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你排除了唯一正確答案!

字數:6102   加入書籤

A+A-


    張明浩對租的單間還算滿意。
    便宜、幹淨、舒適,距離學校也近,兩個女室友看著也好相處。
    他沒有立刻搬進去,還要等同學把行李全都寄過來,衣服、被褥以及雜七雜八的東西,都到了以後才能搬。
    有了住的地方,心態穩了。
    第二天上午,到大學裏麵轉一轉,提前熟悉下環境。
    江州大學實在太大了。
    一個大學,就是一個大學城,說的真是一點都不為過。
    從西側理學部到東側大型體育場,再拐個彎到南側正門,轉上一圈感覺腿都走麻了,但完全陌生的環境,也給人帶來新奇感。
    在食堂吃了午飯,下午就找了個自習室學習起來。
    讀博,主要是跟著導師做科研。
    應用電磁物理實驗的超材料項目,走在了電磁材料科技的前沿,其數學物理基礎都非常複雜,材料研究又涉及到另外的學科。
    薛坤給的資料不多,但理論部分都很複雜,國外的研究論文就更難懂,好多都涉及到純理論問題。
    張明浩耐下心看了很久,他對其中包含的數學內容感興趣,也是薛坤著重強調的部分。
    他擅長數學。
    或者說,物理博士研究生中,他的數學水平相對比較高。
    項目主題是‘超材料的理論設計與特性研究’,是屬於超材料的基礎研究項目,而基礎研究往往伴隨著大量的數學、解析以及關聯物理內容。
    手裏的資料中,就有大量和電磁實驗計算,數學分析以及數學物理有關的內容,率先找的攻破點就是數學。
    數學,牽扯的是複雜計算與解析。
    其中最常用的要屬一種類似於Kawahara方程形式的三階非線性偏微分方程,可以稱作為‘三階類Kawahara方程’。
    ‘三階類Kawahara方程’的求解,是項目常規實驗數據計算必須要用到的。
    三階、類Kawahara方程、非線性,三者疊加在一起,可以確定方程無法求出精確解。
    實驗數據分析工作中,常規的方式就是代入數值求解,但求出的都是‘粗略近似解’。
    “前置實驗數據計算是有問題的。”
    “陳教授的組在計算上,不可能犯低級錯誤,最大的可能就是複雜方程計算求解出現了偏差……”
    “這個方程,很重要!”
    張明浩仔細研究起來,絕大部分偏微分方程是沒有精確解的,更不用說‘三階非線性類Kawahara方程’。
    以代入數值計算‘預估’的方式求出‘粗略近似解’,是各類科研以及工業應用最常規的做法。
    這種方程的研究非常困難。
    他不是要求出精確解,隻是想找個方法,能求解‘更近似的解’。
    但是,依舊非常困難。
    如果是常規的去研究,短時間顯然不可能有結果。
    “是不是能利用‘正確感知’做點什麽?”張明浩想著就嚐試起來。
    涉及到複雜方程的解析問題,就要研究解析的方法。
    ‘正確感知’,可以對解析方向的正確性進行判定。
    一番嚐試後,他發現‘正確感知’可以對解析方向以及一些思考做判斷。
    當思考方向正確,也就代表順著方向繼續研究可以解決問題。
    其他問題也出現了。
    能判斷思考方向的正確性,並不代表就能解決問題。
    求解一個複雜方程,涉及到方程的變換問題,思索方向的正確不代表就能想的出來,因為後續會有很多需要思索的步驟。
    一步、又一步……
    不是每一步都能想到正確方法的。
    很快研究卡在一個變換位置,因為涉及到極為龐大的運算量,也不能用計算機直接進行模擬。
    “肯定有其他方式,或者某種特殊的方法。”
    “或者是沒有想到,或者幹脆是我不知道……”
    他思索著搖了搖頭。
    ‘正確感知’還是有其局限性,並不能幫助解決一切問題。
    當然,輔助效果還是很強的,可以幫助確定研究方向的正確性,本身就已經是科研上極強的能力。
    有沒有其他能力?
    張明浩猛地反應過來,打開了係統仔細的查看。
    麵板顯示——
    思維:77。
    身體:59。
    學術名望:177。
    財富:4980。
    個人數據評估頁麵,變化的隻有‘財富數值’。
    很明顯,因為錢花掉了。
    “不到五千塊,即便是在博士生裏,我也算是最窮的了……”
    在讀物理博士研究生的補貼不低,包括各類基本補助、獎學金、課題工資、導師津貼等等,他在讀博第一年拿到了六萬左右。
    但過去半年不一樣了。
    薛坤走了。
    新導師鄧宏軍手裏沒有大項目,他還是臨時分配的學生,沒有課題工資不說,導師津貼也少的可憐。
    半年,隻拿到了基本補助和基礎獎學金。
    東港的消費水平偏高,如此稀少的收入,別說是存款了,沒有負債就已經很不錯了。
    身體,59,數據正常。
    平日裏都是在搞研究,熬夜是經常性的,也基本不怎麽鍛煉。
    思維,77,不知道怎麽判斷的,難道和知識量有關?
    學術名望……
    負177,明顯是和論文被掛網上有關,多數人眼裏,他就是個學術騙子吧?
    自嘲一笑,繼續看。
    係統第二部分是能力界麵,裏麵就隻有一個能力——
    《正確感知》。
    《正確感知》的介紹隻有一句話:可以對問題的結論進行判斷。
    再下麵……
    第二部分能力後方有個小問號,查看後發現是‘升級需求’。
    升級需求——
    【思維,80;身體,70;學術名望,1000點;財富,一百萬。】
    “財富,一百萬?”
    “也就是說,想升級必須要兼顧賺錢?一百萬可不是個小數目,難道要去買個彩票等著中獎?”
    深吸一口氣,冷靜一下。
    思維、身體,可以通過積累知識以及鍛煉提升。
    學術名望,自然是發表論文,或是做一些其他和體現學術有關的事務。
    財富……
    賺錢,還真是最困難的條件。
    普通人一輩子都積攢不了一百萬,博士畢業出去工作,月薪兩萬加,刨除生活開銷,積攢一百萬也需要十年以上。
    正思考間,旁邊忽然傳來一個女聲,聲音中還帶著驚訝,“你們物理係也研究方程?”
    張明浩嚇了一跳。
    扭頭一看正是未來室友餘敏霞,昨天剛見過,今天也不熟悉。
    他解釋了一句,“類Kawahara三階非線性方程,實驗計算上會用到,一般都是代入數值模擬計算。”
    “你是在想求解方法嗎?”
    餘敏霞好奇的問了句,隨後解釋道,“我也研究這個!”
    說著從包裏拿出幾頁資料放在桌上,“看看!形式不一樣,但變換後應該差不多。”
    張明浩仔細看了看,資料上確實是同類型的偏微分方程。
    同類型,求解方法會有偏差,但大體上是可以通用的。
    餘敏霞坐在了一旁,歎氣道,“我導師給說了幾個方向,也不一定對。我還想用這個研究寫論文,但感覺遙遙無期啊!”
    “都有什麽方向?”張明浩就著話題問了句。
    餘敏霞拉了凳子過來,湊近了坐下簡單說起來,“一個就是變換,不斷的變換,不斷代入或是直接性離散,直到運算量大大降低,可以用計算機進行近似求值。”
    “想想都不可能,涉及的離散和變化太複雜了。”
    “還有,常規的差分近似離散,但還是複雜,近似離散偏差過大……”
    “另外,利用有限元法,就是建立模型並進行無限製的拆分,我覺得……”
    她連說了好幾個方向。
    等全部說完以後,抬起頭就注意到張明浩的眼神有些怪異。
    什麽意思?
    餘敏霞摸了摸臉頰,蹙眉不解,“怎麽了?”
    張明浩抿了抿嘴,開口道,“你排除了唯一的正確答案。”
    “啊?”
    “粗暴的變換代入、直接性的離散,才是正確方向。”
    “不可能。”
    餘敏霞的語調平淡,甚至顯得很不在意,她隻是和對方隨意討論幾句,可沒想真去解決什麽問題。
    一個物理係,即將入學的博士生,也不可能在複雜方程解析問題上,給出有意義的建議。
    張明浩已經迫不及待的拿起了筆,“那我們來試著分析一下。”
    說著眼神也亮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