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回清河縣,驚豔眾人

字數:6600   加入書籤

A+A-


    潘金蓮收拾好行裝,秀眉也披上了鬥篷,換上了緊身的衣裙。
    時間已經到了九月多,早晚天氣寒涼。
    馬車已經準備好,婢女把東西馱在驢背上。
    武鬆騎馬、潘金蓮、秀眉乘坐馬車,跟隨的婢女也有驢子可以騎。
    “官人呢?”
    潘金蓮沒見到武鬆,問府上的婢女。
    婢女笑了笑,看向李瓶兒的臥室。
    秀眉低聲笑道:“官人臨走還要和瓶兒妹妹睡一覺。”
    “我看不是官人想要,是瓶兒想要。”
    潘金蓮知道武鬆快不了,索性就等等。
    等了半個多時辰,武鬆終於從房間出來。
    潘金蓮笑問道:
    “瓶兒妹妹可好了?”
    “起不來了,我們走吧。”
    馬車到了前院,花子虛正和武大郎說話。
    武鬆走過去,問武大郎昨夜睡得怎麽樣?
    武大郎不好意思地嘿嘿笑...
    花子虛擠眉弄眼道:“大郎哥不可貌相,那兩個婢女走路都不穩了。”
    “哥哥家裏都是好漢,不愧是一母同胎。”
    花子虛很羨慕,武大郎長得這麽矮小,居然這麽勇猛。
    兩個婢女昨晚上被收拾得服服帖帖。
    武大郎本來臉就黑,這下更黑了。
    “你這兄弟真是,那兩個丫頭跟妖精似的,我趕又趕不走...”
    武鬆笑道:“哥哥別擔心,回到家裏,我不敢嫂嫂說。”
    “可不能和秀秀說。”
    武大郎懼內,怕黃秀秀知道他在外麵風流。
    “三弟,時候不早了,我得啟程了。”
    “日後有什麽事情,派人到清河縣送信就是。”
    花子虛不舍,說道:“我送送哥哥。”
    “別客氣了,你身子骨不好,好好養著。”
    天氣轉涼,花子虛確實身子骨不行。
    “那...哥哥慢走,路上小心。”
    武鬆一拱手,翻身上了駿馬。
    武大郎爬上驢背,跟著馬車緩緩出了花家。
    孟玉樓的車夫見到,馬上跟著隊伍出發。
    離開清河縣趕考的時候,武鬆隻帶了潘金蓮一個人。
    如今考試回家,已經有了二十多個人跟著。
    如果當綠林好漢、梁山賊寇,哪有這等風光。
    做人,就要讀書走正道!
    不提路上風餐露宿,幾天後,武鬆回到了清河縣。
    當武鬆騎著高頭大馬出現在街上,身後跟著幾輛精致的馬車,還有二十多個童仆、婢女跟隨,立即引起了轟動。
    街坊鄰居都來圍觀。
    “二郎回來了,回來了。”
    “我們清河縣的解元回來了。”
    “二郎,你現在是舉人老爺了。”
    炊餅鋪子前圍了上百人,堵得水泄不通。
    黃秀秀裹著圍裙走出來,手裏還提著一柄菜刀。
    “叔叔回來了。”
    黃秀秀驚喜地迎出來。
    潘金蓮從馬車裏走出來,身上穿金戴銀、珠翠滿頭,看得街坊又是一陣羨慕。
    “呀,金蓮這是成了夫人了。”
    “這頭飾怕不得千把銀子。”
    “這兩位是誰?”
    秀眉和孟玉樓從馬車裏出來,再次震驚街坊鄰居。
    秀眉是恩州府的花魁,孟玉樓氣質溫潤高貴,兩人從馬車下來,看得大家眼睛都直了。
    黃秀秀也被兩人看呆了,問道:
    “二郎,這兩位是誰啊?長得如此俊俏?”
    武大郎跑過來,說道:
    “這兩個都是二郎的小妾,快去準備地方,給她們落腳。”
    武鬆對秀眉、孟玉樓說道:
    “這位是我的嫂嫂。”
    “奴家拜見嫂嫂。”
    孟玉樓、秀眉同時行禮。
    “哎呀,二郎真出息了,帶回來兩個花一樣的美人兒。”
    “都進來吧,進來吧。”
    二十多人一起進了炊餅鋪子,原本還顯得空曠的屋子,馬上不夠住了。
    相比於西門慶、花子虛的宅子,炊餅鋪子顯得寒酸狹小。
    當然,孟玉樓、秀眉絲毫不介意,因為她們知道,武鬆隻是暫時在這裏,日後飛黃騰達,自有豪宅可以住。
    女人就是這樣,可以跟你住出租房,但她不會一直跟你住出租房。
    “坐吧,坐吧,哎呀,家裏太小了。”
    武大郎有些不好意思。
    黃秀秀是村裏的,炊餅鋪子對她來說就是豪宅了。
    武大郎見過花子虛的宅子,覺得寒酸。
    武鬆也覺得宅子小了,該買一處大宅子。
    以前自己是平頭百姓,現在是解元、舉人老爺,該有自己的宅子產業。
    孟玉樓、秀眉坐下來,潘金蓮吩咐婢女把箱子抬進書房。
    “都餓了吧,吃點炊餅肉湯。”
    黃秀秀把炊餅、羊肉湯拿過來。
    孟玉樓、秀眉起身謝過,拿起炊餅吃了點。
    兩人都是嬌貴慣了的,炊餅有點幹巴,羊肉湯有腥膻味,兩人都吃不慣。
    “金蓮,你安排她們住下,我去找知縣相公。”
    “這個宅子,等我看個好的。”
    潘金蓮答應了,安排孟玉樓、秀眉先到她的臥室住下。
    至於童仆、婢女,全部安排好,開始各自做事。
    黃秀秀低聲道:
    “大郎,咱家二郎真像個老爺了。”
    “嘿,你不知道二郎在陽穀縣的模樣,那官兒和老爺都要對他客客氣氣。”
    “那個吳員外你可知道?”
    “哪個吳員外?”
    “就是俺們縣裏的吳員外,做過官兒的。”
    “哦,我知曉,他府上賣羊肉都是整扇買的。”
    “對,就是他,在陽穀縣,他要給俺敬酒哩。”
    黃秀秀聽得目瞪口呆,吳員外居然給武大郎敬酒?
    “哎呀,咱家二郎出息了,咱們跟著出息。”
    “別急,明年二郎要考狀元哩。”
    武大郎笑得合不攏嘴。
    時間還早,武大郎撿了一副擔子,又想挑著出去賣。
    黃秀秀把武大郎數落一頓,讓他在家裏幫忙準備飯菜。
    武鬆騎馬到了縣衙,衙役見到武鬆,慌忙稟報知縣張知白。
    進了後衙,張知白快步迎出來,笑道:
    “武解元回來了。”
    武鬆笑道:“老師取笑了,學生回來晚了。”
    聽到武鬆稱他為老師,張知白笑得合不攏嘴。
    “不敢做你的老師,我看過你的卷子,我問你,那‘存天理、滅人欲’是誰教你的?”
    武鬆雖然稱呼張知白為老師,但張知白從未教過武鬆。
    張知白打聽過,武鬆從來沒有讀過私塾,也沒有拜過師。
    他很好奇,武鬆那些東西從哪裏學來的?
    武鬆說道:“慚愧,都是武鬆自學自悟。”
    張知白嘖嘖讚歎道:
    “真是天縱之才啊,居然能自學自悟到如此地步。”
    “明年的春闈,你可有把握?”
    武鬆非常認真地說道:
    “老師放心,我必中狀元!”
    張知白撫掌大笑道:
    “好,我就等著你這句話!”
    武鬆認了他這個老師,如果武鬆考中狀元,他也可以有個狀元之師的名頭。
    最重要的還是利益。
    武鬆這樣的人,中了狀元後,必定飛黃騰達。
    有這一份香火情,張知白也可以攀龍附鳳,在仕途上更進一步。
    張知白今年已經快50了,才堪堪做到一個知縣而已。
    靠自己已經沒希望了,他隻能靠武鬆。
    “你有這個誌氣,我高興,但也不可大意。”
    “恩州府算小州府,舉人才10個而已。”
    “而劍南道、江南西道、江南東道都是人傑輩出之地,你須小心準備。”
    張知白揮揮手,衙役捧著一大摞的書本過來。
    “這是往年省試、殿試題目,還有一甲進士的卷子,你拿回去好生揣摩。”
    武鬆認真翻了翻,都是往年的真題和答案。
    不同於州府試,省試、殿試的答卷很難拿到,特別是一甲進士。
    不得不說,張知白真的用心了。
    “謝老師。”
    武鬆起身,鄭重行禮拜謝。
    “你我何須多禮,拿回去好好研讀。”
    衙役替武鬆捧著書,跟著武鬆回到炊餅鋪子。
    真題放進書房,潘金蓮走進來,說道:
    “官人,你現在是舉人,也該買一座自己的宅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