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作者署名,無恥老賊
字數:6282 加入書籤
《三國演義》開售,很快成了爆款。
書商和買書的顧客坐在書店等貨,把書店擠滿了。
李庸心中大喜,親自到作坊監督趕工。
客店裏。
武鬆一覺睡到日頭偏西,才懶洋洋起床。
咚咚咚...
房門被敲響。
武鬆以為何運貞來了,約他逛青樓。
房門打開,國子監博士胡瑗站在門口,手裏拿著一本書,看起來很不高興。
“胡博士,您怎麽來了?”
“這書是你寫的?”
胡瑗黑著臉坐下,把《三國演義》丟在桌上。
武鬆拿起來翻了翻,笑道:
“是,我熟讀《三國誌》,喜歡裏麵的故事,所以寫了這本書。”
“我知道這不是正業,當做閑情娛樂罷了。”
在胡瑗看來,寫這種書肯定不務正業。
隻有研究儒學才是正道。
胡瑗上門,應該是來說教的。
武鬆也知道寫小說是小道,他隻想賺點零花錢。
胡瑗黑著臉說道:
“我沒說你不務正業,我就問你,我算不算你的老師?”
“當然,若非胡博士秉公閱卷,恩州解試的第一名便不是我。”
對於胡瑗這個老師,武鬆是認的。
不為別的,就為胡瑗堅持選武鬆為解元。
若非胡瑗堅持,憑借何運貞的勢力,他就是解元。
“你既然記得我的好,為何不告訴我?”
武鬆懵了,問道:
“學生有甚麽沒有告訴恩師?”
胡瑗指著《三國演義》的作者署名:
“你讓李庸這個奸商並列作者,為何不讓我成為作者?”
武鬆愣住了...
才發現李庸成了第二作者!
“豈有此理,奸商!”
武鬆氣得跳起來。
胡瑗說道:“我就知道你被蒙蔽,跟我來,我與你要個公道!”
胡瑗拿著書怒氣衝衝往外走,武鬆跟在身後。
就在中午,國子監講學休息。
十幾個學生聚在一起看《三國演義》,胡瑗好奇,拿去看了一眼。
不看不要緊,看完後,胡瑗氣得差點炸了。
《三國演義》雖然不是儒學書籍,但寫作的格式、體例獨創一格,內容恢弘跌宕,絕對是開山之作,能流傳後世。
這麽好的書,武鬆居然不告訴他!
最可恨的是,李庸一個書商,居然成了第二作者!
是可忍孰不可忍!
胡瑗不上課了,拿著書到了客店興師問罪。
一問之下,果然武鬆被蒙蔽了。
兩人怒氣衝衝到了傳道書舍。
門口、裏麵擠滿了購買《三國演義》的商人、學子。
其中還有許多國子監的學生。
見到武鬆、胡瑗,眾人馬上行禮。
胡瑗黑著臉,對著書店夥計嗬斥道:
“讓你們李庸出來說話!”
武鬆也臉色不善直入書店後院。
夥計慌忙稟報。
很快,李庸從裏麵出來,臉上還有黑色的油墨。
“武狀元...這是..胡大人?”
李庸見過胡瑗一次,所以認得。
但胡瑗是國子監博士,怎麽會出現在這裏?
見到胡瑗手裏的《三國演義》,李庸明白了。
胡瑗想要買書!
沒錯,就是這樣!
“胡大人,這《三國演義》還在加急刊印,買的人實在太多,恐怕您得等等...”
李庸說得頗為得意。
轉身又對武鬆說道:
“武狀元不愧是我大宋朝的狀元郎,《三國演義》一部千金難求!”
“門口那些人,都是等著買書的,武狀元的文名要傳遍天下,甚至名揚海外。”
“那個高麗王朝,還有扶桑國的書商,也在候著。”
李庸說得眉飛色舞,武鬆全程黑著臉,一言不發。
這時候,李庸才意識到氣氛不對。
“呃...武狀元有甚麽話說麽?”
不等武鬆說話,胡瑗義憤填膺,拿著《三國演義》質問道:
“這書是武鬆所著?”
“是,武狀元親自寫的手稿。”
“那你為何名列第二?”
李庸尷尬地賠笑道:
“武狀元恕罪,這書實在太好了,我也想要些文名...”
“放屁!你這是竊取!此書畢竟流傳後世,你一個字沒寫,憑什麽名列第二!”
作為國子監的博士,胡瑗對著作權非常看重。
李庸此舉,在胡瑗看來,就是大逆不道、十惡不赦!
“這...我也隻是..”
李庸很尷尬,就像做賊被人抓了。
武鬆冷著臉說道:
“李朝奉,你不地道。”
“恩師說得對,你不是作者,憑什麽署名?”
李庸嘿嘿笑了笑,不知道該如何解釋。
“把你的名字去掉,把我的名字加上去!”
胡瑗站直了身子,非常認真地說道。
李庸和武鬆同時懵了...
還以為胡瑗是正義的化身,來主持公道的。
沒想到這老小子也不是好人啊!
也想白嫖武鬆?
“胡大人,您貴為國子監博士,這樣做...不好吧?”
李庸總算是聽明白了。
“我是武鬆的老師,指點過他的文章,我署名沒有問題!”
胡瑗看向武鬆,等待武鬆的附和。
武鬆內心一陣無語...果然,最無恥的就是讀書人。
咳咳...
武鬆幹咳兩聲,說道:
“去年解試,胡博士點了我的解元,是我恩師,他說的沒錯。”
李庸嗬嗬笑了笑,知道這是武鬆給麵子。
“既然武狀元這麽說了,那就署名吧。”
“不過,我有個請求,能否也讓我署名?我列第三?”
胡瑗馬上說道:“不可!你一個書商,憑什麽與我並列?”
李庸心中暗罵:
無恥老賊,你又憑什麽和武鬆並列?
武鬆給你麵子,喊你一句老師。
就憑你,也有資格指點武鬆的學問?
別以為老子不知道,《傳習錄》跟你也沒關係,臭不要臉還署名了。
心中罵歸罵,嘴上不能說。
“武狀元,不如這樣...我署名第三。”
“這賣書的銀子,我與你二八分賬,我二、你八,如何?”
為了署名權,李庸情願拿出一成的收入。
武鬆心中暗喜,他就是為了這個來的。
“這...好吧,你可不許少我銀子。”
“小的豈敢!”
李庸鬆了口氣,總算是保住了署名權。
胡瑗沒有說話,他隻要把自己的名字加上去。
至於武鬆要賺錢,這個合情合理、天經地義。
“你馬上印一本出來,把我名字加上去,我等著。”
胡瑗賴著不走,李庸領命,馬上回作坊。
仆人上茶,武鬆陪著胡瑗喝茶。
半個時辰後,李庸捧著一部《三國演義》出來。
作者寫著:
武鬆、胡瑗、李庸。
見到自己的名字,胡瑗心滿意足,笑道:
“好了,我回去了。”
捧著厚厚的書,胡瑗樂嗬嗬走了。
“我也走了。”
武鬆跟著離開。
李庸望著胡瑗離去,啐了一口:
“無恥老賊!”
胡瑗高高興興捧著書回到國子監,坐下來慢慢看小說。
裏麵的劇情精彩絕倫,比看《三國誌》有意思多了。
正看著,祭酒董逸路過,見胡瑗看得眉飛色舞,上前問道:
“你在看甚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