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大秦的名義,為吏之道!

字數:4689   加入書籤

A+A-


    公孫劫又在驪邑待了數日。
    後麵就連內史葉騰和李斯都親臨驪邑,就從倉吏入手。經李斯審訊後,牽扯出足足四十餘人。上至五百石縣吏,下至鬥食小吏皆參與其中。還有幫著銷贓的糧商,悉數被供出。
    倉吏不過區區五百石的縣吏,爵至六級官大夫,可其卻有私田千畝。家中姬妾婢女以百計,金器美玉不知多少,這家夥的床榻都是用黃金壘起的!
    這還是在鹹陽眼皮子底下!
    最後由李斯親自斷案。
    縣丞削爵三級,留任觀察一年。
    縣令汪陳知情不報、縱容下屬,罷官奪爵貶為庶人。然念在其將功補過,主動承認錯誤,並且指認出諸多貪吏,就先遷至北地郡暫為縣丞。
    縣鐵三角也就董翳運氣好,他畢竟剛擔任縣尉沒多久,沒有受到牽連。隻是因為出了刺殺這檔子事,被削爵一級。
    至於幫著銷贓的糧商,則被沒收家產,其三族皆充為城旦舂。這年頭糧食基本屬於是官營,在坊市內很顯眼。家裏頭也是有關係的,自身也有爵位傍身。
    公孫劫為此次整風定了基調,那就是從重從嚴。但凡與之有關的,就全按最嚴重的判!
    倉吏被處死。
    還有人被流放。
    更多的是被黥為城旦!
    整個驪邑都籠罩於肅殺的氣氛。
    秦吏們皆是人人自危。
    生怕就被牽連進去。
    畢竟誰敢說自己是幹淨的?
    ……
    縣寺內。
    李斯位居右側。
    他捧著文書,匯報情況。
    公孫劫了然點頭,看向葉騰。
    “葉內史。”
    “下吏在。”
    “驪邑發生這種事,並非個例。本相便不去其餘縣暗訪,你是就由你自查,由廷尉李斯負責審理。“
    “下吏遵令!”
    葉騰抬手應下。
    公孫劫算是給他麵子的。
    沒有治他的罪,也沒追究。
    而是讓他自查。
    這就給了很多機會。
    公孫劫麵色如常。
    關內是秦國的基本盤。
    更是現在的政治中心!
    隨著各地富戶遷至,愈發難治理。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將領,沒有倒在敵人的飛矢下,卻被金玉所腐蝕。他們轉型至地方為吏後,忘了浴血奮戰的榮光,眼中就剩下利益,完全不顧懸在頭上的秦法!
    就拿驪邑倉吏來說,也曾是秦國銳士,參加過伐楚決戰。左臂中了一箭後,卻能咬著牙將箭支斬斷,又連斬三甲首。
    李斯看著公孫劫,輕聲道:“丞相,驪令汪陳和倉吏山終究是有軍功爵傍身。此次判倉吏山死罪,是否過了些?有數名縣吏為其求情,認為判罰過重。”
    “不重不足以正秦法!”公孫劫態度依舊很堅決,“本相殺他一個倉吏,是為救更多的秦吏。驪山皇陵、天子腳下,他們都敢貪腐謀私,若不將其正法,會有更多的秦吏走上這條路。他們是有軍功傍身,但不意味著就能免死!”
    公孫劫也是歎息。
    這種事自古就有。
    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難!
    作為開國功臣,就要懂得明哲保身。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道理也都知道。但也有很多武將自詡有功於秦,也該好好享受。畢竟他們浴血奮戰,不就是為了這些?
    你公孫劫是大聖人。
    可為何攔著我們兄弟發財?
    貪點刑徒口糧有什麽的?
    前麵區別減賦,已讓他們不滿,現在又要處死倉吏山。倉吏山為人義氣,有好幾人都是被他背下戰場的。
    戰場上的袍澤情就是這樣。
    也或者說他們都是同樣的人。
    救倉吏山,就是在救他們自己。
    秦國爵位的確是能抵罪。
    但不代表著是免死金牌。
    當罪責過重,該殺還是殺。
    好比嫪毐死時,可還是徹侯。
    有用嗎?
    該殺還是殺!
    趙高也有爵位傍身,昔日犯下死罪也同樣沒用。若非秦始皇給投了複活幣,這家夥早死了。
    “昔日內史為南郡守,曾有幾名老部下擔任縣吏。然而他們仗著滅韓軍功,便在當地貪腐謀私魚肉百姓。內史為此震怒,騎馬走訪南郡十二縣,足跡遍布南郡每個角落,將這些人悉數緝拿嚴懲。”
    “而後撰寫《為吏之道》,申明吏治。兩年後,南郡大治。陛下盛讚內史,將《為吏之道》傳至天下,言凡秦吏必讀《為吏之道》!”
    公孫劫看著葉騰,輕聲道:“本相還記得,為吏者有五善五失。精廉毋謗,為善;賤士而貴財,為失。又曰臨財見利,不取苟富。這,不就是秦吏應該做的嗎?他們在戰場上皆是奮勇殺敵的好兒郎,可他們不該在為吏後知法犯法!”
    “丞相所言甚是。”
    葉騰抬手作揖。
    對公孫劫也是無比認可。
    “法者,天下程式、萬事儀表也;吏者,民之所懸命也。”葉騰無比嚴肅,認真道:“丞相殺一個倉吏山,看似不通人情,實則是為救更多的秦吏。丞相就是懸在所有貪吏頭上的法劍,時刻提醒著他們。”
    “然也。”
    李斯附和點頭。
    他自然是覺得沒什麽問題。
    這種事就是法理和人情的博弈。
    公孫劫作為丞相,自然以法理為主。絕私情壯公門,方是真正的大愛。就如老子所言: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上位者不能有太多私人感情。
    否則就會因私廢公!
    有的重親情,就會為親人謀後路。
    有的重愛情,甚至因此滅國。
    有的貪圖享樂,就會被金玉腐蝕。
    公孫劫記得曾看到過個說法,古代曆史的很多帝王,都是冰冷無情的政治機器,什麽事都幹的出來。
    也許有些極端,但也差不多。
    有些事很多人都不願意去做。
    畢竟很容易得罪人。
    但公孫劫不怕。
    他在趙國時,趙王遷不支持他,他照樣把人全給得罪光了。現在秦國統一天下,還有政哥的支持,他還能畏手畏腳不成?
    “本相明日便要回去,後麵便交給你們。”公孫劫站起身來,淡淡道:“話說,兵推的情況如何了?”
    “額……”
    李斯欲言又止。
    公孫劫麵露不解。
    “蒙武和張蒼前日差點打起來。”李斯麵露無奈,“蒙武是徐徐圖之,本來形勢一片大好。結果張蒼判斷生有瘟疫,導致戰鬥力銳減,被楊端和全殲了……”
    “……”
    公孫劫也是啞然。
    按蒙武這脾氣,沒動手都算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