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溫存武鬆,梁山出現
字數:5723 加入書籤
武鬆停下來,說道:
“知縣算我恩師,他找我,肯定要回去的。”
“而且,我家畢竟在清河縣,不可能久住在這裏。”
吳月娘知道,武鬆是客人,最後肯定要離開的。
但是,真到了離開的時候,吳月娘萬般不舍。
“再住兩天吧...”
吳月娘含情脈脈,武鬆牽著吳月娘的手,一起進了臥室。
婢女玉簫把門關上。
武鬆抱住吳月娘,慢慢輕吻...
吳月娘感覺渾身酥麻。
領教過武鬆狂暴的一麵,沒想到武鬆還能如此溫柔。
“你別擔心,清河縣到這裏騎馬不過三天路程,我隨時可以過來。”
“遇到事情,派人說一下。”
吳月娘輕輕答應,閉著眼睛...
...
武鬆從臥室出來,先回花子虛家裏。
玉簫扶著吳月娘起來,把肚兜、褲子穿上。
“沒想到大老爺也有溫存的時候。”
玉簫低聲打趣,吳月娘道:
“我一個人,若不溫存,我豈不死在床上。”
開心地穿好衣服,吳月娘想著準備什麽禮物。
武鬆回家,肯定要送東西的。
銀子已經給了知縣薛輝,家裏還有一些珠寶。
不管怎麽說,終歸是拿家裏的,吳月娘還是跟西門慶商量去。
...
武鬆回到花家,武大郎已經在客院住下了。
花子虛的家宅很大,院子很多。
住在奢華的房間裏,武大郎忍不住感慨:
“他們都說二郎出息了,是舉人,我還不知道什麽是舉人。”
“現在我知道了,舉人就是老爺,當官兒的、有錢的,見了二郎都要客客氣氣。”
“連帶我這被人嘲笑的三寸丁穀樹皮,也要叫我一聲大郎哥。”
武鬆坐下來,對武大郎說道:
“哥哥,好日子在後麵呢。”
“等我明年春闈考中狀元,我就要在汴梁那裏做大官。”
“以後我統領大軍,剿滅梁山賊寇、平定方臘、滅掉遼金、西夏,權傾朝野...”
“甚至...我也可以當皇帝!”
武鬆說出了內心的真實想法。
武大郎嚇了一跳,慌忙捂住武鬆的嘴巴,驚慌地看向外麵:
“二郎,可不能亂說,不能亂說,要殺頭的。”
武鬆笑了笑,沒有當回事。
武大郎是這個世界的人,對皇權有著本能的畏懼。
武鬆不一樣,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皇帝兵強馬壯者為之耳,心裏不怕皇帝,等實力夠了就造反。
“哥哥記住,好日子在後頭。”
武大郎語重心長地說道:
“二郎,咱家祖輩沒有做大官兒的,你能考中舉人,我已經很知足了。”
“我不求大富大貴,隻求二郎,我們兄弟兩個平平安安。”
武鬆是武大郎一手拉扯大的,長兄如父,武大郎最希望武鬆平安順遂。
對於武大郎這個哥哥,武鬆繼承了原主的記憶,也有很深的兄弟情義。
“我知道,哥哥放心享福就是。”
正說著,花子虛帶著兩個漂亮婢女進來。
“大哥、哥哥,小弟選了兩個婢女過來伺候。”
武大郎沒理解,笑嗬嗬道:
“不用伺候,俺自己能吃能走的。”
武鬆嘿嘿笑道:“就讓她們端茶倒水,哥哥也享受兩日。”
“哎呀,這等如何使得。”
武鬆拉著花子虛離開,留下兩個婢女伺候武大郎。
到了外頭,花子虛問道:
“哥哥真就回去?”
“春闈在即,我須回去讀書,清河知縣是我恩師,他找來,我也該回去。”
“那哥哥何時再來?”
“清河縣距此不遠,得空我就來看你們,你若得空,也可到清河縣見我的。”
“哎,清河縣自然不遠,但哥哥中了狀元後,必定留在京師的,那就遠了。”
花子虛跟隨花太監多年,對官場更了解。
等武鬆明年考中狀元,肯定留在京師汴梁,很少回清河縣。
那時候想再見到,不是這麽容易的。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三弟若身體好,可來京師找我。”
花子虛無奈點頭。
沒辦法,武鬆太厲害了,不可能困在縣裏。
武鬆回後院讀書,花子虛回到臥室,李瓶兒午睡剛醒。
“昨夜如何?”
武鬆要走了,花子虛擔心李瓶兒沒懷上。
“應該是夠了的。”
李瓶兒大大方方說起昨晚上的事情,稱讚武鬆厲害。
花子虛聽了也不介意,武鬆比他厲害太多,他沒有介意的資格。
“看樣子,哥哥馬上要走了,今夜你再去陪一下哥哥。”
李瓶兒也想再去,但是身體吃不消。
而且,按照慣例,今晚武鬆在西門慶家裏住。
既然如此,花子虛便作罷。
武鬆讀書到下午,衙門有人過來,說知縣薛輝請他過去說話。
武鬆騎馬到了縣衙,見到知縣薛輝。
“拜見知縣相公。”
“武解元請坐。”
武鬆坐下來,薛輝笑嗬嗬問道:
“聽說你要回清河縣了?”
“是,還需回去準備春闈。”
“是張知縣催你了吧?”
“瞞不過知縣相公。”
薛輝感慨道:“你是張知縣選出的童生,考中了解元,肯定 要回去的。”
“羨慕他有你這樣的門生啊。”
這是真話,薛輝真的羨慕。
武鬆是張知白選出來的,有師生情分。
等武鬆飛黃騰達,張知白也可以順勢而上。
武鬆嗬嗬笑了笑,薛輝招了招手,說道:
“略備薄資,充作路費,莫要推辭。”
謝恩捧著一個箱子放在桌上。
武鬆也不客氣,說道:“多謝薛知縣相贈。”
薛輝說道:“明年春闈,你路上須小心些。”
“近來出了些膽大的賊寇,劫了梁中書的生辰綱,那可是給蔡相的。”
聽到這話,武鬆愣了一下...
記得《水滸傳》裏的劇情:
楊誌押送金銀擔,吳用智取生辰綱。
劇情到這裏的時候,魯智深已經倒拔垂楊柳,林衝已經上了梁山。
青麵獸楊誌在大名府梁中書麾下做事,奉命押送生辰綱到京師,獻給他嶽父蔡京。
途中被晁蓋、吳用設計喝下蒙汗藥,劫走了生辰綱。
楊誌沒辦法,隻能落草為寇,路上遇到魯智深,一起打下二龍山,占山為王。
按照原來的劇情,後麵就該武鬆鬥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到最後,武鬆也進入二龍山落草。
《水滸傳》裏,宋江占據水泊梁山,武鬆、魯智深、楊誌、孫二娘一幫人在二龍山,李忠、周通在桃花山,燕順、王英一幫人在清風山。
後來,為了攻打青州,三山聚義,就是一起投靠水泊梁山宋江。
說起來,楊誌、魯智深都是關鍵人物,武藝超群。
武鬆本該和他們關係最好。
這樣的人,絕對不能讓宋江那個龜蛋騙走。
武鬆心中暗道:我得去一趟二龍山!必須趕在宋江那廝之前和魯智深、楊誌見麵。
如果有機會,最好和林衝見一麵。
武鬆和盧俊義、林衝師出同門,師父都是周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