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治安戰,囤戍之策

字數:5190   加入書籤

A+A-


    王翦看著沙盤。
    又看向公孫劫。
    他其實和公孫劫是一路人,兩人戰略目標是相同的,都是力求以最小傷亡獲勝。所以兩人滅趙伐楚時,配合的相當默契,王翦指揮戰陣也更得心應手,沒有任何後顧之憂。
    就他看來,攻打嶺南最難的是當地環境和氣候。南方氣候濕熱,北方秦人不適應,動輒就是刮風下雨。幾乎年年都有洪澇,轉瞬間就化作澤國。還有池沼水蠱,山林瘴氣。
    真要打,秦國能發兵五十萬!
    越人全加起來都不夠打的!
    可越人是土蠻。
    他們有著不同的文化習俗。
    極有可能寧死不為秦人。
    跑去山林裏麵打遊擊。
    所以硬碰硬就沒好處。
    秦國確實能用絕對的武力,快速占領嶺南。可結果就是這些越人沒事就跑出來襲擾,不利於後續統治。
    像公孫劫的法子就更合適。
    沒錯,這樣是會耽誤些時間。
    可能需要三年,甚至更久。
    但好處就是後續治理會容易些。
    王翦這些天想了很多。
    同樣也看的更遠!
    嶺南打起來容易,治起來難!
    和輯百越、以越製越,方為上策!
    ……
    英布就在門外候著。
    他目前就隻是侯府的家將。
    還沒有資格進入參謀室內。
    但他知道,這裏麵匯聚著秦國最強的武將。聽他們商議,似乎是在討論南征嶺南?!
    秦國……還是要打仗!
    滅了六國都還不夠!
    英布咽了口唾沫。
    眼角餘光瞥向屋內。
    這些戰功赫赫的驕兵悍將,此刻卻都無比恭敬的看著公孫劫。這不僅是因為公孫劫的身份,而是他的能力!
    公孫劫同樣看著王翦。
    對於王翦後續的決策,很是欽佩。他能想到些事,是建立在後世的認知上,王翦可沒這麽多的參考文獻。他是根據反複的兵推,打磨出了合適的策略。
    公孫劫穿越這麽多年,從未輕視過古人。他們也許有些事不知道,可他們的學習能力並不差。就如他在趙國搞出騎兵三神器,不出半年秦國也組建出屬於自己的騎兵。
    他做出沙盤,就迅速被仿造。
    他提出兵推,他們就不斷完善戰略。
    ……
    這些事都太多了!
    永遠不要輕視這些人。
    他們也許貪也許壞,但並無庸才。
    畢竟正居帝榻的是始皇帝!
    沒點本事還想躋身朝堂?
    李牧他們皆是站起身來。
    看著沙盤,低聲議論。
    也在思索著計劃的可行性。
    “嶺南東麵好說,可西甌依舊是難題。二十萬大軍都難應對,更不必說現在就隻有十萬。”
    “現在的難題還是西甌。”
    “對,他們還有十萬大山!”
    “嗯,確實。”公孫劫笑了笑,輕聲道:“對於西甌,則較為棘手。我記得此前派過秦使,接觸過西甌君長譯籲宋,隻是對方嚴詞拒絕。此人年輕氣盛,且有大誌,一直想的是兼甌越為一家,在南方稱王。該派遣使臣還要派,看看能否和談。但該打還是要打,最起碼要攻下桂地。”
    這些事秦國早早就在準備。
    隻是說收集到的資料比較少。
    “本相說的未必就對。”
    “諸位也可用為參考。”
    “經過這段時間的兵推,想必你們也都知道,想要速通嶺南很是困難。”
    公孫劫也是語重心長。
    沒來由想到後世的越戰。
    戰鬥力不俗的美軍也是深陷泥潭。
    唔,秦國打的也是‘越戰’啊!
    不過這話好像也沒毛病。
    畢竟嶺南確實包括有一部分。
    “就本相看來,秦國能恩威並施,逐步蠶食嶺南。同時采囤戍之策,邊打邊建設。同時徙民以充當地,用以開荒。通過不斷壓製越人的生存空間,迫使他們投降。”
    “等等……囤戍?”
    “那丞相想要打多久?”
    “五年?十年?還是二十年?!”
    楊端和忍不住出言駁斥。
    他覺得這想法太不現實了。
    秦國足足二十萬大軍呢!
    對後勤壓力得有多大?
    就是有靈渠也難兼顧到。
    “諸位都先別急,聽本相說完。”公孫劫沒有著急,踱步至沙盤西側,“秦國此前伐楚能如此順利,也有大梁糧草幫助。兵法也有以戰養戰,務食於敵的說法。是謂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
    “你們也都可想想。”
    “打下嶺南後,是否要徙民?”
    “是否要開墾荒地?”
    “那肯定是要的……”
    眾人皆是點頭。
    他們也覺得這話沒毛病。
    畢竟秦國打下嶺南不是用來看的,後麵肯定需要大規模的遷徙,借此也能加速融合,真正的實控嶺南。
    “自商君起,秦國國策就是耕戰。士伍閑時農耕,戰時為伍。我的想法就是將耕戰結合,並且推行至嶺南。打下桂地後,就先建設桂地。隻要一年時間,能開墾出多少荒地?而後就能徙民,在桂地負責種地。一石糧食,起碼能抵後方五石!”
    反正都要建設,倒不如早建設。
    王翦聽得很認真。
    這也是他沒設想過的。
    不過確實有些可行性。
    嶺南其實很適合種地。
    都無需深耕細作,就能有收獲。
    就算開通靈渠,也很有可能會被越人襲擊。而且後方運輸糧草,同樣需要征調民夫。可如果是在桂地耕作,運輸糧食的徭役就能省下來。
    關鍵這還有個好處。
    能讓秦卒適應桂地的氣候!
    等個一兩年,秦卒就能繼續推進!
    加上有糧食支撐,後方郡縣的壓力也能減小。
    “這就是所謂的囤戍之策。”公孫劫麵露微笑,“通過拉長南征的時間,確保後續治理嶺南。屆時秦國也能恩威並施,迫使西甌歸降。”
    他不是要放棄武力。
    而是攻心為上!
    西甌人也是想要過好日子。
    隻要他們願意歸降,其實條件都能談。屆時削去王號,貶為君長都行。同時尊重他們的祭祀,雙方盡量求同存異。通過徙民的一代代同化,最終實現融合。
    “你們覺得如何?”
    王翦等人皆是沉默不語。
    他們麵麵相覷,也在思索。
    見他們這樣,公孫劫則是擺手。
    “你們也可繼續商議。”
    “思考囤戍之策的可行性。”
    “如若不行,你們也可給出個更合適的法子。”
    “吾等遵令!”
    王翦抬手長拜。
    此刻的他心裏則有了動搖。
    他覺得公孫劫這法子更適合嶺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