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荀聖人,嶺南十二部!

字數:5000   加入書籤

A+A-


    公孫劫饒有興趣的聽著。
    發現王翦確實有其本事。
    好像沒什麽精妙的戰術。
    可總能用傷亡最小的法子打贏!
    他的戰法核心就是一個字——穩!
    而這剛好是契合秦國的國力!
    王翦不是不會用計,像曆史上就是他用離間計除去的李牧。因為李牧排兵布陣沒有半點毛病,雙方僵持良久,卻無辦法破城。
    見強攻西甌始終會遇到問題,他就選擇兵分兩路。一路攻下桂地,與西甌對峙,以逸待勞。一路則通過梅嶺,進攻東甌和閩越。
    同時利用東甌和閩越的仇!
    這倆地方有世仇。
    從立國就互相不對付。
    公孫劫當時就特地問過。
    因為他們都以越國正統自居。
    兩國足足打了數百年。
    隻是在秦國看來和村鬥沒區別。
    畢竟兩國人口太少。
    雙方打仗能有萬人就算好的。
    公孫劫記得在西漢時期,兩國就卷入七國之亂。吳王劉濞兵敗後,先投奔東甌國,漢使遊說東甌王殺了劉濞將功折罪。劉濞之子就逃至閩越國,並且攛掇閩越王攻打東甌。
    這倆真是一對絕妙的對手!
    ……
    王翦站在沙盤前。
    俯瞰著沙盤。
    嶺南疆土猶在眼前。
    “老夫攻下會稽後,當地也有越君,所以問了些事。東甌閩越皆出自姒姓,有名勝冶山,昔日歐冶子就曾在此鑄劍。兩族皆是飯耕稻魚,雖說也是斷發文身,卻比西甌土蠻要好些。”
    “故可派遣秦使,遊說兩族。同時以武力威懾,迫使他們歸降。如若不行,則挑起兩國相爭,秦國也好借此得利。”
    王翦是打算故技重施,分化嶺南各部。冠帶七國是各懷鬼胎,皆想稱雄。嶺南也同樣如此,像十二部皆有矛盾。東甌閩越有矛盾,南越西甌也有矛盾,原住民和從遷來的楚越人同樣有。
    有人的地方就有紛爭。
    不論是哪都避免不了。
    為了搶奪資源必會死鬥。
    更遑論還有獵頭的習俗……
    “武成侯所言甚是。”
    公孫劫笑著走進屋內。
    眾人皆是站起身來。
    “吾等見過丞相。”
    “諸公不必多禮。”公孫劫看著張蒼戴著頭盔,差點沒笑出聲來,“咳咳,方才王老將軍所言,本相都已聽見。這裏本相簡單補充兩點,諸位也可作為參考。”
    “吾等洗耳恭聽。”
    公孫劫看著他們,低聲道:“嶺南共分十二部,雖圖騰不同,可最高神皆是始祖公布洛陀。嶺南當地有歌曰:天下十二國,生出十二王,各國不相同。一國蛟變牛,一國馬蜂紋,一國聲如蛙,一國音似羊,一國魚變蛟……”
    “嘶……師弟連這些都知道?”
    “哦,老師當初說的。”
    “……”
    張蒼張著嘴。
    隻感到心裏拔涼拔涼的。
    這怎麽可能呢?
    他也就比公孫劫早入門個把月,兩人幾乎朝夕相處。而且公孫劫比他還先離開,怎麽會有他不知道的?!
    “荀卿還真是厲害!”
    “什麽荀卿,以後得尊為荀聖人!”
    “對對對,就是荀聖人!”
    眾人皆是高呼。
    就連王翦都附和點頭。
    這話是沒半點毛病。
    荀子在世時便是當世大儒,為稷下學宮祭酒,諸生無不欽佩。他的幾個親傳徒弟,尤其是公孫劫、李斯和韓非三人,皆是名揚諸侯。
    王翦對其也很是欽佩。
    可自從認識公孫劫後,他發現自己還是低估了荀子。荀子的學識,簡直猶如大海深不可測。他以陰陽家的大九州學說為基,還知曉西域中的情況。就連董翳帶回來的孜然,荀子也早早知曉。
    看看!
    現在連嶺南越人的事都知道!
    所以荀子絕對是大聖人啊!
    張蒼則是急得抓耳撓腮。
    難不成,老師真的藏了手?!
    公孫劫則是笑而不語。
    這些事也是兩廣舍友和他說的。
    布洛陀被尊稱為始祖公。
    在桂地還有很多人都信奉。
    比如蛙部,就是西甌人。他們以蛙為圖騰,還會祭祀蛙神。長老們會拍銅製的蛙鼓,用來祈求蛙神庇佑。
    越人的祭祀更偏向於具體化,當青蛙發情的時候,會在田野中發出叫聲,而後就會出現大雨。青蛙還會捕食害蟲,對農田有益,所以他們就會祭祀蛙神。
    這就和公雞把太陽喊出來類似。
    隻是遠古時期人們不懂。
    一代代傳承下來後就這樣。
    “這些都不重要。”
    “這裏麵最關鍵的是梅部。”
    “梅部?”
    就連王翦都皺起眉頭。
    壓根沒這情報啊!
    秦國對嶺南的認知有限。
    就連楚國都沒有記載。
    公孫劫笑著點頭,“此事,我也是聽先師所說,後來派人打探過些消息。梅部以梅為圖騰,他們占領了梅嶺也就是秦國口中的台嶺。其祖上同樣也是勾踐子嗣,其部約莫也就隻有數千人。”
    “他們在湞水邊上修築城池,因為是後來者的緣故,與諸部皆有矛盾。此前多次遭越人獵頭,死傷慘重。為確保通過梅嶺,完全能先勸降其君長……好像是叫梅鋗!”
    “梅鋗?”
    眾人麵麵相覷。
    也是頭次聽說這名字。
    公孫劫則是淡淡一笑。
    這事還真不是荀子說的。
    是他在楚地時派人打聽的。
    梅鋗在秦末時期也是方能人。
    帶領百越軍隊,響應諸侯。跟著劉邦共同攻破武關後,梅鋗被封為徹侯,光食邑就有十萬戶。
    關於他的記載並不多。
    但後世很多縣誌皆有提及。
    伐楚後,他就派人調查。
    發現梅鋗這人確實厲害。
    他有著極高的人格魅力,帶著梅部在湞水築城。凡事親力親為,與族人共同墾地種地。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公孫劫抬手落於梅嶺,輕飄飄道:“攻下嶺南後,也需要越人君長協助治理,類似梅鋗這種人就可重用。”
    這其實就是和輯百越之策。
    也是任囂和趙佗曆史上采取的策略。秦越通婚,三代後就都是秦人。通過徙民易俗,加速秦越融合。再提拔新貴族打壓舊貴族,以此為秦國所用。
    蜜糖肯定得有。
    但武力也不能少!
    “有理。”
    王翦附和點頭。
    他還真沒料到梅部的存在。
    梅嶺山路崎嶇,如果秦軍烏泱泱的穿過梅嶺,極有可能會被梅部所攻擊。到那時,秦軍可就進退兩難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