急。
    諸多大船停靠於岸邊。
    秦國的造船業始終是個弊端,不及楚國。這些大船的載重較低,大概就五百石。陸續有士卒民夫下船,還有的在運輸糧食。
    漕運肯定是比陸運省錢。
    魏國富裕就是靠著漕運。
    秦國這回征調很多大船,很多都是出自巴蜀兩地,為的就是運糧運兵。這回滅魏打的就是持久戰,要在漲水前打通溝渠,一舉水淹大梁。
    這些都是司馬錯留下的底子。
    惠文王時期,司馬錯就曾言:得蜀則得楚,楚亡而天下並矣。經過多年發展後,司馬錯也證明了他的遠見性。
    在昭王時期,親率巴蜀十萬眾。大船萬艘,米六百萬斛,浮江伐楚,取商於之地為黔中郡。
    後續秦國也是這麽發展的,巴蜀一直都是伐楚的源頭,也都在囤積糧食弩箭。需要的時候就以大船運輸,這可要比人托獸運省錢的多。
    駟馬大車停靠。
    王賁頭戴鶡冠,親自迎接。
    “見過丞相。”
    “王將軍,久違了。”公孫劫抬手回禮,笑著道:“此次將軍力克雍丘,又立大功。也當前出,圍困大梁。”
    “這是自然。”
    王賁笑著點頭。
    目前秦軍尚在休整,也要等巴蜀兩郡的舟師匯合。畢竟是走漕運,路上總歸會遇到些意外,會導致舟師耽擱。
    “丞相,這位是水工鄭國。此次開鑿溝渠,引大河之水淹大梁,皆由他負責。”
    “久聞鄭先生大名。”
    “丞相客氣。”
    鄭國頗為削瘦,土木人氣質拿捏的死死的。皮膚被曬成了醬色,須發灰白。隻著粗布短褐,腳上還有汙泥,很明顯是剛從堤壩下來。
    “丞相,老朽尚有公務在身。大王已定下時間,還請寬恕老朽不能繼續接待。”
    “好。”
    公孫劫笑著擺手。
    鄭國更為務實。
    有點類似理工男的氣質,幹起活來很認真,不喜歡和政治牽扯太多。看他這口氣,顯然是對公孫劫有些不滿,覺得耽誤了他的工期。
    因為這回時間非常緊迫,大河每年汛期是七八月份。他必須得趕在七月份前,完成所有的工事。這也是秦王下的死命令,若完不成就都全要受罰!
    此次工程量驚人。
    築造堤壩,提前蓄水。
    開鑿溝渠,打通大梁。
    疏浚鴻溝,擴大河岸。
    光從各郡征調的民夫就超過三萬人!
    所以,也不能怪鄭國這態度。
    公孫劫其實都能理解。
    很多時候沒必要搞這種事。
    太形式主義,耽誤了幹正事的人。
    王賁則是連忙解釋,“丞相勿要介意。鄭國就是這性格,並無惡意。”
    “不礙事。”
    公孫劫是毫不在意。
    很多有本事的人,都有其傲氣。
    類似鄭國這種幹實事的人,公孫劫也很尊敬。他精通水利工程,以後有很多地方都用的上。就算是公孫劫,對水利這塊也沒多少研究,還是得靠這些專門的人才。
    “這位是巴蜀豪商清之孫,丹。此次他帶領巴氏,沿著江水而行。帶來三萬精銳,糧食百萬斛!”
    “丹,見過丞相。”
    公孫劫望著麵前矮小的青年,點頭道:“吾也聽說過巴清之名。能守其業,用財自衛,而人不敢犯。大王多次讚賞她,稱她為貞婦。巴蜀五氏八部,首推巴氏。”
    “多謝丞相讚賞。”
    巴丹是連忙抬手道謝。
    巴蜀這塊地方比較獨特。自秦攻取巴蜀後,最初是選擇維穩安撫。惠文王對當地人極好,像君長可娶秦女。巴人皆是爵比不更,不用服徭役……
    結果呢?
    蜀地接連叛亂。
    大魔王上位後,一步步收回特權。巴蜀的五氏八部,必須服從秦廷。司馬錯於巴蜀練兵,同時也是震懾他們。還抽調青壯共同伐楚,也是要讓他們知道個道理。
    巴蜀之民,亦為秦人!
    像現在就老實的多了。
    巴氏成為秦王的忠犬。
    讓做什麽,就做什麽。
    這回就出力甚多。
    未來伐楚,巴蜀也要出力。
    巴丹看著公孫劫,眼神深處滿是敬畏。因為公孫劫太年輕了,看起來比他都要小,可現在卻是秦國的右丞相。真正意義上的百官之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巴氏在當地地位極高。
    這可離不開秦國的扶持和幫助。
    如果他們不能為秦國所用,必會遭受雷霆打擊。秦國完全能扶持別人,將給予巴氏的特權全部收回。
    巴丹的政治嗅覺不算高,可他不是傻子。對公孫劫這類高高在上的公卿,肯定是需要拉攏討好的。否則公孫劫沒事挑些錯,在秦王麵前說兩句壞話,那巴氏就完了。
    沒幾個人能經得起查。
    更怕的是被添油加醋……
    “丞相,這裏請。”巴丹走在前麵,帶著討好道:“我特地備了些酒菜,還請丞相勿要嫌棄。”
    “嗯。”
    公孫劫很自然的跟在後麵。
    秦國這回為了滅魏,也是下足本錢。帶甲銳士超十五萬,這是要將魏國主力壓在大梁城內。另外征調民夫超五萬,負責在後方開鑿溝渠。
    這將是伐楚的最後道阻礙!
    隻要滅魏,便會伐楚!
    統一天下的最後決戰!
    “丞相,魏國使臣求見。”
    “嗯?”
    魏國使臣?
    公孫劫頓時一愣。
    這不是來送死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