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軍鴿,物美價廉!
字數:4784 加入書籤
王綰麵如死灰。
望著信函。
上麵是秦始皇的親筆字,蓋有印璽。最下麵則是排清秀的小字,用的是佐書而寫, 標注了具體時間,還有藍田郵人的官印。
秦國早已注意到十二個時辰太過籠統,無法確定具體時間。像現在用的都是漏刻,白天和夜晚就各自分十一刻。
信上寫的很清楚。
【水下七刻,刻下五。】
以藍田郵人得到信函的時間推算,自放飛至收到,連半個時辰都沒到!
足足百五十裏遠!
就是再快的銳騎,起碼也得要個把時辰才能趕至。沿途還要經過橫橋,就是通行於官道也得繞路。
可這信鴿……
王綰沉默了。
這筆賬是個人都會算。
用銳騎傳遞消息,哪怕不算人,可還有戰馬呢。養馬可不是隨便喂點吃的就行,吃的比人還要講究精細,還得定期補充精鹽。
而信鴿呢?
這玩意兒十錢一隻都難賣!
飛的遠,速度快。
省人力,價錢低!
簡直是最佳通訊工具!
馮去疾反應很快,快步上前道:“稟上,臣以為信鴿有大用。未來可行鴿政,各個傳舍郵亭皆可飼養信鴿,用以傳遞消息,同時減少郵人車馬。同時還需立法,用以保護信鴿。”
“可!”
秦始皇頷首點頭。
就如王綰所言,燕齊楚三地確實偏遠。隔著高山大河,傳遞消息會很困難。信鴿無需用以平時通訊,關鍵時候再用就行。比如某地叛亂,就立刻放出幾百隻信鴿。但凡有一隻飛至鹹陽,都是血賺!
信鴿的成本太低了!
死再多都不會心疼。
秦始皇始終看著公孫劫。
“公孫丞相又為秦國立下大功。信鴿既是由丞相所馴養,那此事就由丞相全權負責。”
“臣遵製!”
公孫劫抬手應下。
這事壓根用不著他來。
就是當個總負責人就行。
好比驪山陵的人俑陪葬品,目前最高負責人也是他。他隻需定期去核驗抽查,保質保量的完成就行。
其實飼養信鴿也不容易。
不是說隨便撒把米就行。
首先得要建造合適的鴿舍,要防鼠、防盜、還能避雨。每三天要清糞一次,每周要完整的清理消毒。
飼料目前主要是由小麥和小米為主,還可輔以豆餅、魚粉和肉骨粉。並且還要定期往裏麵添加食鹽、貝殼粉、青菜、甘草、金銀花……
這裏麵可都是學問。
是這兩年來逐漸摸索的。
此外,信鴿壽命約莫十五年左右,一年產卵二到五次。所處周期不同,飼料配比也有不同。
像玩過賽鴿的就知道,血統這東西極其重要。公孫劫培育近兩年,前後抓的信鴿沒有一千也有八百。經過層層篩選培育,最後也就留下十來隻種鴿,但歸巢率也就隻有四成……
隻能說任重道遠啊!
還是得要慢慢發展。
“丞相,賈有幾事不明。”
“請說。”
姚賈握著玉圭走出,蹙眉道:“這信鴿,最遠能飛多遠?既然信函能自章台飛至藍田,那能否從藍田飛回章台?”
“問的好。”
公孫劫笑著點頭。
他和姚賈的關係還算是好。
畢竟早早就認識,也有交情。
姚賈會問,並非是在質疑他。
而是出於職業習慣,想要知曉。
畢竟關乎未來的郵驛製度。
這些事必須了解清楚。
“信鴿能飛多遠,本相也無法確定。”公孫劫背著手,“信鴿彼此間都有差異,就如馬匹也是如此。就本相所飼信鴿,三百裏內可以當天歸巢。五百裏內,至多五日歸巢。超過五百,就難說了……”
“五百裏……”
群臣麵麵相覷。
就連秦始皇都揚起抹笑容。
很明顯對這數字是相當滿意。
道理都是一通百通的。
這年頭銳騎都能換人換馬,信鴿自然也行。隻要按間隔設立鴿舍,就能起到層層傳遞消息的效果。
“至於第二個問題……”公孫劫笑了笑,繼續解釋道:“信鴿能夠傳遞消息,就是因為其歸巢特性。不論間隔多遠,都會飛回巢穴,也就是隻認一處地方。”
“本相是在藍田飼養信鴿,就能從章台飛回藍田。若想從藍田飛至章台,也可在章台設立鴿舍飼養信鴿。”
實際上不全是如此。
公孫劫記得看到過篇文章。
說的是能讓信鴿往返兩地通訊。
原理比較簡單,但實行起來很難。
比如說巢穴在A點,目標地在B點。信鴿從小開始培育,每日帶至B點進行投喂,然後放飛回到A點。
養成習慣後,信鴿就會把B點當做食堂。每天定時定點飛至B點吃飯,吃飽喝足後又飛回A點睡覺,如此就實現了兩地通訊。
原理簡單,可做起來難啊!
而且兩地距離絕對不能太遠。
否則就無法實現當天抵達。
耗費這麽多精力,實在不值當。
公孫劫講的很淺顯,百官又都是聰明人,一聽就能明白。即便是無法往返兩地,也無所謂。因為物美價廉,便宜好用就足夠了。
這甚至不算什麽缺點。
眾人麵麵相覷。
此刻也都是無比感慨。
合著公孫劫又是早做準備。
甚至在兩年前就開始培育信鴿!
李斯眯著雙眼,很是無奈。先前李由回到鹹陽,他就讓家宰去買兩隻蒼鴿燉湯,去了市集後卻發現全都賣至丞相府。當時他還真沒在意,想著是不是公孫劫喜歡吃鴿子?
現在看來……
李斯默然歎息。
他和公孫劫終有不同,荀子說他太過功利,讓他避免物大禁盛。可這是因為他出身微寒,隻能用盡全力往上爬。公孫劫再不濟也出自趙國宗室,還是李牧義子,他當然能學自己想學的。
隻能說時也,命也!
他也有自己所長!
秦始皇麵向群臣。
此刻天色已經暗了下來。
有什麽事就明日再議。
“信鴿就依丞相安置。”秦始皇看向胡毋敬,“太史令,為朕擬招。禁止稱呼母之後夫為假父,不同父者不得稱兄弟姊妹!禁止有子寡婦將前夫財產,轉移至女家或後夫家,若有犯者處以棄市,從者同罪!”
公孫劫當即抬起頭來。
望著目光灼灼的秦始皇。
他記得後世出土有這條律令。
童年的不幸,往往需要一生去治愈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