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鮑白令之,語言的藝術

字數:6208   加入書籤

A+A-


    “群臣進殿——”
    馮去疾抬起頭來。
    自左側宮門而入。
    殿內已經有儒生禦史等候。
    秦始皇正坐於帝榻。
    眯著眼打量著他們。
    此次並非是正式廷議。
    而是他們主動上書求見。
    熬了三個月,顯然是熬不住了。
    “臣等拜見陛下!”
    “陛下萬年,大秦萬年!”
    “諸卿免禮,坐。”
    “謝陛下!”
    群臣各自入座。
    王綰行至中間,就想出言表態。
    隻是秦始皇抬手讓他退下。
    顯然是要故意晾他們會。
    “朕聽聞古者五帝禪賢,而三王世繼。諸生各有所言,而諸卿以為哪種更好,朕將為之。”
    話音落下。
    猶如平地起驚雷。
    滿朝文武嘩然色變。
    就連諸多禦史都愣在原地。
    皇帝……是在考慮禪讓?
    那是要禪讓給誰?!
    關鍵這不可能啊!
    秦國早已是家天下。
    始皇帝最推崇的也是法家之言。
    就禪讓這事,便被法家批過。
    當初燕王噲就曾讓政於國相子之。
    燕太子平和將軍市被起兵。
    關鍵時刻將軍市被倒戈攻太子平。
    好在太子平頗有手段,誅殺將軍市被,將其陳屍示眾。可內亂導致死者數萬人,眾人恐懼,百姓離心,而太子平也被殺害。
    這時候孟子諫言齊宣王,讓他即刻效仿周文武伐紂,攻打燕國。最終國破,燕王噲和子之皆死。
    這時節奏大師趙武靈王出馬。
    主動將燕質子職,送歸薊城,並且受到燕人擁立,是謂燕昭王!
    法家對燕王噲是極其輕蔑,特別是韓非對其抨擊頗多。說他雖好賢行仁,且苦身憂民,卻不明君王馭臣之術,而被子之奪位。害得燕國內亂,險些導致滅國,當受到天下人的恥笑。
    五蠹八奸也多申明馭臣之術,認為君王要掌握絕對的權力。像臣子私下收取民心都是錯,又談何五帝禪賢呢?
    這回就連李斯都懵了。
    他自認為已經很了解皇帝。
    可今日所言,卻刷新他的認知。
    難道要讓位給公孫劫?
    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
    百官皆是緘默不語。
    一個個都在揣測上意。
    唯獨有老者緩步走出。
    頭戴儒冠,氣度不凡。
    “天下官,則禪位讓賢;天下家,則世襲承繼。故五帝以天下為官,而三王以天下為家。”
    一道道目光同時看了過去。
    說話的便是鮑白令之。
    其居於商山,有四位徒弟。
    如今已過花甲之年。
    受秦廷征辟,初為五經博士。
    秦始皇捋著胡須,仰天而歎道:“吾德出於五帝,吾將官天下,誰可使代我後者。”
    “陛下萬萬不可啊!”
    王綰趕忙進前諫言。
    此刻已是出了身冷汗。
    他現在還沒搞明白是怎麽回事,可他知道,絕不能讓皇帝繼續想下去!
    如果是別的天子,那還好說。可秦始皇是個處處求新求變的人,甭管他這回是故意激他們還是什麽,但絕不能順著他的意。如果真禪讓給公孫劫,他們不成小醜了嗎?
    關鍵公孫劫還真有繼承權……
    因為他同樣出自嬴姓!
    但卻是趙國造父這一脈。
    關鍵公孫劫才能世人皆知。
    荀子高徒,學究百家。
    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特稟異質,迥越倫萃!
    秦始皇要真搞禪讓製,公孫劫還真就是最合適的人選!
    公孫劫幾乎就是完人。
    不貪財不戀權,挑不出缺點。
    可不能這麽幹啊!
    嬴姓秦國好不容易才有今日!
    豈能倒行逆施,重行禪讓製?
    這不是讓秦國內亂嗎?
    ……
    李斯捏著山羊胡。
    就看到群臣已經跪倒一片。
    他總覺得這事很古怪。
    這段時間他倒是也有聽說。
    因為秦國現在是新生的王朝。
    以後要走什麽路很重要。
    秦國已決定要行郡縣製。
    那繼承人又該如何決斷?
    是效仿古製,推行禪讓。
    還是繼續世襲承繼呢?
    這問題其實連討論的必要都沒。
    因為秦始皇絕不可能禪讓!
    作為精通法、術、勢的雄主,絕不允許有臣子淩駕於他之上!
    禪讓就是倒行逆施!
    讓國家內亂的!
    秦始皇安然坐於帝榻。
    欣賞著朝臣醜態。
    公孫劫的破窗說還真有用。
    他一提禪讓,就全都慌了神。
    禪讓這事早就被掃進垃圾堆。
    嬴姓這脈就是吃了禪讓的虧。
    禹帝就本打算禪讓給先祖伯益。
    可後來卻被啟以兵奪取。
    當初魏惠王也想禪讓給惠施。
    可惠施寧死不受!
    他今日也就是說說而已。
    或者說是場政治作秀。
    這時候鮑白令之再次發聲。
    “陛下行桀紂之道,欲為五帝之禪,非陛下所能行也!”
    “放肆!”秦始皇勃然大怒,揮手怒斥:“令之進前!朕德兼三皇功蓋五帝,為何言朕行桀紂之道?解釋的通則已,否則死!”
    鮑白令之不緊不慢。
    兩人就像是提前說好了似的。
    “臣請說之!陛下築台幹雲,宮殿五裏,建千石之鍾。殫天下、竭民力,偏駁自私,不能以及人。初並天下,便無故令功臣入獄,苛責名士。此為桀紂之道,亡國之舉!何暇比德五帝,欲官天下哉?!”
    全場寂靜無聲。
    麵對如此抨擊,秦始皇呼吸都因此變得急促。可他卻是無以應之,麵有慚色。最後更是長歎口氣,“令之之言,乃令眾醜我!”
    “……”
    “……”
    “……”
    這台階,太硬了!
    王綰摸了摸鼻子。
    隻覺得自己猶如那侏儒優旃。
    活脫脫的就是個小醜!
    扯了這麽多,還是為了公孫劫。
    看看鮑白令之罵的多過癮。
    也許,這是場政治作秀。
    可秦始皇就是這麽個皇帝。
    指著他鼻子罵的有很多。
    但基本都還活的好好的。
    尉繚,茅焦,李斯,王翦……皆是如此。
    馮去疾也是相當會見風使舵。
    他主動上前,抬手長拜道:“稟上!臣以為當即刻釋放公孫丞相,令其官複原職。丞相新令已得到推行,百姓皆頌秦德。關外郡縣支持者甚多,以秦人身份為榮。故公孫丞相不光無過,反而有功!”
    秦始皇抬起頭來。
    麵色如常。
    心裏卻是樂開了花。
    畢竟平時很難看到如此醜態。
    他其實抬手間就能放了公孫劫。
    可他也是想給這些人個教訓。
    於是故意板著臉。
    “馮丞相謬矣!”
    “建文侯釀成大錯,已被免相。”秦始皇拂袖輕揮,“若隻關押三個月,恐怕有人說朕徇私枉法,偏於建文侯。此事勿複再言,起碼再關半年!”
    “陛下,不能啊!”
    王綰長拜叩首。
    幽怨的嗓音猶如哭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