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誰來同情下我吧!
字數:6411 加入書籤
‘嘟、嘟、嘟……’
聽筒裏持續傳來忙線的聲響。
楊麗萍舉著電話愣了好半天,直到對麵的王朔問了句,“剛才那個,是數學學院的趙建陽院長吧?”
“是他。”
楊麗萍木訥的點頭,臉上的表情依舊是一動也不動。
她實在想不通啊!
一個剛入學博士生引起的輿情問題,理學院行政處的王貴元說‘強硬表態、不怕事’。
物理學院院長譚延明院士一句話沒說,數學學院的趙建陽院長站出來發了大脾氣,還說什麽‘誰有問題找他’。
這是什麽情況!
當處理網絡輿情問題時,不應該是成立調查組,調查後開會做決定嗎?
怎麽一個個的都很強硬!
“這個學生是什麽背景?”楊麗萍都有些懷疑了。
她再次翻看學生資料,還是想不出問題所在,搖搖頭決定去找管事的人——學校副書記,郭振。
學校組建了網絡輿情應對領導小組,副書記郭振就是領導小組負責人。
一旦出現網絡輿情,郭振肯定是要負責處理的。
她沒再打電話,而是直接找了過去。
郭振也注意到了輿情,他正在翻看張明浩的資料,見到楊麗萍過來也不意外,意外的是‘王貴元、趙建陽的反應’。
他仔細想了想,開口道,“現在輿情確實很嚴重,不過趙院長說的也沒錯,這個學生,招進來是沒問題的。”
“非常優秀啊……”
郭振簡單做了句點評,隨後詳細說道,“16歲進東港大學,本科三年、碩士兩年,每年都是一等獎學金。”
“21歲讀博,第一年也拿到了國家獎學金……”
他略過了‘實驗數據造假’,繼續道,“譚院士簽字給過完全沒問題。”
“換成是我,我也批!”
他有話還沒說。
張明浩是薛坤點名要的學生,而薛坤是江州大學特別‘挖角’的人才。
表麵上是靠著項目挖過來,實際上,學校也給了極好的待遇,承諾三年內給評三級教授,還給了大筆的安家費。
薛坤本身就是人才,他指名道姓要的學生,還能不讓入學?
至於實驗數據造假……
郭振想了想,交代一句,“讓薛坤教授來一下吧。”
很快,薛坤來了。
同來的還有譚延明、趙建陽,兩位院長都擔心出什麽問題,就一起過來看看情況。
郭振見人來的這麽齊整,幹脆說道,“都來了,一起開個會吧。”
所有人都坐下來。
郭振先問向薛坤,“薛教授,能不能說一下東港大學那個實驗造假問題?當時你是張明浩的導師,你應該知道吧。”
薛坤認真道,“不是造假,是真的實驗。”
“當時張明浩做完實驗還和我說了,後來我們一起試了幾次,沒能複刻出來。”
他說著搖了搖頭,“我這個學生啊,哪方麵都好,就是性格執拗,他一直認為實驗是真的。”
“後來他就把數據記錄一下,花錢發了個小論文。”
“那個論文隻能算是個實驗記錄吧,發的小期刊,和博士生畢業沒有關係,根本沒想到會鬧這麽大。”
他說的都直搖頭,誰能想到呢?
其他幾人都是第一次知道詳細情況,譚延明頓時驚訝道,“東港大學就因為這個,把張明浩開除了?”
“不牽扯博士畢業問題的小論文,能有什麽大不了?”
楊麗萍猜測的說了句,“可能因為鬧上輿論了吧?”
“不止是這樣。”
薛坤繼續說道,“張明浩被清退,和東港大學副校長楊學文有直接關係,楊學文和我的關係一直很僵,基本不說話。”
“另外,因為識網撤論文的問題,張明浩說楊學文耍官威,後來發生了很激烈的口角,具體我也是聽別人說的……”
其他人都明白過來。
學生發了個小論文並堅持論文是對的,而輿論壓力給到了學校。
學校領導耍官威和學生發生口角,最後幹做清退處理平息輿論。
一切都說的通了。
譚延明笑眯眯的說道,“楊學文還真是做了件好事,把他們東港大學的人才送給了我們江州大學。”
“對啊,好人、大好人!”趙建陽樂嗬嗬的豎起大拇指。
“這個怎麽說?”
郭振頓時好奇的問道。
這個學生的履曆很優秀,但也不值得兩位院長給出這麽高評價吧?
“那可是個人才啊!”
譚延明感歎著說道,“郭書記,你還不知道。”
“新創科技,國內半導體行業的龍頭之一,因為一個研究,這家企業想邀請張明浩去擔任研發組長,年薪給到兩百萬。”
“張明浩當場拒絕了,後來他們指名道姓要和張明浩合作進行研發。”
“我們馬上要多個校企合作的項目了。”
郭振、楊麗萍愣愣的聽著。
這個學生,這麽牛?
企業開兩百萬年薪都拒絕,對方還主動和他進行合作研發?
也怪不得王貴元、譚延明外加趙建陽,都態度非常強硬的維護……
估摸著對方也不在意。
即便事情真鬧大了,情況再差也就是還是退學。
退學了,去上個年薪兩百萬的班……
生活好像更美好了?
……
張明浩也沒有想到,被清退的事情還能在輿論上再起波瀾。
微博信息上,有一張照片是他站在講台上,明顯是上課時學生拍的。
“學生精力很旺盛啊!”
“看來以後要多點名,一個都不能落下,上課也要求更嚴厲……”
他不在意。
就像是郭振、楊麗萍等人的想法,事情鬧的情況再差,也就是退學而已。
退學就退學了!
去新創科技研發部,暫時去當個頂薪打工人也能接受。
他的生活受影響不大。
生活圈子裏,包括實驗室的人、兩位室友以及各個老師,都知道實驗數據造假事件,隻不過又鬧上一次而已。
唯一受影響的是課堂。
同學也知道了。
《數理方法》課上,其他同學就頻頻看過來,有的還竊竊私語著。
馬岩坐在身邊,上課間歇時小聲說道,“我才知道,原來你在東港大學讀過博!”
他說完擔心道,“沒事吧?”
“網上的事情不要擔心,你都入學了,也沒做什麽,學校還能怎麽樣。”
“即便學校要做什麽也沒道理啊……”
馬岩確實有些擔心,讀博以後認識的第一個新同學就是張明浩。
他們是同一導師。
雖然把張明浩當做競爭對手,但競爭對手並不是敵人。
“謝謝,我沒事。”張明浩笑著回應道。
“沒事就好。”
馬岩點了點頭,他忽然明白為什麽張明浩會受到薛坤重視了。
張明浩在東港大學讀博一年半,都是跟著薛坤的,來江州大學重讀,理所當然會受到薛坤的重視。
算一下,對方讀博快兩年了?
“你多大了?”馬岩盯著張明浩看了好半天,忍不住疑惑的問了句。
“23。”
“虛歲還是周歲……算了……”
算周歲也要比他小兩歲,虛歲就更不用說了,比他小兩歲,讀博履曆近兩年……
比年紀,輸的很徹底!
“又走神!”
姚利勤對馬岩嚴厲的嗬斥一聲。
他特別注意張明浩方向,也順帶注意到馬岩,“說多少次了,上課要認真、認真,最後時間讓你們看書,不是讓你們想東想西!”
馬岩趕緊低頭,裝出一副認真看書的樣子。
姚利勤又瞪了他一眼,走過來關心的對張明浩說道,“網上的事不用擔心。”
“學校裏,誰要是因為這個處分你、針對你,先過我這關!”
張明浩感動的回道,“謝謝姚老師,我沒受影響。”
“那就好。”
姚利勤說完正要走開,忽然停住腳步,“對了,孟教授讓我告訴你,他訂購了《應用數學學報》,等下一刊郵過來,他可以把實體冊子送給你。”
“你要等編輯部送的刊,要延遲半個月,早點看到實體也好。”
他說完就走開了。
馬岩頓時小聲問道,“姚老師說什麽什麽刊?”
“沒什麽。”
張明浩道,“就是有篇論文,投了《應用數學學報》英文版,下個月刊登。”
馬岩很不理解。
《應用數學學報》?是數學吧?怎麽到數學期刊發論文?
等下了課以後,他拿出手機搜索了一下‘《應用數學學報》英文版’,發現是個SIC2區、T2評級的學術期刊。
他深深的吸一口氣,忽然用力給了自己一個嘴巴,“我竟然會同情一個年紀比我小兩歲、被各種老師重視……”
“剛入學,就能發SIC2區數學論文的物理博士生?”
“誰來同情下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