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胡鬧!簡直胡鬧!
字數:7674 加入書籤
石耀坤愣住了。
他沒有想到張明浩拒絕的如此果斷,還表現出一副堅定的模樣。
他理解不了。
一個在讀博士生,拿到高科技公司研發部的offer,進入工作就擔任‘研發組組長’,拿到兩百萬的頂薪外加年終利潤分紅。
這還不夠吸引人嗎?
別說是博士生了,即便有點名氣的大學教授都要認真考慮一下了。
至於學業,在職也可以讀博的。
對於最頂尖的人才來說,學曆就不那麽重要了,擔任大型科研機構項目組長的履曆,可比博士學位證書含量量高太多了。
這個履曆就是‘半導體行業研發機構’的通行證。
對方怎麽就能拒絕的如此幹脆?
他說……跟著薛坤老師在江州大學讀博?
薛坤?
石耀坤掃了一眼麵帶敦厚的薛坤,對對方的評價都提升了一個檔次。
他深吸一口氣,略微調整了一下情緒,笑眯眯的開口道,“張明浩同學,你一心學業,我們也不能強人所難。”
“在半導體模型的完善工作上,我們還是希望能和你進行一定的合作。”
“怎麽合作?”
張明浩對合作是有準備的,但具體合作方式就看對方了。
石耀坤解釋道,“我們是想以校企合作的方式進行。你是博士生,情況不一樣,但也沒人規定博士生不能進行合作。”
他說著看向王貴元。
王貴元當即點頭,滿心讚同道,“石總監說的太對了,博士生當然可以進行校企合作,這完全沒問題!”
他說著瞥了周奇一眼。
周奇頓時反應過來,連忙過去搬了幾把椅子,發現椅子還是不夠用,又去其他屋裏找了幾把,讓每個人都能坐下。
談研究,也就是聽一下。
談校企合作,企業代表在哪,哪裏就是接待室!
辦公室的人都坐了下來。
石耀坤朝著王貴元點了下頭,隨後道,“王主任也在,我們可以先簡單的談一下。”
他說是‘談校企項目’,實際上,還是說給張明浩聽,“我們是這樣想的,項目方麵的難點還是數據分析計算。”
“數據分析計算,難點又在手動計算、近似轉化以及趨近性驗證三個部分……”
他說起了合作方式。
簡單來說,就是把實驗數據計算分析過程進行拆分。
計算機分析以及近似轉化部分,由他們的團隊來完成;手動計算、趨近性驗證的初始和分析部分,也是分析過程最難的步驟,則由張明浩組建團隊完成。
趨近性驗證的最後部分,還是由他們的團隊來完成。
這一部分牽扯到模型的參數修正,也就牽扯到保密問題了。
對張明浩來說,最後部分的保密沒什麽意義,知道了趨近性驗證數據,就能知道模型的參數修正情況。
對其他人就不一樣了。
他們很難根據過手的數據推出什麽,保密性就有了一定保證。
張明浩仔細想了想,搖頭道,“石總監,你們的想法是很好,但問題在於,我們做的不是開創性研究。”
“我們隻是幫你們分擔了高難度的計算分析,不會有成果、不能發表論文,沒什麽吸引力吧?”
石耀坤凝著眉頭沒說話。
張明浩繼續道,“我最近在研究視覺光感模型。”
“是微納光學實驗室孫雯教授團隊的項目,非常有意思,研究一旦成功,就可以利用技術讓物體隱形。”
“哈利波特,知道吧?裏麵有個隱形衣,披在身上就能隱身,讓別人看不到。”
“未來或許真能實現……”
他暢想著說完,問道,“石總監,新創科技主要做半導體,但也會對其他高科技感興趣吧?”
“你們對這個項目有沒有興趣?”
張明浩顧左右而言他,讓其他人聽的有點迷茫。
王貴元湊到周奇耳邊,小聲道,“他怎麽突然說這個?”
“隱形技術,聽起來就高端,他還主動給項目拉讚助,要是能談成這個合作,經費也少不了!”
朱炳坤則看向了薛坤,眼神裏的意思很明確,‘張明浩在研究這個?’
薛坤整張臉都寫著‘迷茫’二字。
不知道啊!
石耀坤聽明白了。
對方說起了‘不切實際’的研究,結合前麵的話,意思就很明顯了。
他連忙做出保證,“新創科技一直保持在尖端科技研發上的高投入。”
“在高尖端科技領域,高投入才會有高回報,我們的唯一目標是‘更快、更好的做出來’。”
直白點,經費管夠!
張明浩頓時滿意的點頭,快速轉到下一內容,“實驗數據量有多大?”
“我們計劃最低完成一百個實驗數據的填充,其中包含了幾千個數據組……”
下麵談的就很專業了。
張明浩要對具體數據情況做了解,因為有些數據組很複雜,有些則相對簡單。
兩者的工作量差別很大。
高中奧數題的難度,顯然和小學計算題不一樣。
“你們的要求是什麽?”
“我剛才已經說了,目標更快、更好的完成,在保證準確性的前提下,越快越好。”
“想更快,成本可就不一樣了。”
“這個你放心,我們在研發上一直保持高投入,科技研發本來就是和時間賽跑……”
石耀坤和張明浩一人一句的商討著。
其他人也都看明白了。
雖然沒有完全理解,但很明顯是兩個‘奸商’互相試探能力和底線。
過了好久,終於談妥了。
石耀坤和張明浩一起站起來握手,他們都是笑容滿麵,似乎是對於結果非常滿意。
雙方達成了口頭上的一致。
石耀坤也就準備帶人走了,他臨走時和王貴元談了下校企合作的問題。
雖然合作對象是一個博士生,但還是要走專門的校企合作路線。
正規方式,有監督。
學校方麵也要做工作,包括支持張明浩組建研發團隊以及就經費、項目問題和新創科技方進行溝通,等等。
王貴元自然是一口答應下來。
石耀坤等人才離開,一大群人就圍住了張明浩,“剛才是什麽情況?是談妥了吧,但沒說經費?”
“項目多大規模?”
“不是開創性研究?是不是經費高?好像牽扯到一大堆數學工作?”
“怎麽樣的合作,你要組建團隊?”
張明浩聽的頭都大了。
他趕緊說了句,“他們還會派人來談,到時候就知道了。”
……
第二天上午,行政樓宣傳部辦公室。
辦事員王朔急急忙忙的找到了主任楊麗萍,“主任,看看這個!”
“校園論壇的一個帖子,說有個博士生才被東港大學清退,就在入學了江州大學。”
“二月份清退、三月份入學,而且清退的原因是實驗數據造假、論文造假,牽扯學術道德問題啊!”
王朔繼續道,“網上也有,微博上都成了話題……”
楊麗萍皺起了眉。
等王朔說完以後,她仔細看了論壇上的帖子,也看了網絡上的信息。
學校論壇上的帖子頂了幾百樓,發言中很多需要注意,“權二代來咱們學校了?”
“東港大學學術造假,就來江州大學繼續讀博?”
“退學一個星期,就直接入學,轉學都沒有這麽快吧!”
網絡上是貼圖微博,明明白白把事情交代清楚。
微博有一大堆自媒體轉發,還有些頗為犀利的點評,“東港大學開除的學生,馬上入學江州大學,國內高校都是他家的嗎?”
“我們不禁要問江州大學:有學術汙點的學生,也是隨意招收的嗎?”
“博士生傾向做科研吧?實驗都造假了,還能繼續做科研?”
楊麗萍知道事情不一般了。
現在的高校最怕網絡輿情,一件小事都能被炒成大事。
網絡曝光,就會引起媒體關注,下一步就有記者來采訪……
根本不用等下一步。
王朔都已經開始接電話了,記者打來電話詢問情況,他也隻能推說‘暫時不清楚’、‘沒收到消息’。
“不能耽擱了!”
楊麗萍馬上打電話和教務那邊溝通了一下,他拿到了張明浩的詳細資料,發現最後是譚延明院士簽字通過的。
譚延明院士?
她想了想,又打給了理學部行政辦公室。
王貴元接了電話。
當聽到是張明浩入學問題時,王貴元不在意的說道,“楊主任,不是什麽大事,怎麽還鬧到網上了?”
“還不是大事?網上再傳一下,都快上熱搜了!”
王貴元想了想,開口道,“楊主任,你也別著急,聽我說。”
“再有記者打電話過來,你們就明確說,張明浩的入學沒有任何問題,要表現出力保的態度、要強硬一些。”
“不要有心裏負擔,張明浩入學本來就沒問題,他完全符合學校的要求。”
“放心吧,什麽事都沒有。”
楊麗萍聽愣了。
入學真就一點問題沒有?記者再打來電話強硬回複?
王貴元怎麽變得這麽鋼了!
不怕出事麽!
楊麗萍想想又打給了光學實驗室,對方幫忙轉接給了譚延明。
譚延明正和人說著昨天的事情,“我們學院的一個博士生,和新創科技合作,可能要拿一個大項目了。”
“沒什麽創新性、不能發論文,但是經費很高,能分配的資金很多。”
“據我的了解,好像大部分都是數學工作……”
他身旁是江州大學數學學院院長趙建陽。
趙建陽開始還不在意。
後來聽到‘經費很多’、‘能分配的資金很多’,眼睛都直冒綠光。
學校裏,過的最不好的就是數學教授。
好多數學教授,尤其是做純數學工作的,手裏能有個十幾萬的項目就不錯了,也隻有最頂尖的數學教授,才能拿到幾十萬的項目。
過百萬……
基本是院士專屬了。
有個需要大量數學工作,經費自由度很高的項目,不就等於是給數學學院發福利嗎?
兩人正說著。
譚延明接了個電話,就聽對麵楊麗萍說了一下輿論問題。
“張明浩?”
“是拉項目的那個博士生?”
譚延明還沒來得及說什麽,趙建陽已經是怒火中燒。
他搶過手機,大聲嗬斥一句,“胡鬧!”
“簡直胡鬧!”
“博士生入學能有什麽問題!”
“博士,又不是本科生,導師想帶就帶,不想帶就不帶!”
“你們對外說,江州大學就願意讓張明浩入學,其他人管不了、也管不著!”
“誰有問題,讓他來找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