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童年的不幸,源學啟動!

字數:5239   加入書籤

A+A-


    夕陽西下。
    隗狀緩步而行。
    旁邊親衛趕忙上前攙扶。
    可卻被他猛地甩開。
    “我還沒老到走不動!”
    “唯唯……”
    隗狀走的很慢。
    這條路他走了很久。
    三百六十層台階,每一層都很熟悉。秦國一統天下,正是大展拳腳的時候。別人全都加官進爵,唯獨他是免相!
    “隗公,可要走穩些。”
    馮去疾則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握著玉圭,瀟灑而行。
    走在旁邊,輕蔑一笑。
    “你……你……”
    隗狀捂著胸口。
    頓覺氣血上湧,眼冒金星。
    得虧是王綰上前,攙扶住他。
    “馮丞相何止如此?”
    “就不怕有朝一日也會免相?”
    王綰本就是一肚子火。
    瞧見馮去疾的模樣,更是惱怒。
    這回馮氏出盡風頭。
    馮去疾拜相封侯,馮毋擇爵至倫侯,馮劫接任禦史中丞。已能比肩王氏,淩駕於蒙氏之上!
    “嗬嗬……”
    馮去疾隻是淺笑。
    沒有過多解釋,瀟灑而行。
    “呼——”
    王綰又看向隗狀。
    此刻難免有兔死狐悲之感。
    他和隗壯鬥了很多年,屬於是同期老臣。這些年來互不相讓,隗狀始終壓他一頭,他也有諸多不服。可這回隗壯免相,讓馮去疾接任左丞相,令王綰也很惱怒。
    “隗公,請。”
    “有勞禦史大夫。”隗狀依依不舍的轉過頭來,注視著巍峨的章台宮,輕聲道:“這就是你我的宿命,禦史大夫,後會有期!”
    “告辭。”
    王綰抱拳抬手。
    看著隗狀步步向下而行。
    最後化作道孤影消失。
    官場就是如此殘酷啊!
    若行分封,他們都有機會。
    隗狀抬頭看天。
    一時間隻覺得無比沉重。
    又回頭看了眼莊嚴肅穆的章台宮。
    依稀還能聽到秦始皇的爽朗笑聲……
    ……
    ……
    “哈哈哈!”
    “阿劫,喝酒。”
    公孫劫舉杯示意。
    宮殿內是空蕩蕩的。
    現在就隻有君臣二人。
    兩人席地對坐,皆很隨意。
    但秦始皇的笑容卻有些勉強。
    他今日頒布詔令,添了幾條新法。所做的一切,都是對趙姬的反擊。這是他早早就定下的,並非腦門一熱。他當初有多愛趙姬,後麵就有多恨!
    即便趙姬已故多年,都沒真正放下。至於當初讓趙姬和先王合葬,恐怕也隻是出於政治需要。
    政哥就沒原諒趙姬……
    將心比心,公孫劫是覺得沒毛病。出於朋友,他無法勸什麽,做個傾聽者就好。畢竟從政哥從邯鄲歸秦起,就不斷被傷害背叛。
    先王早逝。
    成蟜叛亂。
    呂不韋弄權。
    趙姬嫪毐發動政變。
    華陽太後壓製他。
    昌平君叛亂反秦。
    擱曆史上,扶蘇還與他政見不合。
    這心理承受能力,簡直驚人!
    “來,政哥喝酒。”
    “你也喝。”
    “好。”
    公孫劫抬袖飲酒。
    雖然夏無且讓他勿要酗酒,今日就當是舍命陪君子。畢竟政哥可是無限風光之日,難得開心回也無妨。
    目前大概的框架都已定下。
    後續就是要往裏麵不斷填充。
    “阿劫,朕今日真的很高興。”
    “有你相助,秦國必能走的更遠。”
    “肯定會的。”
    公孫劫笑著開口。
    他心裏還有很多想法。
    “朕記得,你先前說要重造稷下。”秦始皇放下青銅酒樽,公孫劫則為他滿上,“在邯鄲時,你也曾說過。若欲建立起大一統的強國,就必然要統一思想。你也知道,秦國是以法家立國,重建稷下甚為不便。”
    公孫劫頓時一笑。
    政哥也是有心了。
    並未在朝堂上提出來。
    而是選擇兩人私下商談。
    這就給了回旋的餘地。
    “我要建的不是齊人口中的稷下,也不是秦人所想的稷下,而是糅雜百家所長的學宮。”公孫劫指向輿圖,“建造天下之窗時,我就委托少府趙亥留下片空地。正所謂一年之計,莫如樹穀;十年之計,莫如樹木;而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秦始皇輕輕點頭。
    很讚成《管子》中的這句話。
    所以秦國素來重視教育人才。
    “近年來秦國接連攻城奪地,各地缺吏情況嚴重。像秦國郎官此前足有七百餘,現在就隻有三百多。郡縣長吏尚能滿足,可鄉吏卻是嚴重不足。”
    公孫劫放下筷子,沉聲道:“我創辦學宮容納百家,其實也是為了統一思想。在我看來,堵不如疏。與其任由百家在外宣揚,倒不如將他們收為己用。就如秦廷之上,也有七十二位博士。”
    “繼續。”
    秦始皇耐著性子聆聽。
    他召博士入秦,是為製定禮法。也是安撫齊魯儒生,免得他們留在齊地與豪族勾結。
    齊地太過偏遠。
    還是需要多留心些。
    “創辦學宮後,我準備創建源學,也是天工樹的拓展!”
    “源學?”
    秦始皇頓時一愣。
    公孫劫此前就提出過天工樹,他也都記得。講的是以農業為土壤,用工術強國利民。就比如說水車,這些年來令國力倍增。造紙、磑麵、鼓風煉鐵……皆可用到水力!
    “所謂源學,就是看清事物本源。以百家為基礎,以數術為手段。”公孫劫站起身來,慷慨陳詞道:“我要創建的學宮,就是以源學為核心,借此統一百家思想。若是順利,甚至能將百家都收為己用。”
    秦始皇沉默不語。
    隻是平靜的看著公孫劫。
    他多年來的經曆,讓他始終保持警惕和懷疑。麵對公孫劫,他能卸下這些。可現在公孫劫說的,想要實現太過艱難!
    百家說是百家,但現在是以稷下九流十家為主,其他都是些不入流的學說。就以儒家來說,很多儒生都是寧死不屈。為捍衛學說,連死都不怕。
    墨家更是如此!
    秦墨還好,可其他是一言難盡!
    還有縱橫家,他們更是唯恐天下不亂。到處遊說諸侯君主,挑起戰事,好實現他們的誌向。要讓這些人,老實為秦效力,可不是說說那麽簡單。
    “政哥是不信我?”
    “朕是擔心你……”
    “其實沒什麽。”公孫劫微笑走出,抬手道:“政哥忘了?我可是荀子的關門弟子,在各國也算是有些名氣。九流十家的人,我也都認識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