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紅顏禍水,上門調戲
字數:12318 加入書籤
潘金蓮挎著菜籃回到炊餅鋪子,武鬆已經起床,正在書房苦讀。
剛剛來了一個衙役,送來幾十本厚厚的書,都是關於科舉策論的。
知縣張知白昨晚上特意挑選,專程送給武鬆。
兩個月後的州解試,考試內容和縣裏考試不同,需要考察:大經、兼經、子史論、時務策。
北宋時期的科舉,分為縣試、州解試、省試、殿試。
其中縣試屬於資格審查,確定讀過聖賢書。
真正的科舉考試,隻有三個:州解試、省試和殿試。
中了州解試就是舉人老爺,有功名在身,免除徭役,可以做官。
中了省試,那就是進士老爺,有資格做大官。
至於最後的殿試,那就是由皇帝親自排名。
由皇帝出題考核,分為一甲進士、二甲進士、三甲同進士。
把舉人分為三六九等,然後分配崗位。
想在北宋通過科舉走上人生巔峰,必須在殿試進入一甲,就是前三名。
而武鬆的目標是連中三元,後麵的州解試、省試和殿試,都必須拿下第一名!
宋代文風興盛,讀書人都很厲害。
要想脫穎而出,次次都拿第一名,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就算武鬆是穿越者,也需要付出努力。
潘金蓮挎著菜籃子回到鋪子,聽著武鬆郎朗的讀書聲,潘金蓮露出幸福的笑容。
以後每天晚上都能抱著武鬆睡覺,成為官老爺的小妾,榮華富貴就在眼前。
沒有買到羊肉,潘金蓮買了一隻雄雞,打算燉湯給武鬆喝。
桌上擺著幾錠銀子,潘金蓮好奇,問道:
“官人,這一百兩銀子誰的?”
“知縣送來的。”
“昨日送了二十兩,今日又送一百兩銀子。”
潘金蓮感覺很有麵子。
在張大戶家裏,一個小小地主作威作福,就是潘金蓮的天。
現在跟著武鬆,知縣主動送銀子,有種飄飄然的感覺。
“奴家給官人燉雞湯。”
潘金蓮擼起袖子,開始燒水,準備殺雞。
“娘子...”
門外傳來劉屠夫的聲音。
潘金蓮蹙眉,走到門口,卻見劉屠夫笑嘻嘻闖進來,手裏提著幾斤羊肉。
“娘子要買羊肉,怎的就走了?”
“俺見你走得匆忙,特意送到你家裏來。”
劉屠夫舔著臉往裏走,眼睛直勾勾盯著潘金蓮:
“大郎呢?出去賣炊餅了?”
“你說這大郎,放你一個嬌滴滴的小娘子在家裏,也不怕被人惦記。”
潘金蓮沉下臉,怒道:
“你知大郎不在,怎的硬闖進我家?”
“這青天白日的,讓人見了說多少閑話。”
劉屠夫嘿嘿笑道:
“俺給你送羊肉,有甚麽閑話說。”
劉屠夫大大咧咧坐下來,卻看見桌上擺著白花花的銀子:
“這銀子誰的?”
“這是知縣送來的!”
潘金蓮高高揚起下巴,帶著冷笑。
換做以前,遇到劉屠夫這等潑皮無賴,潘金蓮倒是會懼怕幾分。
如今跟著武鬆,潘金蓮絲毫不懼。
“噫?知縣為何給你送銀子?”
“哼,你還不知我家官人是童子試魁首吧?”
“你家官人?”
劉屠夫驚訝,鄆哥說潘金蓮是武大郎的老婆,怎麽武大郎成了魁首?
武鬆聽到聲音,從裏麵走出來,抬手揪住劉屠夫後脖頸,提在半空中:
“哪裏的醃臢混沌,竟敢闖進來調戲我的女人!”
劉屠夫身體胖大,幾個人搬他不動。
可武鬆是天傷星下凡,又跟著周侗練過拳腳刀劍,身上千把斤的力氣。
隻輕輕一提,劉屠夫像小雞仔似的拎到門口。
砰!
劉屠夫被狠狠丟在地上。
潘金蓮站在武鬆身邊,叉著腰罵道:
“一個殺豬宰羊的夯貨,也敢調戲老娘!”
“你也不睜開狗眼看看,我家官人何等英俊樣貌!”
“再敢上門,打斷你的狗腿!”
回身拿出羊肉,狠狠拍在劉屠夫臉上,罵道:
“拿著你的騷羊肉,去找你的騷貨!”
這一鬧,街上的人都看到了。
鄆哥提著竹籃,混在人群中,見潘金蓮這般厲害,連忙灰溜溜跑了。
圍觀的人都認得劉屠夫,平日橫行鄰裏,這次被武鬆收拾,又被潘金蓮罵,好沒麵子。
劉屠夫爬起來,想動手,卻又自知打不過武鬆。
“好,老子的騷羊肉,你們等著。”
劉屠夫提著羊肉,恨恨離開。
“看什麽看!”
潘金蓮指著圍觀的人罵了一頓,人群散去。
經過這一鬧,武鬆對潘金蓮刮目相看。
都說潘金蓮勾引男人,如今看來,卻是個潑辣烈性子。
想想也是,哪個美女甘願守著武大郎那樣的男人?
如果潘金蓮一開始就嫁給武鬆,肯定沒有西門慶的事情。
就像現在,潘金蓮眼裏隻有武鬆,其他男人都是醃臢夯貨。
“官人進去讀書,莫要理會他們。”
“奴家燉雞湯,給官人補補身子。”
到了裏麵,武鬆摟住潘金蓮細腰,笑道:
“給我補身子,昨夜不滿意?”
“奴家說錯了,官人饒了奴家。”
嘴上這麽說,卻把衣領往下拉,露出粉色肚兜,裹著豐滿的酥胸。
性子烈是烈,淫也是淫...
武鬆抱起潘金蓮進書房,好一會兒才讓潘金蓮出來。
“俏哥哥進門來,就在稻草鋪上坐...”
潘金蓮哼著小曲兒,高興地燒著火,看看水開了,把雞殺了,浸泡在開水裏脫毛。
武鬆穿好衣服,繼續讀書,看策論。
門外就聽見罵罵咧咧的聲音:
“武鬆,你滾出來!”
砰!
鋪子前麵的東西被砸了。
武鬆心裏的怒火被點燃了。
放下策論,大步走到前麵,就看見劉屠夫帶著十幾個幫閑砸東西,手裏還提著刀棍。
“你們找死!”
武鬆大怒,腳下步子快如疾風,兩步閃到近前,抬腳把幾個潑皮踢飛出去。
潘金蓮也從廚房跑出來,正見武鬆一人單挑十幾個。
隻見那腳下生風,拳頭好似瘋牛,碰著的鮮血直流,身體好似風中蓬草,輕飄飄摔在街上。
這些潑皮不曾想武鬆如此凶猛,嚇得趕忙退出鋪子。
武鬆叉開兩腳,穩穩立在鋪子門口,好似門神一般。
“剛剛讀了半年書,你們就忘了老子以前幹什麽的!”
“老子舞槍弄棒的時候,少打了你們!”
清河縣都知道武鬆喜歡舞槍弄棒,但因為武大郎管得嚴,武鬆平時跟人動手不多。
再則,武鬆自知力氣大,打起真火來,容易出人命。
劉屠夫提著一把剔骨尖刀,站在跟前,惡狠狠罵道:
“直娘賊,俺們十幾個人,還怕打不過你!”
劉屠夫剛才被武鬆羞辱,丟了臉麵。
回到肉鋪,馬上知會手下潑皮無賴。
十幾人各帶了凶器,來找武鬆的晦氣。
不曾想剛剛進門,就被打翻了大半。
武鬆看著劉屠夫冷笑:
“劉屠,你調戲我女人,還敢提刀上門。”
“今日我便是把你打殺,到了知縣相公那裏,也是你的過錯!”
周圍的鄰裏都來圍觀,張婆、鄆哥也在人群中。
劉屠夫惡狠狠地罵道:
“殺老子,你也配!俺和那知縣相公還吃過酒!”
說罷,劉屠夫吆喝一聲:
“一起上!宰了這個直娘賊,老子給你們分肉!”
劉屠夫提刀衝在前麵,潑皮跟著往前衝。
潘金蓮嚇得大叫:“官人小心!”
劉屠夫沒有名師指點,手上功夫全靠平時打架鬥毆積累經驗。
俗話說,好漢架不過人多。
武鬆雖然力大無窮,但也不是神仙。
隻要抱住兩條腿,纏住兩隻手,劉屠夫就能一刀斃命。
潑皮呼啦啦往前衝,劉屠夫隨後持刀突刺。
武鬆早已看穿劉屠夫的詭計,兩條腿橫掃,潑皮被掃飛。
兩隻沙包大的拳頭狠狠砸去,潑皮鼻梁骨瞬間碎裂,鼻血四濺。
眼看劉屠夫殺來,武鬆狠狠一腳踹去,剔骨尖刀飛起,劉屠夫已經狠狠摔在街上,口吐鮮血。
“殺人啦!”
圍觀的百姓驚呼。
潘金蓮走出來,也被滿地的鮮血嚇到了:
“官人,出人命了。”
“莫慌,持刀入室調戲殺人,死有餘辜。”
武鬆對著眾人行了一禮:
“諸位,這劉屠夫平時作惡多端。”
“今日上門打砸,調戲我家女子,持刀就要殺我。”
“我今日把劉屠夫打一頓,也是給諸位鄰裏除害。”
“請各位隨我去縣衙,給我做個鑒證。”
劉屠夫平時橫行鄰裏,被他調戲的良家婦女不少。
還有些人被他打了的。
此時有武鬆出頭,自然響應。
武鬆指著倒地的潑皮,罵道:
“我武鬆是個讀書人,本想和你們好好說理。”
“奈何你們凶性不改,隻得和你們說說拳腳。”
“一個都不許走,跟我到縣衙去,把劉屠夫一起抬走。”
這些潑皮吃了一頓好打,眼見劉屠夫滿嘴的血,快不行了,更不敢違逆。
“你且在家裏等我。”
“官人小心些。”
潘金蓮望著武鬆大步走向衙門,心中還是擔憂。
她從小被賣到張大戶莊子裏當使女,見到的都是地主惡霸,不知道科舉功名的威力。
在清河縣,劉屠夫有錢有勢,武鬆隻有武大郎一個親人,無權無勢。
這次到縣衙,不知道知縣會偏向誰。
武鬆到了縣衙,敲響鳴冤鼓。
知縣張知白正在後衙欣賞武鬆的瘦金體。
聽到鳴冤鼓,問誰在外麵喧鬧?
如果是普通的官司,讓縣尉處置便是。
身為知縣,並非每一件案子都要親自升堂審訊。
衙役出去打聽,回來稟報說是武鬆告狀。
張知白驚訝,怎麽是武鬆?
“升堂!”
張知白穿上官袍,坐在堂上。
縣丞李迪、縣尉吳中複坐在兩側。
武鬆帶著一眾鄰裏進了公堂,劉屠夫被抬上來,已經奄奄一息。
“學生武鬆,拜見知縣相公。”
過了童子試,有童生的資格,見到了知縣隻拜不跪。
道理其實很簡單。
獲得童生資格,就有可能更進一步,以後高中舉人,甚至進士。
官職有可能比知縣高。
如果現在跪拜,以後見麵就尷尬了。
其他潑皮跪在地上磕頭,作證的鄰居也跪下磕頭。
張知白看了一眼吐血的劉屠夫,問道:
“出了何事?”
武鬆稟道:
“這劉屠夫今日尾隨我家女眷,進入家中調戲。”
“被我趕跑之後,懷恨在心,糾集潑皮無賴,闖入家中打砸,持刀要殺我。”
“後被學生反擊,打成重傷,請知縣相公做主。”
張知白看向劉屠夫,轉頭問縣尉:
“吳縣尉,你可認得這個劉屠夫?”
吳中複是縣尉,負責治安、司法、緝捕盜賊、維持治安,相當於公安局長。
這樣的人,黑白兩道通吃。
對於劉屠夫,吳中複當然認得,還一起吃過酒肉、收過銀子。
放在平時,他肯定偏袒劉屠夫。
但今時不同往日,武鬆拿了童子試魁首,才華橫溢,按照知縣張知白的說法,武鬆日後一定是個進士,還可能成為狀元。
這樣潛力巨大的人物,吳中複是絕對不敢得罪的。
“下官認得,這廝是縣裏的屠戶,平時糾集潑皮無賴,橫行鄉裏,欺男霸女的事情做得不少。”
吳中複如實回答。
知縣張知白臉色一沉,抓起驚堂木,狠狠一拍,嗬斥道:
“青天白日、朗朗乾坤,調戲良家女眷,意圖持刀殺人!真真罪大惡極!”
“按照大宋律法,判絞刑!”
按照《宋刑統》,調戲良家婦女判刺配、流刑;殺人未遂判絞刑。
兩罪並罰,張知白判劉屠夫絞刑,符合大宋刑律。
“這等潑皮無賴,全部刺配滄州!”
張知白判決完畢,在場百姓紛紛喝彩,盛讚為清河縣除了一害。
武鬆稟道:
“知縣相公明鑒,劉屠夫在學生家中打砸,損失不小,請求劉屠夫賠償。”
張知白把武鬆當做自己的門生,馬上說道:
“判劉屠十倍賠償,將他家中財物清點做賠。”
“謝知縣相公。”
判決完畢。
縣尉吳中複喝令衙役把劉屠拖進大牢關押。
絞刑並非馬上實行,需要上奏州府,然後由刑部核準。
不過,劉屠已經快死了,估計撐不到那個時候。
至於那些潑皮無賴,全部關押在牢房。
隻待上級批複,全部刺配滄州。
從縣衙出來,正好撞見武大郎。
“二郎,怎麽回事?你沒事吧?”
武大郎賣完炊餅回家,聽說武鬆打死人,去了縣衙。
嚇得趕忙跑過來。
“哥哥放心,知縣相公判了劉屠絞刑,那些幫閑刺配滄州。”
“還有劉屠打壞的東西,十倍賠償,哥哥正好與我去劉屠家裏拿東西。”
武大郎聽得目瞪口呆。
這個劉屠夫是清河縣一霸,武大郎小時候還受過劉屠的欺負。
賣炊餅時,隻要被劉屠看見,總要白拿幾個。
他吃飽了不算,還拿了喂狗。
這樣的惡霸,居然判了絞刑,還要十倍賠償。
武大郎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哥哥,我現在得了魁首,以後是要中舉做官的。”
“知縣相公是我恩師,肯定要給我做主的。”
“從今往後,這清河縣裏,沒有人敢再欺負我們兄弟。”
武大郎雖然長得醜陋,卻也不傻,明白其中關竅。
“都說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今日才知道讀書科舉的好處。”
“往日裏你和人打架,都是上門賠錢磕頭,今日反倒判了劉屠絞刑。”
“二郎是對的,就該讀書,以後你專心讀書,莫要浪費光陰了。”
武大郎很高興,才明白為何世人都癡迷讀書科舉。
考上了,就是人上人 ,什麽潑皮無賴都不敢犯你。
就算清河縣一霸,惹到了也是死路一條。
“哥哥說的是,我們去劉屠家裏。”
武大郎跟著武鬆往城西走,那裏是劉屠家宅所在。
很快,兩兄弟到了宅子外頭。
幾個童仆見了,嚇得慌忙跑回屋裏:
“不好了,不好了武二郎來了。”
武鬆走進宅子,裏麵鬧哄哄一片,還能聽到婦人的哭聲。
“我是武鬆,把你們家主人婆叫出來。”
很快,一個中年女子走出來,長得頗有姿色。
這婦人便是劉屠的媳婦,喚作宋巧娘。
“我是武鬆,剛才劉屠已經判了絞刑,他手下的潑皮判了刺配。”
“你家劉屠打壞我家東西,知縣相公讓你家十倍賠償。”
“我來是要你賠償的。”
武鬆沒有對宋巧娘做什麽,他是個讀書人,是正人君子,不做齷齪之事。
宋巧娘和家中仆人聽聞劉屠判了絞刑,嚇得麵無人色。
宋巧娘更是大哭起來:
“早知他在外頭沒有好下場,不曾想判了絞刑。”
武大郎看宋巧娘可憐,說道:
“二郎,要不算了?”
武鬆微微搖頭,劉屠夫橫行鄉裏,宋巧娘也不是什麽好貨。
隻是老公栽了,才知道哭哭啼啼。
“我也不要你其他,隻把肉鋪賠給我,你願也不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