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施恩求救,入住新宅

字數:6522   加入書籤

A+A-


    武鬆拍拍身上的塵土,問道:
    “怎麽?想通了?”
    趙楷沉默地點頭,武鬆笑道:
    “君子欲行大道於天下,須先身居高位。”
    “漢高祖馬上得天下、馬下治天下,所謂逆取順守。”
    “你想當太子,先要得到寵幸,手段不重要,先當上太子再說。”
    武鬆點破趙楷的心思,嚇得趙楷慌忙左右四顧。
    確定沒有外人聽到,趙楷這才說道:
    “我說你個武鬆,能否悄聲細語?”
    “怕什麽,有什麽見不得人的?你是皇子,想當太子有何不對?”
    趙楷無語...
    “正好,我要把蹴鞠改一下,變得更有意思。”
    “你的王府有沒有球場?我需要一個場地。”
    趙楷點頭道:“有,我有一處莊院。”
    “很好,到時候我找你。”
    武鬆換好衣服起身,何運貞對著趙楷行了一禮,跟著武鬆離開。
    望著武鬆離去,趙楷心中暗道:
    這武鬆文武雙全,也是個講義氣的漢子,我須和他好生相處,他日爭奪太子之位,有他相助,或許能成。
    回到客店,何運貞的小廝在裏麵候著。
    見到兩人,小廝上前說武鬆的宅子選好了。
    前陣子,何運貞說給武鬆買一處宅子。
    今天辦好了手續,小廝過來稟報。
    何運貞大喜,當即吩咐客店的夥計收拾房間裏的東西,今日就搬到宅子裏去。
    自己的宅子,總比客店好。
    而且,武鬆會在汴京常住,也需要自己的宅子。
    正忙著搬東西的時候,一個年輕男子進了客店,找到武鬆,手裏拿著一封信。
    男子自稱是孟州牢營施恩的仆人,施恩讓他到汴京找武鬆。
    拆開信封,裏麵是施恩的親筆信。
    內容和武鬆料想的一樣。
    奴仆站在麵前,恭敬地說道:
    “兩月前,孟州城來了個蔣門神,拳腳甚是厲害,把快活林占了。”
    “老爺和他理論,那蔣門神不顧皂白,抬手便打。”
    “老爺不是他敵手,被他占了快活林,老爺吃了他的打,自己也在床上動彈不得。”
    “想起大老爺臨走前吩咐,又聽說大老爺中了狀元,便讓小人送信,求大老爺做主。”
    武鬆把信折好,說道:
    “當初我離開孟州時,便對賢弟說了,小心那個張都監,他自不信。”
    “如今我在京師還有些許事情未了,急切回去不得。”
    “你且先回去,告知賢弟,莫要和那蔣門神爭執,也休要得罪那張都監,凡事等我回去計較。”
    這奴仆把話都記下了。
    武鬆又寫了一封信,拿出十兩金子遞給奴仆做路費,吩咐他快回去。
    手裏握著金子,奴仆感激不盡,匆匆回孟州城去了。
    何運貞不知道前因後果,問怎麽回事?
    武鬆把事情原委告知,何運貞說道:
    “這施恩老弟居然不信哥哥的話,著實不該。”
    “不過,孟州城屬於京西北路,那轉運使與我父親是同榜進士。”
    “哥哥若想為施恩賢弟出頭,我與父親說說,參那張都監一本。”
    轉運使負責一路監察,相當於省紀委書記。
    孟州城歸京西北路管轄,找京西北路的省紀委書記查張都監,輕而易舉!
    這就是科舉做官的好處。
    不用遇到點事情就打打殺殺,可以借助朝廷的手段。
    江湖不是打打殺殺,是人情世故。
    你很能打嗎?能打有個屁用,出來混,要有關係!
    武鬆現在是狀元,榜眼、探花都是他的小弟。
    還得到了皇帝的賞識!
    能調動的官場資源很多。
    所以,武鬆才選擇走科舉,而非混梁山、當草寇!
    武鬆笑了笑,說道:
    “待過些時日,我衣錦還鄉,須路過孟州。”
    “到那時,若是需要,我再與你說。”
    何運貞滿口答應。
    施恩的事情,再次證明武鬆能預知未來。
    幾個月前的事情,武鬆就猜到了,神了!
    東西收拾完畢,何運貞指揮夥計搬東西。
    宅子的位置很好,也很大,何運貞的老爹花了不少銀子。
    武鬆前途無量,花這個錢值得。
    新家裏麵的家具一應俱全,也是何運貞一手置辦的。
    家裏還有十幾個奴仆婢女,雖不甚多,也夠用了。
    武鬆坐在廳堂上,感覺終於在汴京落腳了。
    小廝走上來稟報,說剛才有人送信到客店、何家,讓武鬆、何運貞明日到吏部授官。
    殿試發榜後,按照慣例,所有進士到吏部授官、發放官服、印信、文書,然後各自赴任。
    何運貞笑嘻嘻問道:
    “哥哥,小弟給你買幾個娘子如何?”
    “無需,我清河縣老家還有三房小妾,用不著。”
    “哥哥龍精虎猛,三房小妾哪裏夠用。”
    “你這猢猻,竟敢諷刺我。”
    “那小弟先回去,明日同往吏部。”
    何運貞起身離開,武鬆就在宅子裏住下。
    大宋和遼國的球賽踢得太精彩,街頭巷尾都在說狀元郎暴揍遼國球頭,最後一場極限反轉,贏得比賽的事跡。
    原本炙手可熱的武鬆,又加了一把火。
    京師街頭巷尾、男女老少、權貴平民,無人不知武鬆之名。
    最開心的當屬傳道書舍的掌櫃李庸。
    武鬆名氣當紅,《三國演義》隻要刊印出來,立即被搶購一空。
    一部《三國演義》的價格已經炒到了200兩銀子。
    翌日早上。
    何運貞來到宅子等候。
    知道武鬆不喜歡馬車,何運貞也改為騎馬。
    換上禦賜的袍服、玉帶,武鬆騎馬出門。
    到了吏部,歐陽雄正在和其他進士高談闊論,說自己如何支持新法。
    何運貞見了,心裏很不爽,想撿一坨馬糞堵住歐陽雄的嘴。
    見到武鬆,歐陽雄喜滋滋跑過來,對著武鬆行禮:
    “哥哥來了,恭喜哥哥禦賜集英殿修撰,這等清貴的官職,好不惹人羨慕。”
    “誰是你哥哥,不要亂叫!”
    何運貞不爽,他和武鬆是結拜兄弟,歐陽雄這一聲哥哥,叫得他難受。
    “何公子,我叫哥哥,與你何幹!”
    歐陽雄鄙夷,何運貞更生氣了,怒道:
    “我與哥哥是結拜兄弟,你算甚麽鳥人!”
    同榜進士都在,武鬆不想被人聽見。
    “好了,別吵了。”
    “歐陽老弟,你以後不要一口個‘哥哥’,讓人說你結黨營私。”
    歐陽雄腆著臉說道:“君子有黨、小人無黨,我真心佩服哥哥,不懼他人言語。”
    何運貞好想一巴掌扇過去。
    其他進士見到武鬆,也走過來行禮招呼。
    所有人都知道武鬆昨日禦賜集英殿修撰,這是極其清貴的官職。
    北宋時期,官員的職務分為三個:
    官職、差遣、貼職。
    官職指的是一個人的官位職務,比如禮部尚書、戶部侍郎、大理少卿。
    差遣指的是一個人的任職,就是說這個人實際上在幹嘛。
    這是宋朝非常特殊的地方,比如一個官職為大理寺少卿的人,他根本不在大理寺上班,他在外地當知州。
    就像何運貞的父親何正複,他是河東路轉運使,但他的官職是工部侍郎。
    最後是貼職。
    貼職就是頭銜,比如大學士、學士、直待製、修撰等頭銜。
    這個頭銜沒有實際用處,但是代表了皇帝對官員的恩寵和文學、學術地位的認可。
    要想做高級官員,必須有貼職。
    貼職,就是一個人成為高官的身份證。
    這批進士300人...299人,李傑是三皇子趙楷冒充,已經去掉了名字。
    299人,隻有武鬆得到了貼職—集英殿修撰。
    雖然隻有正六品,但是身份瞬間不同了。
    好比這些人剛剛踏入築基期,而武鬆已經有了成為大羅金仙的資格。
    放眼望去,都是渣渣!所有人都是!
    “恭喜武兄成為集英殿修撰,日後必定平步青雲。”
    林震笑嗬嗬恭喜,何運貞陰陽怪氣地問道:“噫?林兄怎麽不跟王公子一起?”
    林震嗬嗬笑了笑,說道:
    “我一直跟著何公子的...”
    “休要這等說,承受不起。”
    林震討了個沒趣,訕訕退下。
    吏部官員出來,所有人各自站好。
    武鬆走到最前麵,何運貞、歐陽雄站在武鬆身後。
    他們是一甲進士,和其他人不一樣。