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一月論劍(2300字,求追讀)

字數:4324   加入書籤

A+A-


    聽聞林平之要傳功法,王元霸已經老朽,隻重天倫之樂,對於武功秘籍早無興趣。
    嶽不群如今功力大進,自認不輸嵩山左冷禪,進來研習紫霞內功,越發覺得此功奧妙無窮。
    華山的紫霞神功,修習後臉上布滿紫氣,很容易辨認,且說林平之不會傳授此功,即便傳授,定閑師太乃是佛門高人,絕不會學!
    左思右想,嶽不群覺此事對他無害,而且,“君子劍”人設,他必須維持!
    當即,嶽不群溫雅一笑,拱手率先退出房門,背影瀟灑從容。
    定逸師太見狀,眼中讚許之意更甚:嶽師兄不貪圖他人秘籍,不愧為“君子劍”!
    待眾人退去後,定閑師太合十問道:“不知少鏢頭何以教我?”
    林平之言道:“師太,不敢。早年間曾得聞一部奇書,或可助師太突破瓶頸。”
    “願聞其詳。”
    林平之緩緩誦出《神照經》內功口訣。
    此功修習講究妙悟自然,修成後堪稱療傷聖典。
    隻是修習此功,需要心態平和,毫無雜念。
    原著中狄雲心性質樸,在牢中修習四年,不過是初窺門徑,而在大雪山中,被血刀老祖扼住咽喉,幾乎窒息瀕死,反而福靈心至,神照功大成。
    除卻心思單純的狄雲能練成外,至情至性的丁典也能練成。
    “鐵骨墨萼”梅念笙或許沒有練成此功,不然在萬震山、言平達與戚長發偷襲圍攻下,不至於敗落。
    但大多數人念頭紛雜,既做不到心思單純,更做不到至情至性,林平之練不成此功,嶽不群更練不成。
    反而與辟邪劍法更為相容的紫霞神功,更能夠促進林平之內功快速飛升。
    定閑師太乃是佛門大德,無欲無求,更適合神照經的心性要求。
    待林平之誦完口訣,定閑師太當即知曉此功非同一般。
    “多謝林少鏢頭傳功之恩!老尼心有所得,待閉關救人之後,再來答謝!”
    七日後,定閑師太出關,雖然身形依舊矮小,但眸中神光盈盈,那股衝淡平和之氣,更勝之前。
    “恭喜定閑師姐。”嶽不群拱手笑道,眼神中閃過一絲探究。
    定閑師太微微頷首,合掌還禮道:“略有所得,恒山內功突破第八層,今日便可和嶽師兄聯手救人。”
    折騰一個多月,定閑師太和嶽不群才將王兄弟體內毒素徹底逼出。
    定閑師太額頭已見細汗,而嶽不群卻若有所思。
    數日行功,他隱約感受到定閑師太行功方式玄妙異常。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更何況是定閑師太!
    救完人後,嶽不群當即宣布閉關數日。
    廂房外,定閑師太神情略微疲憊,卻目光澄澈,見到林平之,拱手道:“林少鏢頭傳功之恩,老尼感激不盡!”
    神照經難學難成,卻也正合定閑師太的性子,不驕不躁,二三十年後大成也是無虞。
    而且,此功最擅救人,可助定閑師太的治病救人。
    定閑師太忽然話鋒一轉:“老尼觀少鏢頭內功已有根基,隻待日後緩慢修習,定然有紫霞神功大成之日。老尼無意為報,見少鏢頭劍法通玄,恒山劍法雖粗淺,或可借鑒一二。”
    林平之聞言微楞,沒想到定閑師太竟然有此等胸懷,毫無門戶之見。
    恒山劍法綿密嚴謹,最擅防守,而劍法如同綿裏藏針,看似絲毫無害,但冷不丁的殺招,卻能重傷敵人。
    此等劍招與大須彌劍式融合的辟邪劍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定閑師太手握佛珠,目光平和。
    林平之抱拳道:“多謝師太了!”
    定閑師太微微點頭,足尖點地,折下一根柳枝,輕喝道:“少鏢頭,看好了!”
    話音未落,老師太微微佝僂的身姿,驟然靈動如鶴,柳枝破空,不時間展露點點寒星。
    天下武功,自有相通之處,更何況是精湛劍法。
    待定閑師太演示完恒山劍法後,和聲問道:“少鏢頭可看清了?”
    林平之微微點頭。
    “不是老尼自誇,恒山劍法最擅防守,僅次於武當‘太極劍法’,可防守中綿裏藏針,不時間的攻擊淩厲之處,卻要高於‘太極劍法’。”
    “然而,此劍法終究是女子所用,陰柔有餘,剛猛不足,還望林少鏢頭取其神而去其型。”
    待定閑師太言畢,林平之鄭重道:“恒山創派祖師——曉風師太果是神人,這股陰柔之力,貫穿劍法,卻是另辟蹊徑。”
    恒山派以女子之身,位列五嶽劍派之一,自有其獨到之處。
    恒山劍法陰柔綿密,雖與辟邪劍法的詭譎陰寒不同,卻另有一番精妙。
    定閑師太身為當世用劍大家,接下來數日,林平之論劍切磋。
    她受林平之傳授《神照經》之恩,對於劍理解,當然是傾囊相授,毫無保留。
    林平之本就是當世劍道一流高手,如今再融匯恒山劍法綿密嚴謹、出其不意之處,大須彌劍勢已經抵達剛柔並濟!
    “咻!”
    一道清脆的聲音傳來,定閑師太手中木劍應聲而斷。
    林平之收劍而立,嶽不群臉上閃過喜色,撫掌笑道:“恭喜師弟,劍術更上一層樓。”
    林平之領會大須彌劍式中的剛柔並濟之後,出關後的嶽不群見獵心喜,同定閑師太一同考校林平之劍法。
    林平之的內功修為雖然不如二人,但是劍術高絕,身法極快,趁定閑師太不備,削斷她的木劍。
    定閑師太絲毫不惱,和聲道:“見少鏢頭劍道精進。兩位小友傷好無虞,老尼此番下山,也算圓滿。”
    “不日,老尼準備返回恒山,精研佛法。少鏢頭與嶽師兄若有閑暇,還請往是恒山無色庵一敘,到時候再品茶論劍,亦是人生幸事。”
    嶽不群拂須笑道:“定閑師姐,這是著相了。”
    定閑師太微微一怔,搖頭失笑:“嶽師兄倒是比往日風趣許多。”
    嶽不群此次閉關,又有所得。
    雖然還比不上林平之,但已經前路已明,華山派在他手中再無傾覆之虞。
    內心儒家的“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信念反而更堅定,讓嶽不群在儒雅隨和的外表下,多了三分風趣。
    林平之拱手感謝道:“師太之恩,在下銘記在心,日後師太但凡差遣,林平之定當前往!”
    定閑師太嗬嗬一笑:“少鏢頭切莫說此言,算起來還是老尼占便宜。不過,日後若有事,恒山定然煩勞二位。”
    相處數日,定閑師太覺得嶽不群的“君子劍”名號,名不虛傳。
    而林平之,雖然年紀輕輕,武功高絕,更重要的是,行得正,頗有俠義之風,讓定閑師太大為讚賞。
    次日清晨,定閑師太告辭離開,臨別之際,定閑師太開口言道:“老尼知少鏢頭走的是以殺止殺的路子,今日老尼倚老賣老,多說一句,佛門慈悲,寬大為懷。”
    林平之肅然抱拳道:“在下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